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中国文联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讲话在与会代表中引起热烈反响,参加作代会的代表们在分组讨论中,纷纷表达了聆听讲话的兴奋之情和学习体会。从今天起,本报将连续发表代表们和文学艺术界人士学习讲话的发言摘要和体会文章。 ——编 者 铁 凝: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使我们受到很大鼓舞,通篇情感激越深沉,内涵深邃丰厚,视野高远宏阔,温暖振奋人心。这是充满文化魅力的讲话,与2014年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互相呼应,形成姊妹篇,是文艺界需要长期学习、体味、领悟的纲领性文献。总书记对目前文艺界面临的新任务新形势的阐述,从四个方面给我们提出的希望,都非常重要,讲得非常精准,并且体现了对文艺家们的尊重、信任和期待。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文化自信时,视野宏阔高远,是在新的世界视野和立场上的判断,明确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这是事关民族命运的、非常凝重的题目。文学不是文化的全部,但在文化中占有重要位置,我们责无旁贷地要担当起这个责任。写作者应该思考,在世界文学的大格局中,如何更广阔地、自信地加入我们的声音、形象、情感,书写中国故事,彰显中国精神,以最好的作品回报这个时代给予我们的丰盛机遇和深刻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还非常动感情地谈到中国社会改革开放以来近40年的变化,讲到这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在人类发展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面对这种史诗性的大变革,他殷切期待文艺家们在这个新的时代要写出中华民族的新史诗。这种激越的情怀和殷切期待让在场的文学艺术家们无不产生郑重的创造冲动。为此,我们每一个人惟有勤勉而诚实地在人民中、在生活中实践、创造。 钱小芊: 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深受教育,深受鼓舞,深受鞭策。这篇讲话是继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之后,指导文艺工作、引领文艺创作的又一纲领性文献。最突出的感受有几点:一是总书记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我国文艺界的新气象新面貌,对广大文艺工作者充分信任,指出这是一支有智慧有才情、敢担当敢创新、可信赖可依靠的队伍,“党和人民感谢你们!”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艺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令人感奋。二是总书记对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了四点希望,把这些希望同充分发挥文艺的重要作用联系起来,把它放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度来论述,既娓娓道来,又鞭辟入里,非常深刻、非常透彻。三是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旗帜鲜明,赞成什么、主张什么,反对什么、防止什么,讲得非常清楚,振聋发聩。四是总书记对新形势下做好文联、作协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指出,哪里有文艺工作者,文联、作协的工作就要做到哪里,发挥好文艺界人民团体作用。这为做好作协工作、加强作协组织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金炳华: 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感到非常亲切,令人感动,深受教育和鼓舞。总书记对文艺工作高度重视,在两年时间里对新形势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做了两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讲话。今天的讲话高屋建瓴又循循善诱,像是促膝谈心,对文艺工作者给予了殷切的期望。字里行间洋溢着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国历史文化、文艺经典、民族英雄深深的爱,使我深受教育。这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要坚定文化自信,我们首先要有这样的情怀,有对自己国家、民族、历史、文化、英雄的崇敬和热爱。讲话对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对文联、作协组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总书记要求我们用符合文艺规律的方式领导文艺事业,他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我们要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工作,联系文学界的实际,落实具体措施,把讲话精神真正落到实处。 吉狄马加: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把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放在了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体格局中,指出了文学艺术的极大重要性,特别阐述了文学艺术必须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过程中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令人耳目一新的是,讲话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光辉,逻辑严密,层层递进,具有强烈的思辨色彩。