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文艺 > 少儿 > 评论 >

傅雷对傅聪说过的话,你对孩子说过吗?


    关键词:亲子阅读 《傅雷家书》
    一些经典著作带给人的心灵滋养、震撼与启迪是综合的、多元的、持久的,《傅雷家书》就是这样的经典。《傅雷家书》于1981年出版,穿越了40年的悠悠岁月,至今仍长盛不衰,不知多少人从中汲取了智慧与力量。书中深刻的哲理、隽永的语言、真挚的情谊、渊博的知识都给人极深的印象。近日,钢琴家傅聪离世的消息,使很多人又重新拾起这本书,重温傅雷在家书中对傅聪的谆谆教诲,思考教育的智慧与秘密。
    傅雷在家书中对傅聪说的话,内容涉及文学、礼仪、音乐、艺术、诗词等,可谓包罗万象,但万变不离其宗,都是在以真挚、真诚、真切的方式激发孩子的家国情怀、高尚品格与钢铁意志。傅雷对孩子,最为重视的还是心灵教育、品格教育,这既是为人之根本,也是教育的根基,是我们今日强调的“立德树人”。
    傅雷告诉傅聪“民族观念是立身处世的根本要求”,要求傅聪“在大大小小的地方不能有对不起国家、对不起同胞的事发生。否则艺术家的慈悲与博爱就等于一句空话了”。傅雷无数次提醒孩子感性认识要经过理性的整理归纳,以“深深的化入自己的心灵”、把“心灵中最优秀最特出的部分”牢牢抓住,他还告诉孩子“我认为教育当以人格为主,知识其次。孩子品德高尚,为人正直;学问欠缺一些没有关系”。对于钢铁意志,傅雷不仅授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平常心对待得失”的人生境界,还鼓励孩子要坚强,“你能坚强(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是坚强的最好的证据),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成就的大小、高低,是不在我们掌握之内的,一半靠人力,一半靠天赋,但只要坚强,就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怕打击,不管是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术上的,学习上的——打击。”
    虽然傅雷说“知识其次”“学问欠缺一些没有关系”,但对如何做学问,却反复强调“学问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不仅与傅聪沟通如何提升钢琴水平,鼓励他勤学苦练,告诉他自己对音乐和艺术的体悟,还引导在海外的他广泛阅读,学习各方面的知识,“爸爸说,除了你钻研业务之外,一定要抽出时间多多阅读其他方面的书,充实你的思想,培养各方面的知识——爸爸还希望你看祖国的书报……”而对于如何学习,他告诉孩子:“求学的目的应该是‘化’,而不是死吞知识。”“在具体的学习方面,我一向不大重视学校的分数,分数同真正的成绩往往不一致。”
    今天,家长都对教育有一种目标设定。傅雷期望傅聪成为“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那么,他的这一目标实现了吗?霍夫曼教授评价傅聪说“在你的心里有肖邦的灵魂,而波兰的钢琴家们却没有”。傅聪自己也曾说:“我的东方人的根真是深,好像越是对西方文化钻得深,越发现蕴藏在我内心里的东方气质。东方自有一种和谐,人和人的和谐,人和大自然的和谐。东方的艺术是要化的,因为化了所以能忘我。忘我所以能合一,和音乐合一,音乐、音乐家、听众都合一。”
    某种角度讲,傅雷并不是一个“民主型”的家长,而是一个事无巨细都提出严格要求的家长。但《傅雷家书》所及话题无不是引导孩子求真、向善、审美,谈论的都是“肖邦的诗人气息”“宋元明清的画作”“汉魏人的胸怀味道浓、苍茫一片,千古之下仍令人缅想”。也就是说傅雷所要求与谈论的不是车子、房子、票子、分数、成绩,语境之中毫无世俗的喧闹与功利。而今天家长提出的要求即使不是“分数”,也是“有用”。我们总是在反思,今天的教育到底缺少什么?重读《傅雷家书》,可以感觉我们现在的教育大体上缺少的是超脱与宁静,而毕其功于“有用”。如果说《傅雷家书》反映了那个时代人的精神状况,相比之下今人更为追求“快”“多”和“有用”,在信息泛滥全媒体时代“静为躁君”“宁静致远”“静以修身”这样的智慧似乎被淡忘了。一味追求与索取,到头来所收获的物质、金钱,却是无趣的。今天,如何把节奏慢下来,把心安顿好,获得内在的从容显得尤为重要。虽然客观上从不存在一个没有烦恼、挑战、困顿的世界,但唯有内在的顿悟才能让人安静下来,看到诗和远方。
    高喊“减负”很多年,但学生的书包依然沉重;小学下午三点就放学,家长接上孩子后再匆忙赶往自己认为有用的课后辅导班。也许功利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功利”都懒得功利,取而代之的是浮躁、肤浅与虚掷光阴。
    (作者:任增元,系吉林大学匡亚明学者、领军教授)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