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艺术 > 文物鉴赏 >

沙特出土文物撷英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人民政协报 翟胜利 参加讨论


    
    克尔白天房大门
    
    马嘉石马雕像(残件)
    
    男性石雕像
    编者按:
    正在国家博物馆举办的“阿拉伯之路———沙特出土文物”展览,是中国与沙特阿拉伯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后,中沙双方在文化交流与合作方面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是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重要外展之一,也是继卡塔尔“珍珠———来自江河海洋的珍宝”展览后国家博物馆推出的第二个以西亚地区历史文化为主题的国际交流大展。
    作为沙特古代文物在中国的首次展出,这场展览,对于推进“一带一路”研究,促进中华文明与阿拉伯文明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阿拉伯之路———沙特出土文物”展览展出的近500件考古与文化遗物来自沙特阿拉伯王国多个博物馆,它们是过去40年间沙特阿拉伯王国考古调查、发掘工作的重要成果,其中不乏震惊世人的发现。
    这些珍贵文物的时代跨度为自10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开始,经史前时期、前伊斯兰时期、伊斯兰时期,直至近现代沙特王国的诞生,全面反映了沙特境内阿拉伯本土考古学文化和古代伊斯兰文明发生、发展的历史进程。本展览的大量文物出土于阿拉伯半岛历代香料之路、朝圣之路沿线,堪称阿拉伯本土文化与东西方文化之间交流和互动的重要物证。
    可以说,“商贸之路”与“朝圣之路”是贯穿这场展览的两大主题。人类历史形成于一系列渐次发生的活动,并以其内在互动的关联为特质。古代文化皆非凭空出现,文化间的交流时有发生,甚至持续不断并跨度广远。交流为彼此带来了文化面貌的变化、技术方法的转变以及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
    千百年以来,经济交流、商贸往来与朝圣活动为远至内陆沙漠的阿拉伯半岛各个地区带来了跨区域的发展动力,也造就了阿拉伯独特的文化地理特点。
    据了解,此次展出的不少考古遗物曾长期覆盖于荒漠之下,早已消失在人们的集体记忆之中;如今,它们成为沙特各个大学和沙特旅游与民族遗产总机构的研究课题,国际其他学术团体也广泛参与其中。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沙特王国在阿拉伯半岛就开展了广泛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在考古学家们的努力之下,一批批重要的考古发现从沙漠荒丘中揭示出来,一件件珍贵的古代遗产得以重见天日。
    这也就是说,此次“阿拉伯之路———沙特出土文物”展览对迄今发现的沙特境内的古代考古学文化进行了全景式的展示和呈现,也为中国人民了解和认识沙特阿拉伯王国的古代文化与历史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良机。
    马嘉石马雕像(残件)
    2010年,位于沙特西南部的马嘉地区发现一处重要的考古遗址。当地牧民在挖掘水井时,偶然发现了一些用石头制作的动物雕像。
    在考古发掘过程中,人们发现这个遗址中布满了各种类型的史前遗物,包括新石器时代的石箭镞和工艺精湛的刮削器,其时代大约可以追溯至距今9000年前。
    马嘉遗址考古发现中最富特色的是一系列石雕动物形象,包括绵羊、山羊、狗、鸵鸟、猎鹰、鱼、马等。该遗址发现的大型石马雕像被认为是国际上重要的考古发现。
    最近的研究表明人类首次驯养马是在5500年前,地点位于中亚的哈萨克斯坦地区。然而马嘉石马的发现证明早在9000年前,阿拉伯半岛中心的沙特阿拉伯人就已经开始驯养马了。
    在遗址中发现的石马雕像具有颈部和胸部,整个雕像的高度接近1米,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找不到同一时期的这样大的动物雕像。在土耳其、约旦和叙利亚发现的雕像尺寸相对较小,年代也相对较晚,而且塑造的很可能不是马的形象。