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大家要勇于创新创造,要用我们的作品去体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创新创造的能力和水平,要去见证和抒写我们正在经历的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指出我们不仅要为人类贡献新的发展模式、发展道路,还应该在精神文化创造方面同样取得辉煌的成就,使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何建明: 前些年,我们的文学艺术作品中,亵渎祖先、亵渎经典、亵渎英雄的东西时有,尤其亵渎我们自己民族和时代英雄,这是一种自我矮化我们民族与时代风貌的丑恶现象。中国社会和中华民族如今以前所未有的气势与实力出现在我们面前,这其中可谓英雄辈出,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去亵渎他们。文学工作者的责任就是拿起笔,去浓墨重彩地记录、塑造和传颂英雄,让每一个人都能以英雄为人生的坐标,去引领自己的前程,去献身伟大民族的复兴事业。 高洪波: 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外文化熟知的程度、对时代所阐释的广度,都令我敬佩。总书记对文学规律的阐释非常准确到位,非常了解中国国情、创作规律、作家创作心态。他谈到,广大文艺工作者是一支有智慧有才情、敢担当敢创新、可信赖可依靠的队伍,对文艺队伍非常信任,是掏心窝子的话。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殷切、真诚的希望,对文化自信的论述精准,自信的来源是什么,为什么自信,谈得非常到位。讲话体现了一个大国领导人对文化新高度的阐释。这是一份非常重要的文艺纲领性文件,值得我们反复学习,内容非常丰富,论述非常贴近艺术本质、规律,贴近作家艺术家创作的实质,贴近作家艺术家的内心。 屠 岸: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把文艺在当前这个时代的任务和担当,文艺的内涵、责任和对未来文艺发展的展望都讲到了。讲出了一条核心真理,那就是,文艺的生命在于跟人民的血肉联系。文艺的生命就是人民的生活,如果脱离了人民,文艺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要面临枯朽。人民是文艺的根本,也是文艺的希望和前途。古往今来,中外优秀文学作品都是以人民为主体,脱离了人民的文艺作品是没有生命力的。文艺作品要书写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工人、农民、战士的生活,如果没有这些,只有校园、家庭、客厅、俱乐部的生活,那就是丢弃了生活的主要部分。讲话的核心思想是强调文艺的根是人民,这个人民当然包括家庭、校园、客厅、俱乐部中的人,但是更重要的还是工人、农民、战士,他们应该是人民的主体。 晓 雪: 我们应当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希望和要求的那样,真正担负起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荣使命和神圣职责,不断增强提高和坚定文化自信,永远扎根人民生活,大胆开拓创新,努力创作出更多又新又美的、体现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的无愧于我们伟大时代和伟大祖国的艺术精品。 贾平凹: 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也需要伟大的文艺作品,这是时代对我们的期望,更是我们的使命和责任。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既站在时代的高度,对当前我国的文艺事业指出了方向,提出了要求,同时又深入到文艺规律的内部,深入到文艺创作者的创作中,既庄严又亲和,能入耳入心。怎样对自己、对民族、对国家命运有深刻把握,怎样反映人民的生产生活、真情实感以及他们的心愿心情心声,怎样使作品接地气,增加底气,灌注生气,怎样力戒浮躁创作出传之久远的精品力作,这都是需要我们今后认真去学习、思考、实践的。 曹文轩: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提出了很多重要的观点,他以精准的思考对文艺创作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比如讲到的中国不缺少深刻的故事,关键要有讲好故事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也讲到了中国作家的学养问题。要把这些故事讲好,中国作家必须拥有古今中外的各种知识,只有当这些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才能有讲述中国故事的能力。我们中国作家要把中国故事讲好,不仅讲给中国人听,也要讲给全世界听。 阿 来: 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形势下文联和作协的工作提出要深化改革,工作向基层倾斜,服务向最广大文艺工作者拓展。这就从对文艺家个人的、对具体文艺创作的关注,转移到了对文联、作协组织工作的关注上。各级文联、作协作为党领导下的群团组织,应该在党中央和广大文艺工作者之间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我们是作家,但同时我们中的很多人也担负着各种各样的文学组织工作,我们的工作正是面向各地域、面向基层的广大作家和文学爱好者的,对讲话提出的文联、作协改革方向应该引起重视。进而,讲话又对各级党委政府如何重视文艺工作提出了要求。