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艺术 > 人物印象 >

陈逸恒:好演员需要用无数角色去修炼——访影视艺术家陈逸恒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兰州日报 李超 参加讨论


    
    
    陈逸恒饰演的反面人物
    
    1954年出生,中国内地导演、演员、制片人。
    1978年,陈逸恒进入甘肃省歌剧院工作,并出演了《彼岸》、《咫尺天涯》等多部话剧,1982年首次参加电视剧《妈妈莫流泪》的拍摄,还曾导演主题“春潮”的流行音乐会。1989年加入TVB担任配音。
    2006年在电影《生死牛玉儒》中饰演配角牛总被提名中国电影百花奖最佳男配角。2007年,由他担任制片人兼主演的《老柿子树》获2008年度电视金鹰奖。2011年,荣获第七届全国德艺双馨电视艺术工作者称号,2013年第29届中国电影金鸡奖上,凭借在电影《许海峰的枪》里的表现,获得最佳男配角提名。2015年导演《腊月的春》获第二届中美国际电视节最佳导演和最佳影片两大奖项、获澳门国际电影节“金莲花优秀影片大奖”。2016年7月,他拍摄的电影《太阳河》在不久前刚刚落幕的第三届中美国际电视节上,一举斩获“年度最佳影片奖”。
    他生于北京,长于甘肃,堪称中国影视界的老戏骨,曾因饰演《国家公诉》中的“坏省长”王长恭而深入人心。
    在《绝对权力》、《我主浮沉》、《射天狼》等多部影视作品中,他的表现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日前,他又不远千里地跑到永登县柏杨村,丝毫“不计成本”的在一部兰州本土打造的小成本电影《丢羊》中友情客串了一天,就为心里始终牵挂着这片生活过的地方。
    他的人生真的如戏,一部情节跌宕起伏、酸甜苦辣俱全的大戏。
    他,就是陈逸恒。
    交谈前有那么一瞬间地停顿,陈逸恒的思绪就彷佛正在指尖缠绕着的缕缕烟气,烟雾徐徐散去,而记忆则飘向了久远。
    “我的父亲陈永玲50年代被调到甘肃省京剧团时,把我们全家都带到了兰州。那时父亲的每场戏全家人都要看,每天晚上,妈妈都会领着年幼的我去看演出,看完后家里人还要一起聊聊演出的情况。”对于那时还未上学的陈逸恒来说,这些事情显然还不能理解,于是每当锣响开戏后就开始进入梦乡,戏一散就醒来,醒后迷迷糊糊地听到家里人还在那不停的聊着些什么。
    “长大些了以后才知道,父母的这个习惯主要是源自双方家庭的影响,母亲也是出身京剧世家,姥爷言菊朋便是中国京剧‘四大须生’的创始人。”陈逸恒说:“虽然父亲当时已被誉为中国‘四小名旦’,但为了继续提高专业素养,仍需要不断总结。从那以后,我就发自内心的愿意认真看戏并听大人聊戏了。虽然那时的我才刚刚上学,还未步入戏曲行当。”
    简单并无忧无虑的时光十分短暂,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陈永玲被迫离开了舞台,后来又被打成了“现行反革命”。“除了有时去送饭,从小学六年级到初中我都很难见到父亲。到后来,偶尔相见却几乎不敢相认,父亲受尽折磨已面目全非。”那一幕让陈逸恒终身难忘。
    1970年,中学毕业的陈逸恒面临分配,包括常书鸿儿子在内的他们这些“成分”不好的学生没有任何一个单位愿意接收。绝望之际,白银区化工厂却将他们全部接收了。
    “刚到工厂听说一年两套工作服还挺高兴,说是夏天是绸子,冬天是呢子。等上岗工作了才明白,这是因为我们每天都要和别人躲都来不及的一样东西打交道——酸。盐酸、硝酸、磷酸、硫酸,与‘四酸产品’每日相伴,这些东西如果滴到棉布衣服上会连片的腐蚀,如果滴到绸子或呢子上就是一个窟窿。”
    不仅是工作环境让人失望,更重要的是少年时家庭熏陶,已让陈逸恒在心中萌生了从艺的初心。年仅16岁的他在兰州拜了甘肃省歌剧团的雷兰英为师,开始学习声乐,她也是陈逸恒走上艺术道路的启蒙老师。
    “那时,从白银到兰州大约3个小时的火车路程,每天7点多有一趟。我只能利用周六休息的时间去,但也不能每个周六都去,因为那时一个月的工资只有20多元,买不起票时就只能‘扒’火车。”陈逸恒说到这里带着一丝苦笑。
    这样的生活整整维持了8年,期间陈逸恒先后多次考上了甘肃省话剧团、兰州军区独立师文工团、甘肃省歌剧团等文艺单位,可是每一次又都因“身份问题”被拒之门外。“一直到了1978年,父亲平反,我进了甘肃省歌剧团。其实,我的初衷是想从事话剧表演,但那时是没有选择的。”陈逸恒说。
