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艺术 > 文物鉴赏 >

《庞虚斋藏清朝名贤手札》:字里行间皆历史上海图书馆所藏清朝200余年间260位名贤586通手札集中亮相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文汇报 李婷 参加讨论


    
    收录于《庞虚斋藏清朝名贤手札》的成亲王永瑆手札。
    
    青龙镇遗址考古展上展出的唐长沙窖贴花褐彩壶。
    
    唐代鹦鹉衔枝绶带纹铜镜。(均资料照片)
    上海图书馆馆藏一级文物 《庞虚斋藏清朝名贤手札》 由凤凰出版社出版,昨天正式首发。该手札集规模惊人,收录了明末至清嘉庆十年200余年间的260位名贤586通手札。作者多为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各界知名人物,其中既有徐乾学、刘墉、林则徐等名臣,也有顾炎武、钱大昕、段玉裁等文化名人,还有陈洪绶、傅山、朱耷、恽南田、金农等书画大家,这些手札大多数为首次亮相,其内容鲜为人知,可以补充史实。
    保存作者不欲公开的真实想法
    对于史学家来说,手札最大的价值在于它的私密性。作为私人通信,手札同日记一样,往往保存了作者不欲公开的真实想法。由此,研究者可以挖掘出在公开文字中难以显露的背景信息,从而对相关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得出更准确的结论。在本次出版《庞虚斋藏清朝名贤手札》中,乾隆、嘉庆、道光三朝阁老阮元对高垲的评价即是一例。高垲为乾隆三十七年进士,官至两江总督,阮元在漕运总督任上曾与之共事四年。高垲去世后,时人有“才胜于德”的评价,而阮元的看法则完全相反。他在信中列举苇荡、苏家山、方荣升三案,说明高垲处理公事极为颠倒错乱,其能得善终,实出于运气,与他的才能无关。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尺牍专家梁颖告诉记者,这种议论,是绝不可能形诸公开文字的,但对于后代史家更客观地评价高垲的功过,无疑是有帮助的。
    在清代艺坛,“浙派篆刻”开山鼻祖丁敬一直以“为人清高绝俗”著称。“清四大家之一”梁同书曾评价他:“先生擅文同四绝,诗之外篆隶镌刻各臻高妙,不肯轻与人作,遇达官富人,尤靳之。”由此可见,丁敬隐身市肆。然而,丁敬在写给晚辈张燕昌手札中,却反复叮咛张燕昌,务必要认真对待考试,不可蹈袭自己的旧路,影响前途。若非手迹就在眼前,几难以想象此等言语是出于“隐君”丁敬之口。
    了解士流礼仪的第一手材料
    业内人士指出,手札也是了解清代士流礼仪规范的第一手材料。比如,按当时的规矩,给地方官的书札,除上款用“父台”称谓,落款时还须在姓名前加一“治”字,表示自己为“治下之民”。比较典型的例子,是阮元写给陈文述的信。虽然陈文述是阮元的门下弟子,但他时任江都知县,也就成了老师家乡的父母官,因此阮元写信时特意用了“父台”的敬称和“治”的谦称。
    此外,清朝写信时在字体、格式等方面很有讲究,如提到朝廷、皇上时需换行抬头,提到对方或与其有关之人时或换行或空格,给上官、尊长写信须用楷书。
    此外,用印也颇为讲究,比如,吴锡麒手札钤用蓝印,结合落款内“稽颡”“在苫”字样,可知作者正在服丧,期间钤印不用红色。而作为手札物质属性的信笺亦十分精美,不少是质量极佳的版画、印刷工艺品。以砑光彩笺为例,其制作工艺在乾隆年间已经失传,可谓版画史和印刷史上的珍品。而《庞虚斋藏清朝名贤手札》 汇聚的砑光彩笺有近30种,且无一重复,其中的藻雪斋、百尺楼、桂芳斋、寿春馆、存古斋等制作的饾版、拱花笺,更是仅见于此一时期的稀见珍品。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