讲话明确提出把“讲政治、懂业务、能干事、愿服务的干部放到文艺工作领导岗位上来”,这一点非常重要。 周大新: 创作是非常艰难、艰苦的。有时候一两年写不出来什么,习近平总书记告诉我们,要耐得住寂寞,耐得住“板凳坐得十年冷”的艺术定力。他很理解我们,我觉得非常感动。 刘醒龙: 文化自信与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有着深刻与强大的逻辑关系。现实生活中但凡对国家建设成就妄自匪薄的,其根源就在于习惯不愿承担责任的浮华,将道听途说、捕风捉影的传言,当作事物的真相,甚至误以为发现了真理。 这两年,我深切感受到这些年来国家在各个方面出现的深刻变化,并且了解到这些变化的真实现状与社会上的段子手们所编织的半真半假的准谎言的天壤之别。从这种意义上讲,文学的认识态度与方式,不仅关系文学的生死,也关系一个民族的存亡。信息时代更需要深入到第一现场,最高明的电脑、最新款的手机,也比不了设身处地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耳朵去听,用自己的双手去抚摸,用两只脚去试探。惟有如此创作的文学作品,才有可能实现文学的初心。 王跃文: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饱含深情,充分肯定了我国文艺家们的辛勤劳动,给予广大文艺家极大的温暖。同时,习近平总书记也对文艺家们提出了希望和要求,体现了党对文艺家的关怀和信任。华夏大地正经历着前无古人的伟大变革和伟大创造,作家们生逢这样的时代,能够参与、经历和见证人民群众史诗般的伟大创造,何其幸运!所以,我们作家有义务有责任本着高度的文学自觉、文学自信、文化自信,担当起无愧于时代的文学使命,力争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文学精品力作。 范小青: 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每一个章节每一个段落都十分切合当前文艺界的实际情况和现实,都让我们有深刻的体会、有深切的感受、有许多的共鸣、有许多话想讲。总书记指出,文艺精品都是远离浮躁、不求功利得来的,都是呕心沥血铸就的,这是对每一个文艺工作者尤其是写作者的要求,也是极大的鼓励和支持,鼓励我们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坚持艺术定力,耐得住寂寞,稳得住心神,创作出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文艺精品。 杨少衡: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里说:“中国不乏生动的故事,关键要有讲好故事的能力。中国不乏史诗般的实践,关键要有创作史诗的雄心。”这段重要论述让我想起自己近来的一些采访经历。我生活在福建,福建创造过一段海上交通史的辉煌,这就是开创了现今人们常说的“海上丝绸之路”。宋元时期,福建所造的“福船”畅行于南海,航线远及现今中东地区,与欧洲架起贸易与交流之桥。明清时期,福船队送郑和七下西洋,福建漳州的月港继刺桐港之后成为主要港口,继续书写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 孔 见: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从中华民族复兴的选题切入,将文运与国运、文脉与国脉牵连起来。让文艺工作者意识到自己的创作与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到一起,赋予自己一种不可推卸的使命担当。我们要打开民族文化的精神库存,从中汲取灵感,获取原发的力量。也就是说我们要接上民族文化的龙脉,使自己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聆听时代的声音,要对时代遇到的困难问题,积极地作出回应,也就是说我们要接足地气。要创作出内涵深邃、富有感染力与启迪性的作品,我们还要有“板凳坐得十年冷”的精神,克服浮躁心态,甘于寂寞,十年磨一剑。 麦 家: 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感受良多。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创作的真知灼见,确实需要我们深刻领会。这不是政治需要,而是一个文学家、艺术家创作伟大作品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伟大的文艺展现伟大的灵魂,伟大的文艺来自伟大的灵魂。如果一个人格局太小、欲望太重,就不太可能写出伟大的作品。我们希望写出伟大的作品,用作品召唤人、改变人,首先完善自身,同时温暖他人,让生活充满真善美。但是一个人难免有局限,尤其在今天,物欲横流,很容易走弯路或者迷路,所以我们不难发现现在市场上有大量反映社会黑暗和丑恶的作品,对英雄、对崇高、对真理反而不好意思去写。这是一种不良的风气,这种风气会阻碍我们写出伟大的作品。 刘慈欣: 对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的一句话印象很深:“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近年来,中国科幻文学迅速受到世界关注,连续两年获得科幻文学界最高奖项“雨果奖”,中国科幻小说在海外得到越来越多读者的喜爱。这绝不能仅从中国科幻小说文本本身来解释,这与中国国力的增强,进而使得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存在感增强密切相关。习近平总书记呼吁文艺作品“目光再广大一些,再深远一些,向着人类最先进的方面注目”,这正是对科幻文学最准确的描述。 王 松: 习近平总书记说,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这样,就把文运与文脉上升到关系国家命运的高度。这就让我们的作家和艺术家更有了责任感,也更应该有担当意识,有家国情怀。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的文艺作品不仅要有体量的增长,更要创造质量的标杆。