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博物馆藏有一件明代崇祯青花“丙吉问牛”图笔筒,口径18.5厘米,高19.4厘米。笔筒的一面绘农夫一手荷锄、一手牵牛正砥砺前行,他身后的牛儿步履蹒跚、气喘不已;另一面绘丙吉带随从出行,一个百姓模样的人正跪地向他报告有人斗殴及死伤情况,丙吉身后的随从两两相向,似乎在窃窃私语。画面人物神态各异,表情丰富,牛的形象也十分生动。这件青花笔筒,胎质洁白致密、釉面白中泛青,青花发色青翠艳丽,是崇祯民窑瓷器中的精品。 崇祯年间,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十分尖锐,大明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朝廷无力顾及御窑的生产,官窑的优质原材料和优秀工匠开始向民窑流动。由于商品经济发展和海外贸易的影响,崇祯民窑开始呈现出勃勃生机。在胎釉配方、青花料处理、装饰艺术方面都有了新的突破,生产出一大批质量上乘、风格清新自然、颇具思想意义的瓷器精品。 “丙吉问牛”图是晚明瓷器上的常见纹饰,该典故出自《汉书·丙吉传》:早春的一天,担任汉宣帝丞相的丙吉在出巡时遇到行人斗殴,路边还躺着死伤的人。然而,丙吉却不闻不问,驱车而过。过一会儿,看到一个农夫正费力地赶着一头牛前行,这头牛走得气喘吁吁、直吐舌头,丙吉立即停车询问赶牛人赶着牛走了多少路程。下属不解,问丙吉为何如此重畜轻人。丙吉回答说:“行人斗殴,自有京兆尹等地方官员处理,我只需要适时考察其政绩优劣并奏明皇上,有功则赏、有罪则罚就可以了。丞相的职责是总揽全局,让国家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而不应亲自管理具体琐事,所以对斗殴死人的事就不加过问了;而问牛的事则不同,如今是春天,天气还不应该太热,如果那头牛是因为天太热而喘息,那就说明气候反常,农事势必会受到影响。所以,我过问了牛的事儿。” 丙吉是西汉名臣,辅佐汉宣帝开创了“孝宣”盛世。他从小学习朝廷律令,深谙治国之道。丙吉为相,“知大体”、“抓关键”,在他的治理下,朝廷事务井井有条,社会风气良好,百姓安居乐业,国家也越来越繁荣富庶。汉朝属于农业社会,如果农事不好,势必影响到老百姓的生活。丙吉“问牛”而不“问人”,说明他抓住了问题的要害。“丙吉问牛”的故事流传很广,他也成了贤臣的代名词。 崇祯是一个想有一番作为的皇帝,他励精图治,奋发向上,试图在他的任期内完成对明王朝的中兴大业。认真说来,崇祯皇帝并不缺乏政治谋略,尤其在铲除魏忠贤时表现出他的斗争策略与果断作风,可惜他缺少将正确决策不折不扣付诸实施的得力人才与团队;大臣们没有和衷共济的精神,往往缺乏担当、互相推诿扯皮。“丙吉”这样的贤臣在他的中兴大业里显得是那样的难能可贵,对贤臣的渴求成了一个时代的呼唤!“丙吉”为士大夫阶层树立起一个榜样和标尺,这就不难理解“丙吉问牛”图纹饰为什么会出现在崇祯青花瓷器上了。 从存世的崇祯青花瓷器看,有很多是圣主求贤和忠臣义士的图案,如上海博物馆藏青花《圣主求贤》图笔筒,表现古代贤明君主对贤臣的期盼:英国巴特勒爵士所藏青花《李陵劝降》图莲子罐,表现苏武对朝廷的忠贞不贰;上海博物馆所藏青花《双义士图》笔筒,颂扬忠义之士伯夷、叔齐的人品。这些瓷器体现了当时的社会价值观和道德观:在明王朝生死存亡之际,普通民众把坚持气节当作衡量个人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尺,盼望有力挽狂澜的贤良之士出现,因此贤明君主和忠臣义士成了该时期艺术作品的普遍题材。崇祯时期商品经济已经很发达,装饰此类图案的青花瓷显然是为了满足社会风尚的需求而生产,其中一部分很可能是某些文人士大夫颇有深意的订制。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