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坛聚焦 >

中华美学精神的张力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文艺报 李明晖 参加讨论


    精神生活的整个过程,根源于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民族美学也是在民族的物质生活、劳动生活、经济生活中生发、成长起来的。正像物质生活的历史发展是承继与变革的矛盾统一,一个民族的美学也会呈现为在稳定中突进、在迁流中平衡的形态。惟因突进,才能构成其稳定的内涵,惟因平衡,才能延续其历史的迁流。中华民族的历史成就了中华美学,中华民族历史深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力量,造就了中华美学精神与时偕行、不拘一格的张力。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乾之德,意味着在独立中创新求变,厚德载物的坤之德,意味着在笃实中包容多样。也可以说,乾之德是在历时意义中呈现的潜力,坤之德是在共时意义中呈现的潜力。这绝非空言,而是在中华数千年的文艺史中可以确凿考见的。从先秦时代始,诗歌中有朴拙浑厚的“风”、有流连沉郁的“雅”、有从容旷远的“颂”,也有瑰奇浪漫的楚辞,散文中有浩然雄辩的《孟子》,也有汪洋恣肆的《庄子》;后世诗词中有情致顿挫的杜甫、萧疏清丽的范仲淹,也有纵歌天外的李白、豪放阔达的苏轼;书法中有端庄凝重的颜真卿,也有华美流畅的赵孟頫;绘画中有“吴带当风”、笔笔不苟的吴道子,也有点染游戏、恍惚仿佛的梁楷;小说中有滑稽犀利、曲尽江湖的《西游记》,也有缱绻深恋、感慨盛衰的《红楼梦》……文艺大师们或同时而异趣,或异世而同调,这才共同铸就了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画卷,形成了我们今天可以言说的“中华美学精神”。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有识之士勇于反思、勇于学习、勇于创新,挣脱因循、媚上的桎梏,直承历代文艺大师的精神,开拓独立、自由之境界,在他们的作品中,尤其体现了中华美学精神的张力。
    鲁迅的《狂人日记》,从题材来看很像古代的滑稽寓言,然而其态度之坚决桀骜,反思之深沉痛苦,迥非滑稽寓言的“微言讽世”“怨而不怒”之类传统美学规范可以拘囿,其结尾“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难见真的人”“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等语句,以前所未见的绝望之感,遥起后来的《野草》诸篇,至于与《野草》大抵同一时期写作的回忆文《朝花夕拾》,也毫无“为长者讳”、“为尊者讳”的意味;而他的《故事新编》虽自己批评曰“油滑”,亦不是明清一些文人钟情的“翻案文章”“游戏笔墨”,乃是将强烈的“自我意识”大大方方地倾入叙事之中,不遮掩、不“含蓄”、无顾忌,像他的杂文一样。然而鲁迅的这些作品是真正的中华气派,无处不是中华美学的真实呈现,因为有鲁迅这样的文学家,全世界谁也不敢轻视现代中国人的文学水平。鲁迅张扬了自己的个性,也是弘扬了中华美学的精神。
    还有老舍,他的文学从另一个角度体现了中华美学精神的张力,他的小说、散文、剧本里有最地道、最生动的北京口语和北京式幽默,但他对北京口语和北京式幽默的这种超越前人的文学自觉,却恰恰是来自他在英国的体验:“他者”成为深度认识“自我”的最强刺激。只有以开放的眼光和心胸了解世界,才能真正认识本民族。在新诗创作中最早有意识地运用中华传统格律、美感的,也正是以英美学养为主的新月诗派。而在此之前开创了中国新诗宏伟格局的《女神》,也是郭沫若在大量阅读欧美诗歌而激起创作热情之后写就的。《骆驼祥子》是地地道道的中华叙事,《凤凰涅槃》《再别康桥》都是地地道道的中华诗篇,欧风美雨在这些杰作之中成为中华美学精神发扬生长的契机。
    中国现代戏剧大师曹禺和美术大师徐悲鸿的成长经历或许在这个问题上是最富代表性的。曹禺生长在人称“戏窝子”的曲艺之乡天津,继母是戏迷,他的童年是在传统戏曲的弦歌锣鼓、生旦净丑之间度过的,戏曲舞台表演整理本《戏考》他也爱不释手,早早就熟悉了中国戏剧长期积累的表现方式、艺术技巧、精神底蕴,这些元素沉淀于他的头脑中,成为了他的艺术本能,滋养了他的戏剧天赋,培育了他优秀的舞台感觉。而他在清华大学如饥似渴地阅读外国剧本的经历,则是他走向艺术成熟的枢纽。作为艺术本能的中国戏剧素养此时已不需要他特别在意,自然就流露于他从整体构思到遣词造句的写作过程之中,而外国剧本则给了他超越既有“世界”的精神力量,原来模模糊糊意识到的感悟,如今可以明确地意识到了,原来不知道如何表现甚至不知道能否表现的生活,如今可以表现了,中国人的文化处境与现代生活获得了合适的戏剧形态,引起了当时中国观众的共鸣,也感动了外国的、后世的读者与观众。徐悲鸿在留洋之前已经成为传统水墨画名家,但他能够成为中国现代美术的奠基者,其成就超过同时成名的画家,却在于他将西洋美术史中已形成的光线、透视、解剖结构等观念与技法融入到他精擅的水墨画之中,他的《田横五百士》《愚公移山》等作品以西洋技法烘托中华意境,长久地激励着民族精神,而他画的奔马更是以骨力展现精神,用墨技法皆是中国传统的深厚功底,形态捕捉的自由度却超迈古人,因而公认为新的经典。可见,若没有根植于民族生活与民族文化的美学传统熏陶滋养,学习外国杰作也只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若不向先于我们展开现代生活、现代文化转型的民族虚心学习借鉴,民族传统亦难以活泼生长,而且会多走弯路。
    因此,我以为,在今天,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的根本动力在于激活中华美学精神的张力,就像鲁迅先生说的,以唐代那样“不挑食”的恢弘气度,海纳百川,自强不息,再造中华文艺乃至中华文化的新境界。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