这就把只有“高原”,没有“高峰”的问题具体化,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出一个文化自信的问题。这些年来,应该说,在我们的文学创作中,在文化自信方面确实存在问题。文化自信这一问题的提出,值得我们深思和警醒。 陈 川: 习近平总书记既有高深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修养,又洞悉当下我国文艺界的状况,所谈的四点希望切中肯綮,为文艺工作者指明了方向。关于文化自信的论述不仅让我们增强了自豪感,更明确了我们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努力创作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艺作品。在艺术创作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仅要有体量的增长,更要创造质量的标杆,激励广大文艺工作者将在文化创新创造中取得的成果奉献给世界,让人热血沸腾,干劲倍增。 艾 平: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具有长远眼光和深刻审美理想的文学与时代同行。人类的文明史已经告诉我们,文学从来都是生活的硕果,优秀的作家是大地上的有本之木。 近年来,我在草原森林里行走,结识了一些继承了传统品格的人。在蒙古包里,在密林深处,他们向我敞开胸怀,告诉我他们的故事、他们内心的波澜和变化。他们自强不息、锲而不舍,勇敢地迎接现代生活,追求着美好的明天,同时,他们也是怀揣宝石在大海里游泳的人,前行着,并小心翼翼,他们的理想是让宝石成为大海里璀璨的光芒,同时永远保留在自己的身上。以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指针,扎根土地,书写草原,是我的初心和使命,也是砥砺我坚持下去的力量。 鲍尔吉·原野: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如同与作家艺术家促膝谈心,“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勾勒出一幅国脉文脉隆兴并举的雄浑画卷。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诚恳、深沉,着眼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期望中国文艺经过作家艺术家的努力,将会达到一个与国势相配的阔大境界。这既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基,是中华民族在世界的话语权,更是中国全体作家艺术家激动人心的奋斗目标。 张雅文: 我们面临着一个波澜壮阔、空前伟大、空前辉煌、空前复杂的时代。辉煌与复杂为作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多少中国故事、多少关于国家与民族的思考,等待我们去挖掘去探寻去书写。这是总书记交给我们作家的任务。作家要有坚定的信仰,要有自信,要有追求真理、追求正义的勇气和良知,要有爱憎分明、关注人民命运的情怀,不为金钱等诸多因素所诱惑,不因各种压力而退却,不为取悦,不为功利,而是怀着一颗对文学的敬畏之心,怀着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高度负责的担当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从而创作出具有震撼力、生命力,是有征服人心力量的作品。 秦文君: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把文学的使命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就中国儿童文学而言,多少年一直是安静的、坚忍的、默默前行的,发展到今天,红火得已经超出了我们以往的经验和预期。这奇迹的创造者为了孩子、为了未来、为了世界更好在不懈追求。这是儿童文学的大时代,“大”意味着包容性强。我们处在文化多元时代,受浮躁和功利的影响,也沾染了“现代病”。现在确实有了海量的童书,然而,同质化现象较严重,跟风写作太多。要多出有厚度、有创新、有责任,同时又能感动孩子的儿童文学作品。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强调文学艺术工作者应有的两个潜心,“潜心服务人民,潜心创作精品”。作为一个儿童文学的写作者,更要注重美的发现、民族的担当,阅尽大千世界,写出美和雅的作品,用境界给孩子们写出无愧于大时代的大作品。 许 辉: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站得高,接地气,鼓舞人。作家是人类灵魂的观照者、塑造者,作家要创作出感染人、影响人的作品,坚定文化自信是文学创作的基础,坚持服务人民是文学创作的目的,勇于创新创造是文学创作的生命,坚守艺术理想是作家创作的操守。作家要有意识地增强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和文化担当,善于汲取中华文化精华,只有这样,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 李掖平: 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可贵之处在于既有理论总结的高度和思辨的深度,还有鲜活生动的诗性。他不断援引唐诗宋词、托尔斯泰的小说、路遥的墓志铭的时候,让我们文学创作者们感到那么有温度、热度、力度和饱满度。他要求我们重新回到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美学原则上,对艺术典型的感染力和时代高度加以重新强调。 东 西: 创新,一直是文艺创作的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希望大家勇于创新创造,用精湛的艺术推动文化创新发展。这个“希望”与创作者的“希望”是吻合的。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革,丰富多彩的创作素材正在考验着我们的创作智慧。如果我们把创作当作一件容易的事,那生活就会嘲笑我们。