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坛聚焦 >

文化自信是文艺创新的压舱石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河南日报 陈涌泉 参加讨论


    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的又一次重大创新,代表着党对文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在倍感亲切、备受鼓舞的同时,也倍感肩头责任重大。
    习总书记给文艺工作者提出的四点希望,是指导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文艺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每一点我的感受都很深,比如在“坚定文化自信,用文艺振奋民族精神”中,习总书记指出,坚定的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我的体会是,高度的文化自信是文艺创新的压舱石,是文艺事业良性发展的定海神针,有此我们的文艺创作、文艺事业才会不惧风吹浪打,不会迷失方向,在正确的道路上健康发展。
    在我自己的创作历程中,就深深受益于文化自信。在上世纪90年代初戏曲处于低谷、戏曲消亡论甚嚣尘上、一些剧作家纷纷转行之时,我却敢于逆势而上,进入剧团从事戏曲创作,就是因为我对民族艺术瑰宝——戏曲抱有充分的文化自信。而我的作品之所以能够深受广大观众欢迎,也是基于文化自信的支撑。比如在前些年我国戏剧界的“《赵氏孤儿》热”中,从中直到地方、从戏曲到话剧、包括电影电视争相改编,但大多数昙花一现,演过一阵便束之高阁,根本原因就在于创作者对程婴等仁人志士舍生取义、诚信担当的精神产生了怀疑,一位导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自己根本不相信程婴会牺牲自己的儿子去救助别人。在这样的心态支配下,改编就不可避免滑向颠覆原著,消解崇高,割断与古人的精神血脉联系。一旦失去了文化自信,作品就失去了灵魂,剩下的只是平庸的故事和冰冷的人物,自然得不到观众认可。
    而我在创作豫剧《程婴救孤》时,坚信中华传统美德就活生生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坚信在举国婴儿面临灭顶之灾的危急关头,程婴等仁人志士是完全敢于牺牲,舍生取义的。有了这份文化自信,接下来我要做的就是积极挖掘和阐释程婴身上所蕴含的民族精神,结合时代精神和当代观众审美发展,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在《程婴救孤》中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正如习总书记所说的“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做到这些,作品自然就打通了古今中华儿女的精神血脉,激活了民族文化的精神密码,也建立了与世界不同民族沟通交流的精神桥梁。因此该剧才会久演不衰,至今已演出900多场,演遍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不但都能看懂,而且都被深深感动。
    在习总书记讲话的感召下,我省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凝神聚力,以高度自信、高度自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高擎民族精神火炬,吹响时代前进号角,把艺术理想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真正做到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努力筑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的文艺高峰,加快把我省构筑成全国重要的文化高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