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坛聚焦 >

[摘编]明人分调编次观与唐宋词的分调经典化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叶晔 参加讨论


    作者简介:叶晔,浙江大学中文系
    原文标题:明人分调编次观与唐宋词的分调经典化
    原文出处:《文学评论》 2016年01期
    唐宋词的分调经典,应该是明代以后习以为常的一种观念。这是研究明清词的一个基本观念,但是这方面的分调研究,主要仍停留在词牌、词调之体式属性的研究上,较少触及相关观念的历时性考察。有鉴于此,作者通过对明代词谱、词选中的唐宋例词以及明人次韵唐宋词的观照,来探究唐宋词的分调经典是如何在明人观念中形成、发展与变化的。
    一、宋、明词人的分调观念之别
    考察词的选本,经常有分家编选、分类编选、分调编选之别。那么,考察词的经典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可借用此法则。作者以为,唐宋词经典的整体面貌,是这三种经典样式及相关词学观念一起合力塑造而成的。唐、五代、北宋较流行曲子词,属倚声填词、依腔作词的范畴,词调观念主要以可人乐的宫商调的形式深人人心;南宋以后直到明、清两代推行格律词,无声腔可依,以格律字句为据,词调主要以词谱、词选中例词的方式出现在词人观念之中。
    二、词谱出现与明人分调编次观的形成
    填词有谱,非明人首开先河,唐宋已有之。但唐宋的词谱是音乐谱,多有谱无辞,既然没有文本,文学经典化也就无从谈起。明清的词谱是格律谱,从严格意义上说,格律谱的主体内容是平仄标注,与文学经典化一事亦无关系。但平仄之法的推广,必须有例词相衬,方能达到浅显易懂的学习效果,这就为词的分调经典化的开展,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契机。
    明代词谱分为两大阵营,一是《文体明辨》系统,包括稍前的《词学签蹄》和稍后的《啸余谱》,他们遵循“按类分调”的原则;另一是《诗余图谱》系统,包括后来谢天瑞、游元径、王象晋、金蛮、万惟檀等多部重刻本和改编本,他们遵循“定字分调”的原则。明清人对整个词谱谱系的理解及相应位置的观看,因定字分调而呈现为一种线性的认知,其逻辑关系是单维的,是浅显易懂的。而唐宋人对整个词谱谱系的理解,因词乐的深人人心,而呈现为一种立体的认知,对相应位置的感觉,因有音乐理论为依据,其思维方式是多维的,也是相对复杂的。考虑到词乐失传这一客观现实,明人需要在观念上重塑整个词谱谱系,来达到他们对整体词学进行宏观把握的目的,最终他们在按类的无序坐标系和定字的线性坐标系中选择了后者。尽管这种线性关系只是一种相对的有序,但已经是词乐失传下的最好选择了。从这个角度来说,明清人对词调长短和字数多寡的敏感程度,非唐宋人所能及,这是由不同时代的人理解世界的不同方式所决定的。
    三、明本《草堂诗余》系列与分调例词的初立
    从文学接受的角度来说,《类编草堂诗余》的编纂,至少有两层学术史意义。第一,分调本比分类本更适合填词人门,顾本的出现及相关衍生本的大量刊刻,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宋本《草堂诗余》的市场效用,其受欢迎程度更胜一筹。而且分类本走应景题库的路线,分调本走填词轨范的路线,从分类向分调的转型,实质上在一步一步趋近词体的本质属性,至少格律人门比题材活套更接近学词正途吧。第二,词谱只有工具书的意义,而谱体词选在确保工具书基本价值的基础上,更趋近文学本位,其例词的可读性更强,对经典的塑造更灵活,无论在传播接受的层面上,还是文学审美的层面上,都压倒了词谱一途。故《类编草堂诗余》的出现,不仅是分调本取代分类本的一次胜利,还体现为谱体词选以绝对的优势盖过了词谱,成为明代词坛新的畅销书籍。而书商们的惰性,实在造就了一大批约定俗成的分调例词。
    四、唐宋词“压调”之作的“三步走”
    从分调词史的角度来说,任何词调都有一、两首被读者奉为圭泉的经典作品,也就是所谓的“压调”之作。本文主要探究的是压调之作如何形成与更替的过程。本文将经典形成的原因归纳为选本效应、批评效应、集群效应、口耳效应四种情况。所谓选本效应,指因被各类词选反复收人,从而渐次完成经典的塑造;批评效应,指在序跋、笔记、词话、评点中被多次论说,从而有成为经典的可能;集群效应,指因一个或多个词人群的广泛、持久的唱和活动,而让某一作品产生了轰动性的影响;口耳效应则比较复杂,指某一作品因契合特定群体或民间社会的文学需求,而在口头传播层面拥有广泛的受众。前三种类型对应的文献,正是词选、评点和唱和。而民间需求则比较多元,既有艺术层面的,也有信仰或实用层面的,需要我们综合考量。到了万历晚期,分调经典的选择标准,已经从简单的例词层面,步人了文学最终理应指向的美学层面。随着《花草粹编》、《古香堂草堂诗余四集》、《古今词统》等一批较高质量词选的涌现,相对单调和程式化的《类编草堂诗余》系列开始淡出舞台,原有体制下虽格律规范、但艺术造诣有憾的一些作品,逐渐被一批审美价值更高的新篇取而代之。这个总体的发展方向,基本上就是现今词学审美思路的雏形了。因此,笔者倾向于将词学新变的万历末年以后,称为唐宋词压调之作的“审美阶段”。这个阶段的先声,在万历早期的《花草粹编》中已露端倪,故例词阶段和审美阶段,实有一个局部交叉的发展过程。
    我们考察唐宋词的经典化,理应细分为分家经典、分类经典、分调经典三条发展线索。它们拥有不同的本位属性,其演进阶段在时间点上是不一致的。现今唐宋词经典的整体面貌,其实是这三种经典样式在过去千年中共同发展、合力形塑的结果。本篇从分调经典的角度来考察,也只是勾勒一个局部而已。时至今日,分家经典的思路早已成为词史书写、词作普及的主流模式,但一篇经典如何发展、形塑而成的那个过程,却远比我们看到的当下面相要复杂得多。如何更有层次感地把它梳理清楚,将是文学经典研究需要面对的一个难题。
    (张雨楠/摘编)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