所以,创作者不可懈怠,不仅要在写作方法上创新,也要在思想上创新。“创新是文艺的生命”,也是治疗“同质化写作”、“格式化写作”的灵丹妙药。 阎雪君: 中国金融作协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落实到金融文学的具体创作活动中去。讲话精神与实践相结合具体来说就是要坚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坚持道德、理论和文化自信,不忘初心;二是坚持服务人民,用积极的文学作品歌颂人民,广泛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主题实践活动;三是勇于创新,加强组织培养,努力锻造金融文学人才队伍。四是用崇高的文学作品引领金融行业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精神风尚,创作出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员工喜闻乐见的作品;五是加强自身建设,提高金融作协的履职能力,更好地服务金融作家及社会各界作家,创作出反映时代风采的作品。 董立勃: 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文学工作者的杰出贡献给予了高度赞扬的同时,也提出了鼓舞人心的希望和要求。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歌颂祖国,礼赞英雄,是每一个文学工作者应自觉承担的责任和使命。只有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尊重生命,关注现实,面向时代,创造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精品力作,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内容丰富深刻,需要我们认真学习领会,并落实到创作实践中发现美、创造美,在提高原创上下功夫,讲好精彩的中国故事。 次仁罗布: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给我感受最深的第一点是:坚定文化自信。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中华大家庭,其中少数民族大多在边疆偏远地区,在多民族的发展融合中,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他们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作家因而更需要有文化自信,从民族传统的文化中汲取养料,写出独具特色,又有人类情怀的文学作品来,以此丰富我国文学的多样性。第二点是要为人民创作。文艺工作者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是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 娜 夜: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讲得非常具体。比如: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有“板凳坐得十年冷”的艺术定力,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执著追求,要敢于向低俗媚俗及炒作说“不”,等等。更让我们作家颇为动情的是习近平总书记讲到了“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的集合”。他谈到了人的内心的冲突和忧伤,让在场的每个作家为之动容。每个作家只有在“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的境界下才能写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好作品。 曹有云: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站在时代文学艺术发展的最前沿,准确把握文艺创作本质规律,高屋建瓴,博大精深,对我国文艺工作和文学创作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高度概括和深刻阐释,是一篇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光辉文献,必将对今后我国文艺工作和文学创作事业产生深远影响,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作为一名来自州县基层的文学工作者和创作者,在省作协的指导下,认真学习讲话,领会其精神实质,向海西农牧区广大文学爱好者和创作者及时、全面传达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以此指导我州文学工作及创作活动,力争多出精品,努力促进我州文学事业繁荣发展。 崔国哲: 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我感触最深的是对作家提出的“深入基层、扎根人民”的希望和要求。走入生活、贴近人民是艺术创作的基本态度。作家要想创作出传世之作、经典之作,就必须沉下心来,深入基层,扎根到人民之中,用心用情了解各种各样的人物,体会各种各样的生活,才能反映人民的心声,表达人民的心愿、心情。今后一定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不断创作出接地气、有生气的作品。 丰 收: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字里行间要求作家、艺术家有担当,要为大量的英雄人物赋予更新鲜的血肉。文学家没有历史感是走不远的,历史感和一名作家的修养是密不可分的。这就要求我们在修养方面,尤其是历史坐标系的建立上,不应该存在过多的忧虑,要有更大的信心把我们分内的工作融入到民族和国家的大义之中。 