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逢月半,白玉盘高挂空中,皎皎的月光照着地下乘凉的人儿们,清冷的银辉也显得温暖,缓缓地流淌在人们的欢声笑语中。我也是这欢笑声中的一员,与父母邻里一块乘月散步,每晚沐浴在清辉中,感受月光明而转暗、暗而复明,看着它由亏盈满,再慢慢弯成一枚柳叶。举目凝思时,思绪也不禁穿越古今,彷佛看到了谪仙李白随风飘举的衣袂,听到了他月下独酌时的吟唱。 残月如弓,新月如眉,满月如镜,“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沧海桑田,斗转星移,月亮在广邈的空间与无尽的时间中凝成了永恒,看着人间的悲喜聚散,听着文人骚客们对月感怀发出的慨叹,久久不变。历经千年,“月亮”意象已经成为中国文学中的母题、原型,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文人赏月,愿月“长伴云衢千里明”;民间拜月,知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惟祝人与人长长久久,“千里共婵娟”。 古有嫦娥奔月的传说,美丽的嫦娥仙子在高悬中天的月亮中得到永恒的生命。是以,古人也常以月喻佳人,月亮意象最早可以追溯到《诗经·陈风·月出》篇,“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月光皎洁,佳人也被衬着更加妩媚动人。这一模式在中国文学长河中沉淀下来,韦庄以月拟人,写出了“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的秀丽少女;晏小山仅以“斜贴绿云新月上,弯环正是愁模样”两句,便使花容月貌的少女浮现读者眼前。有月、有佳人,自然少不了爱情。“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十五月圆人不圆,少妇闺中,看到“月分明,花淡薄”,自然惹相思。李清照感怀伤己时,看到“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的场景,相思“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赏月罢、相思却不能已,思妇祈盼游子归乡,更“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 睹月思人,望月思乡,古代社会,士人阶层为积极入世奔波,从而多羁旅行役生涯;加之古代信息传递不便,人们远行要翻过几座山,跨过几条河,才能见到心心念念的那个人。于是思乡成为羁旅游子和仕途失意者的共同情结。“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在月半之夜,皓月高悬,辉满苍穹,更加重了思乡之情,“月亮成了‘游子思乡月’”。 一代文豪杜甫便曾发出“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深情幽思;更有诗人用五言反复成绝句一首,“月亮故乡好,故乡好月亮。月好亮故乡,故乡月好亮”,恰好触动人们心中的思念之情。而思念是一直在变的,或圆或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月思,月亮却从来都是那一个。苏东坡在《赤壁赋》中抒写到:“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邀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中国士人多如此番,盼水月常圆、盼人事永恒,而冷月无声,“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了。 夜晚蓝丝绒般的天幕总是引起人们很多遐想,朗月一轮挂空中,衬以繁星数点,本身就是一副诗意、画意俱佳的场景:月中有玉兔捣药、吴刚伐桂、嫦娥起舞;月光不堪盈一握,地下人儿只希望“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古人望月,实是借月抒发心中情思,试问月亮代表谁的心?多情人儿月为心。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