    从马脖子的长度和头的形状可以看出,这个大型石马雕像的形象类似于纯种阿拉伯马。在马头上能够清晰地看出缰绳的形状,因此足以证明这个遗址的原住民在如此早的年代就已经开始驯养马。
    这个雕像是用当地的石头雕刻而成的,如今这种石头在这个遗址中还能找到,看起来这些雕像是立在遗址中心区域的一个建筑里面,该建筑位于瀑布前的河流南岸。这个建筑可能在原住民的社会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当地还出土了一把石制的匕首,它的形状与现代阿拉伯半岛上的阿拉伯人使用的匕首相似。
    这件器物具有特别重要的文化意义,因为携带匕首这种古老的阿拉伯习俗延续至今,是阿拉伯人的文化符号之一。
    在马嘉遗址出土这样一把有9000年历史的匕首也是对阿拉伯历史文化的重要补充,使人们对阿拉伯半岛的早期历史文化有了崭新的认知。
    男性石雕像
    在这场展览中,有一件男性雕像,引发观众驻足。据了解,这件迷人的雕像来自近来欧拉(古德丹)地区发现的一座里西安神庙中,该神庙同时出土有一组雕像,这是其中之一。其严肃的姿态、紧握的双拳和精心雕琢的肌肉线条,都让人想起埃及和叙利亚雕像,但其实它是由德丹当地人制作而成的。
    这件雕像的背部扁平,本来可能是靠墙而立。雕像人物身体表面残存有红色颜料的痕迹,裙装之上本来涂有白石膏,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根据该神庙中出土的另一尊雕像上的刻铭判断,这尊雕像人物应该是里西安时期的一位统治者。
    德丹是欧拉绿洲的旧称,位于沙特阿拉伯西北部。沙特国王大学所做的考古调查显示,德丹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世纪末。我们对德丹的早期政治史知之甚少,但根据文献和考古资料,公元前1世纪初这座城市已在德丹王国扮演重要角色,并在阿拉伯半岛西北、甚至古代中东其他地区的文明和贸易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公元前6世纪末,里西安部落在这一地区占据统治地位,其不断增强的实力和影响力导致德丹王国俯首称臣。里西安部族对德丹的统治持续了约500年,直至其公元前1世纪初灭亡。其后,北部的纳巴泰人进入德丹,并将影响力向南扩张至欧拉绿洲。
    欧拉地区发现有一座古代神庙,其中供奉胡海巴神灵———里西安人统治时期的主神。除礼拜室外,寺庙的其他部分都是用周边山中普通的砂岩建造,附属建筑都是给访客用的。
    这座神庙的中心建筑被东部、西部和南部的房间包围,其间由走廊隔开。在那里发现大量塑像碎片、祭祀供台和其他器物,可以推测这些塑像和附属品,以及次要的崇拜物都保存在这些房间中。从寺庙的瓦砾中还发掘出大量断裂的石雕,它们被切割成圆柱体,雕刻出公牛或野山羊等动物的浮雕。公牛、野山羊或小羚羊的图像在阿拉伯前伊斯兰的宗教中代表了不同的神,具有神圣的功能。
    德丹主神庙的建筑物中心发现一个放置雕像的石基座。然而,数量众多、制作精美的里西安雕像却倒塌在建筑附属物中。
    克尔白天房大门
    公元7世纪以后,阿拉伯半岛进入伊斯兰时期,由于麦加、麦地那等宗教圣地的存在,沙特地区在伊斯兰世界中占据着重要位置。
    克尔白天房是阿拉伯地区自早期伊斯兰时期一直完好延续下来的唯一宗教遗存。克尔白天房最重要的象征性礼物是天房之门,以及用来遮盖天房的罩幕。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奥斯曼苏丹艾哈迈德(公元1603—1617年)定期向天房捐赠物品。这件镀金大木门由奥斯曼苏丹穆拉德四世(公元1623—1640年在位)捐赠,曾立于克尔白天房内室门口。该门板的木质板芯上有镀金和包银装饰。
    1947年克尔白天房更换新门之前,这扇门一直处于使用之中。尽管门板表面磨损严重,其板面中间及门环的工艺设计表明它应该出自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工匠之手。从此前关于克尔白天房之门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它们的表面在过去数百年间应该发生过一些变化。
    (本文作者翟胜利博士为“阿拉伯之路——沙特出土文物”展览中方策展人,图片资料由沙特旅游与民族遗产总机构提供)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