王 华: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带给我内心最大冲击的一个关键词是“灵魂”,这个词在讲话中出现过多次:“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对文艺来讲,思想和价值观念是灵魂”,“伟大的文艺展现伟大的灵魂,伟大的文艺来自伟大的灵魂”。事实上,讲话就是体现出我们的国家领导人的一个慈悲的、包容的、伟大的、自信的灵魂。文艺要服务于人民,我们要书写人民,不光要书写他们的辉煌,也要书写他们的忧伤。人所有的自信都来自于灵魂的从容,人所有的从容,又都来自于一个伟大而悲悯的胸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亦如此。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体现的就是这种从容,这种自信。 陈漱渝: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繁荣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艺,既要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又要继承“五四”以来的革命文化。习近平总书记今天引用鲁迅的话,强调文艺不仅是国民的思想火花,同时也是引导国民前进的灯火,这种“灯火效应”来自于正确的价值观。如果一部作品徒有技巧,而价值观错乱,那就会误导读者或观众。我们要反对的是狭隘的利己的功利性,而不是否认文艺的功利性。文艺创作要注重社会效益,不能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文艺大繁荣有赖于文艺界大团结,而团结必须有一个共同目标,那就是为人民大众,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以人民为中心”。文学艺术要反映人民的希望追求,反映人民的喜怒哀乐。 马金莲: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让我坚定了自己的立场,脚踏实地,深入生活,贴着地面,紧贴生活,用手中的笔深情地书写自己的民族,书写当下和历史,书写最广大百姓的故事,这个路子是对的,是有意义的。多读书,读好书,读经典,用古今中外人类精神的精华滋养自己的精神和文字,写出好作品,不辜负我生活的时代和那片养育我的土地。 乔 叶: 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后,我一直试图在寻找一个关键词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想了想,终于找到了那个字:心。先是初心。每一个作家在开始自己的文学之路时,都有着动人的赤子情怀,都有着宝贵的初衷。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就是可爱的可叹的小我之心。正是在这颗心的涌动下,再倾注心血去写作,一步步地走到了今天。正如总书记所言,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身处于这个风云际会、波澜壮阔的时代,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作家,必然不能仅仅沉醉于小我之心的表达,应该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以人民为中心,这就是一颗大我之心。总书记还提到了“潜心创作”。想要做到潜心,就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就要深入历史,萃取精华;就要深入文学,甘于静守;就要深入创作,清洗杂念。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写出好作品。 李春雷: 我对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感受较深的是关于文艺创作的三个“来”——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可以说,这三个“来”为我们当下有些浮躁、有些迷茫的文艺创作者指明了道路。 总书记在讲话中至少两次谈到百姓的“忧伤”——“欢乐与忧伤”,“内心的冲突和忧伤”。这就是鼓励我们更加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最大真实地反映人民群众在生活和创业中的酸甜苦辣和喜怒哀乐。 金仁顺: 很多小说家一直很自觉地向外国作家外国作品学习,但在对传统文学的学习方面,不乏疏漏之处。而事实上,汉语是我们的母语,传统文化是我们的主食。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强调了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作家要扎根生活,作家的生活分两个方面,一是日常生活经验,另外一个是传统文化中的人性经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只有扎根脚下这块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文艺才能接住地气、增加底气、灌注生气,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 陈蔚文: 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感受最深的是他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提高阅读生活的能力,善于在幽微处发现美善,在阴影中看到光明——这是对写作向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作为当代的写作者,诚应“走出方寸天地,阅尽大千世界”,对现实有着更大观照,刻画更纷繁的世相。只有从纸上走向更广袤的生活现场,置身时代冷暖之中,作品才能摆脱一己之格局,由“立言”去向“立心”,使之更具有感染力与生命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