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丝绸之路名家精选文库”新书集结成册背后的故事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华西都市报 newdu 参加讨论


    “丝绸之路名家精选文库”新书发布
    川中名家 阿来梁平作品入选
    
    
    
    
    一项浩大的文化工程 一套中国的“文化名片”
    中国出版集团华文出版社、人民日报《国家人文历史》杂志社联合编辑出版的大型文库——“丝绸之路名家精选文库”正式出版发行,并于5月6日在北京举行了新书发布会。这是一项浩大的文化工程,收录了14位名家的散文随笔。
    值得一提的是,四川有两位作家的作品入选,分别是四川省作协主席、茅盾文学奖得主阿来的《从拉萨开始》,四川省作协副主席、成都市文联主席梁平的《子在川上曰》。他们用作家独特的视角和诗意的语言,向世界介绍丝绸之路上的四川故事,文化礼赞。
    5月8日,记者电话采访了这套文库的主编、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李舫,她讲述了向名家约稿、集结成册背后的故事。
    文化名片 文字传递丝路文明
    这套精选文库以散文的形式,通过文学家个性化的观察与笔触,展现我国丝路沿线的历史人文、地域风情,意在提供一套向世界展示中国的“文化名片”。
    “丝绸之路是一条商贸之路,更是文化之路,我们需要一些作品来代表当地的文化风情、文明样式,来传递丝路文明。”商定选题的时候,李舫希望围绕“一带一路”的国家倡议,从文化的角度解读丝绸之路。他们找到国家文物局,了解到丝绸之路涉及了国内14个省市自治区,找到与之对应的作家,来书写丝路沿线的风土人情、历史地貌、文明样式及文明融合,让作家用个人的笔墨来书写时代、书写历史。
    据悉,第一辑14册包括王巨才的《垅上歌行》、丹增的《海上丝路与郑和》、陈世旭的《海的寻觅》、陈建功的《默默且当歌》、张抗抗的《诗性江南》、梁平的《子在川上曰》、阿来的《从拉萨开始》、吉狄马加的《与白云最近的地方》、林那北的《蒲氏的背影》、韩子勇的《在新疆》、刘汉俊的《南海九章》、叶舟的《西北纪》、郭文斌的《写意宁夏》、贾梦玮的《南都》。
    挑了又挑 确定14位名家散文
    李舫介绍,这些作家之中,既有耄耋长者,也有青年才俊,他们风格迥异,各有妙趣,14部书稿清典可味,雅有新声,纵横浩荡地连接起丝绸之路的文明长廊。
    如何从浩瀚的作家名单中挑选出这14位名家?李舫的团队从作协拿到作家名单,逐一考察每个作家的成长背景、个性语言、文化理想,特别是学术背景、创作程度,几乎是在“田野调查”之后,才确定了14人名单。“挑了又挑”的过程之中,既看重作家对本土文化的写作,又要代表地方文化的特色,例如生长于黄土高原的王巨才,就是一位深情的诚实的歌者,他的《陇上歌行》如同黄土高原一样,即便沟壑纵横,仍然令人感受到令人难忘的苍茫和浑厚。
    有趣的是,李舫为每一个作家的著作,专门书写了一段“作家印象”,她称赞阿来是这个时代寂寞而执着的“书记官”,评价梁平的作品是送给家乡的生命礼赞,让作者颇为认同。为何能够对这么多作家进行精准的定位呢?学习文学理论出身的李舫从事了十余年的文学评论工作,她直言对这些作家的写作风格、著作成果非常熟悉。编辑全书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随意抽出某部作品中的一段话,她都能一眼看出这是谁的作品,如数家珍到令人惊讶。
    暴力催稿 集结毕生写作精华
    从约稿到成书,历时一年多的时间。“每一部作品都是这个作家毕生写作的散文的精粹”,李舫回忆,有的作家比较谨慎,整理了几百万字的作品,交由编辑从中梳理出与丝绸之路相关的文章;还有的作家得知有的文章不太符合主题,又重新创作成稿。梁平就是其中之一,他的开篇之作《嘉陵江》就是二度创作的成果。李舫笑言,确定了14位名家之后,梁平是最早交稿的作家,而后又反复改写、创作,变成最晚成稿的人,由此可见作家们对这一文化工程重视程度之高。
    众所周知,阿来以小说创作闻名,但很有人知道他其实也擅长写散文。阿来对自己嘉绒藏族的身份颇为骄傲,他见证了世世代代半牧半农耕的藏族的寥廓幽静,见证了具有魔幻色彩的高原缓缓降临的浩大宿命,见证了那些暗香浮动、自然流淌的生机勃勃。这些没有在小说里言尽的深意,都被其放入宏大的藏族文化背景中书写成散文,道尽对自己文化成长背景的怀念,以及对文明兴衰的反思。
    李舫透露,虽然明知阿来和梁平二人的行政事务颇多,日常工作非常繁忙,编辑为了保证整体出版进度,采取了“暴力催稿”的方式,源源不断地打电话,询问写作进度,催促他们交稿。好在大家都并不计较,通力合作,让这套丛书顺利面世。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曾洁
    作家印象/阿来
    从《尘埃落定》开始,“阿来”这两个字便注定有了特殊的含义。带着敦厚的憨笑,拖着沉重的脚步,阿来从他身后敦厚沉重的高原走来,如同晨曦浮动在大地之上。阿来出生于大渡河上游马尔康的嘉绒藏族,而他生命的道道履痕都始终围绕嘉绒。在这里,他见证了世世代代半牧半农耕的藏民族的寥廓幽静,见证了具有魔幻色彩的高原缓缓降临的浩大宿命,见证了那些暗香浮动、自然流淌的生机勃勃,见证了随着寒风而枯萎的花朵、随着年轮而老去的巨柏、随着时间而荒凉的古老文明。阿来的目光,掠过高原,掠过天空,掠过河流,掠过冰封的大地,掠过凋谢的荣耀,然后一一抵达不朽。这就是阿来,他用温暖包裹起彻骨的寒凉,用锋芒挑落被华丽尘封的沧桑,他是这个时代寂寞而执着的“书记官”。——李舫
    作家印象/梁平
    《子在川上曰》,这是一个诗人送给他生于斯长于斯的大地的颂歌,也是一位作家送给家乡的生命礼赞。梁平的文字,饱满丰盈,细腻真挚,如子规啼血,似东风长歌,幽微中蠡窥宏阔,黯淡里喜见光明。跟随梁平的笔端,我们沿长江、嘉陵江溯流而上,一路奔跑、沉潜、翱翔,同他的爱与恨、愤怒与期冀、疼痛与愉悦同频共振。在他轻灵如诗的文字中,我们仿佛得见他椎心泣血的笔墨、响遏行云的呼号、掷地有声的追问——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这是他关乎大悲喜和大彻悟的哲学问道,是他寻求死之尊严与生之庄重的心灵追索,答案不言自明。——李舫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