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少儿 > 作家印象 >

王泉根:儿童问题与“儿童观”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中华读书报 王泉根 参加讨论


    30年前,以张秋林为首的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召集当时一群儿童文学的精英分子聚集于庐山,以疑虑甚至不满的目光回望曾经的中国儿童文学,表现出了一种要开创中国儿童文学新历史的强烈愿望。 2016年10月28日,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再次召集来自全国各地的几代儿童文学作家、评论家会师井冈山,以“儿童文学的潮流”为主题进行研讨,聚焦儿童文学的潮流,追索儿童文学的永恒之道。
    观察儿童文学的问题,最后都会回到原点:儿童问题与“儿童观”。
    综观百年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思潮,集中到一点,就是“儿童观”问题。从五四“以孩子为本位”的儿童观,到三十年代“配合一切革命斗争”而形成的儿童观与儿童文学观,再到八九十年代尊重儿童个性的儿童观,它的背后是社会文化产生了变革,通过儿童观来影响儿童文学观和儿童文学作家的创作。所以,我始终感觉到在一切儿童文学现象背后都有一双无形的手在操纵,在起着作用。
    在20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进程中,曾有不少作家、理论家对儿童文学提出过种种理念,譬如“五四”前后鲁迅、周作人倡导的“儿童本位”的儿童文学观;二三十年代郑振铎、茅盾提出的儿童文学要帮助儿童认识社会、认识人生;六七十年代鲁兵、贺宜提出的儿童文学是教育儿童的文学;八九十年代以曹文轩为代表的一批年轻作家认为儿童文学关系到未来民族性格的塑造。新世纪提出儿童文学的使命在于为人类提供良好的人性基础。
    一时代有一时代的文学,一时代也有一时代的儿童文学。儿童文学的根本问题就是儿童观问题。儿童观问题应该是我们考察20世纪中国儿童文学发展演变的一个重要切入口和视角。
    新时期特别是21世纪以来,中国儿童文学可以说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这一变化所带给中国儿童文学的影响,一直持续到今天。提纲挈领地说,主要有以下九个方面的变化——
    首先第一大变化,儿童文学从成人中心主义转向儿童本位,这是这场革命性变革的核心;第二,细分读者,读者意识越来越明确;第三,对儿童文学的价值功能作出新的思考;第四,儿童文学的创作、出版、研究工作都把儿童的问题放在了第一位;第五,儿童文学创作经历一个定位下移的过程;第六,儿童文学创作努力地探索和塑造了一批有影响力的艺术形象;第七,创作手段的多样化和文体形式的丰富;第八,儿童文学系统工程建设的进一步发展;第九,中外儿童文学的交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密切。
    儿童文学到底应该如何感动今天的孩子?曹文轩认为:“感动今世,并非一定要写今世”,“今天的孩子,其基本欲望、基本情感和基本的行为方式,甚至是基本的生存处境,都一如从前;这一切基本是造物主对人的最底部的结构的预设,因而是永恒的;我们所看到的一切变化,实际上,都只不过是具体情状和具体方式的改变而已。”“能感动他们的无非还是那些东西——生死离别、游驻聚散、悲悯情怀、厄运中的相扶、困境中的相助、孤独中的理解、冷漠中的脉脉温情和殷殷情爱……总而言之,自有文学以来,无论是抒情的浪漫主义还是写实的现实主义,它们所用来做‘感动’文章的那些东西,依然有效。”曹文轩的代表作《草房子》就是在这种意义追寻的过程中完成的,并且是用一段“从前”的故事企图来感动“今天”和“明天”的孩子。
    站在更高的精神视野来看待儿童文学的价值取向与美学意义,以一种人类文化大视野融通起中西方两种不同儿童文学形态的来重新解读儿童文学的本质,这是曹文轩带给我们的美学启示与艺术感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