    1982年,宁夏电视台要拍一部电视剧《妈妈莫流泪》,当时陈逸恒正在团里排练一个准备下乡的小话剧,饰演的是一个干休所里的老干部。不曾想,机会就这样不经意的到来,他被台下偶然出现的电视剧剧组摄像王强一眼相中,那一年陈逸恒28岁。
    “我还记得很清楚,这部电视剧是在沙坡头拍的,里面的女一号是演员马丽,而饰演剧中男一号妈妈的叫王惠琴,她就是今天人们熟知的实力派演员郭涛的妈妈。”回忆中的陈逸恒显得有些兴奋。“在大约近4个月时间的拍摄期间,我高兴的不得了,终于见到了心中向往已久的电视剧拍摄剧组。”
    结束拍摄后陈逸恒回到了团里,但心思却再也无法完全留在舞台上,没别的,就是一心想着拍戏。
    “1984年,我接拍了青海电视台的电视剧《格萨尔王》,这部作品也是中国第一部长篇古装电视剧,也是著名演员刘蓓的第一次‘触电’。由于我的眼睛有些小,因此熟悉的朋友还送了我一个爱称叫‘锅边蹭’。”
    从那以后差不多10多年间,陈逸恒就这样一直活跃在各个剧组,并且将各种行当都摸索、尝试了一遍。
    1989年,因父亲要去香港需要人照顾,刚调入青海话剧团一年的陈逸恒便随父前往香港,事业重心也随之转移。
    “一开始,由于粤语不好没法拍戏,就只能签约到TVB担任配音,这一干就是13年。”后来,他除了配音外偶尔也拍拍戏,饰演一些讲国语的角色,而陈逸恒真正意义上出演的电影角色就诞生在这里。
    “我拍摄的第一部电影是1990年洪金宝的作品《皇家女将》,我在剧中饰演一位船长,尽管戏份很少但导演还是十分满意,这也着实令我激动了好一阵。”陈逸恒告诉记者:“最重要的一部电影应该算是1993年出品的《太子传说》,我饰演的是片中张学友的义父。”
    后来,经人介绍陈逸恒认识了著名导演徐克,看过资料后徐克便诚挚地邀请他去自己工作室当副导演兼演员,当时徐克的御用动作指导程小东也在场。“可是,出于多方面考虑,我还是拒绝了,当时徐克非常吃惊,因为我也是第一个没有接受他邀请的人。这件事至今想起来我还是觉得非常遗憾,因为那是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机会,如果当时能够坚持和徐克一直合作下去,我的艺术人生可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在人们熟悉的《新龙门客栈》里,那个讲着兰州话的西北鞑子曾给兰州影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所有的对白都是我配的音,里面不少经典兰州话也是我给设计的。”说起这件鲜为人知的事,陈逸恒心中的喜悦溢于言表:“真的挺好玩,当时徐克要求我找鞑子说的话,可这一时半会从哪找‘鞑子话’呢?那就需要一个别人都听不懂但又
    不能瞎说的语言,还需要能准确表达出对白的意思。当时,作为那个配音圈独一无二的兰州人,便自告奉勇的将台词翻译成了兰州话。”一个活灵活现的西北鞑子形象也就这样诞生了。
    2002年,电视剧《绝对权力》为他的艺术人生带来了重大转机。导演蒋绍华找到陈逸恒与斯琴高娃配戏,饰演女市长的丈夫钱初成。可是,由于长年坐办公室配音,当时陈逸恒的体重已经达到了197斤。为此,导演提出了一个条件:减掉20斤。正是这部戏让陈逸恒下定决心重入“戏行”。随后,陈逸恒不惜付出高额代价与TVB解约了。
    “从《牧马人》开始,再到《英雄儿女》、《地道战》、《南征北战》,这些经典之作至今仍令我热泪盈眶。可是,今天的电影里已几乎看不到这些东西,大银幕上越来越见不到人们需要的英雄,于是打造饱含正能量的影视作品成为我新的奋斗目标。”陈逸恒说:“可是,如今的现实却是票房决定着影片内容的发展,好在是这几年又迎来了全国文化大发展的新时期,这一现实的扭转还来得及。我希望用优秀的作品引导更多的年轻人走进电影院,而不要一味的去盲目迎合商业影片的需要。”
    “演员与明星多少是有区别的,一夜之间可能就会造就一个明星,仅仅需要的是一场电视秀或一次成功的炒作,只要撞准了就成。可演员不是,一个好的演员需要用一生去追求,用无数的角色去修炼,最终一步步完成自己的艺术使命。所以说,只有角色,没有演员。到最后,一位真正的演员需要的是德艺双馨,而不是所谓的光彩照人。”这是陈逸恒“修行”多年的总结。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