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想成为普通读者。”我对自己说。旋即心里涌起好几个声音:“你现在的职业是批评家,你居然想做普通读者?”“你的意思是,你现在不是普通读者而是特殊读者?”“普通读者不很简单吗,还需要成为?” 我所说的普通读者是特指的。“我很高兴与普通读者产生共鸣,因为在所有那些高雅微妙、学究教条之后,一切诗人的荣誉最终要由未受文学偏见腐蚀的读者的常识来决定。”这是约翰逊博士为普通读者下的定义,第一次读到,我就被那个“未受文学偏见腐蚀的读者”的命名击中。 二 2008年开始做当代文学批评时,我曾经写过一篇题为“以人的声音说话”的批评观。在那篇文章里,我认为,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当代文学批评形成了新模式:批评者们喜欢借用某种理论去解读作品――西方理论成了很多批评家解读作品的“拐杖”,甚至是“权杖”。另一种模式是,批评家把文本当作“社会材料”去分析,不关心作品本身的文学性,不注重自己作为读者的感受力。这使文学批评沦为阐释理论或阐释“社会材料”的工作,――一部作品是否具有“文学性”,是否真的有感染力完全被忽略。 我当然不反对文学领域的学术研究,也不反对研究者对理论的学习与化用。但是,我反对教条主义。那些囿于理论与材料的批评文字只有理论的气息、材料的气息,而没有文学的气息、人的气息,它们是僵死的。——假如专业读者赞美某部作品是基于它符合某种创作理论或创作理念,假如专业读者的文字必须长篇累牍让人读来云里雾里,假如专业读者总是刻板地像个机器人……那么,我为什么要做那个专业读者? 批评家是人,不是理论机器。在批评领域,在占有理论资源的基础上,人的主体性应该受到重视。文学批评不能只满足于给予读者新信息、重新表述前人思想,它还应该反映作者的脑力素质,应该具有对文本进行探密的勇气与潜能。 正是在此意义上,我渴望成为“普通读者”。那种不受文学偏见和定见腐蚀的读者。在我心目中,这位普通读者看重作品的文学性,也看重批评家的主体性。因而,他/她的文字不是冷冰冰的铁板,它有温度、有情感、有个性,有发现。这位普通读者内心坦然、忠直无欺,他/她可以热烈赞美一部作品的优长,也能坦率讨论一部作品的缺憾。更重要的是,他/她深知文学批评也是一种创作,是一种文体;好的批评文字须生动细腻,须丰润丰盈,须缜密严谨,须“以人的声音说话”,须写得美。 三 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秘密。艺术家是幸运的一群,他们将秘密掩埋在作品里,用以和时代,和黑暗,和人性对话。我相信那个秘密是被层层包裹的,每代批评家都有责任掀开其中一层。当然,这秘密不只是作家本人的秘密,也是时代和人类社会难以言传的隐痛。 批评终极意义就是发现并勾描那个艺术的秘密。莫言小说中奇幻的民间性;贾平凹作品中难以转译的“中国性”;余华叙述声调里的秘密;铁凝对人性内面的洞察;王安忆对日常生活的重新发现;毕飞宇作品里的“寻常与不寻常”;格非小说中那种迷人的智性色彩和优雅气质;刘震云对存在意义的执迷;苏童对作为现实世界的凝视;阿来作为藏族作家的异质经验与普遍感受;韩少功的“重写人民性”;林白如何把“自己”写飞;迟子建怎样面对温暖又寒凉的世界…… 在《持微火者:当代文学的二十五张面孔》的上部,我勾画了当代十三位有代表性的作家。当然,作家的轮廓和形象都来自文本而非现实世界。最早一篇写于2007年,当时我制订了计划,希望每一年都系统读两至三位当代作家,写下笔记。——总希望找到不同的入口去认识;总希望找到最适合的腔调和表达;总希望画得准确一点,再准确一点。几年过去,竟也写下了许多。这些文字一直在电脑里,从未发表。我的这些文字到底是写给谁呢?我一时说不清楚,大概就是写给我自己,又或者,是写给那些和我一样热爱文学的读者吧。 2012年夏天,在吉林延边开会时我遇到《名作欣赏》时任主编续小强先生,他邀请我开设随笔专栏。因为他所提供的作家名单与我的阅读笔记颇为吻合,于是,2013年这些作家画像便以“张看”的专栏形式在《名作欣赏》发表。读者们的热烈反馈真是出乎意料,于我,那是寒冬夜行时遇到的最暖心鼓励。 四 这些年来,我着迷于茫茫文字之海中的相遇。于我而言,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寻找,都是一次辨认。——漫长旅途,如果运气够好,会遇到同路人的。那就有如荒原游荡后的久别重逢。当我们终于照见似曾相识的面容,听到久远而熟悉的言语,触到频率相近的心跳……真是再开心不过。也许就是一秒、一瞬,但已足够。 《持微火者》下部关于十二位当代新锐作家的创作。周晓枫文本里那颗“起义的灵魂”;陈希我的“非常态”写作;魏微小说中的异乡感;廖一梅写在“生活之上”的剧作;冯唐如何用写作与时光博弈;鲁敏对暗疾之景的探取;徐则臣对人心最深最暗处的推进;张楚关于小城人民内心生活的讲述;曹寇关于生活本身常态与意外的理解;葛亮笔端“隐没的深情”;郑小琼诗歌中嚎叫的力量;纳兰妙殊文字中的一往情深……当我写下这些作家名字,我能清晰记起他们曾经带给我的惊异。 我看重并珍惜我遇到的每一位当代作家(并不只是这二十五位)。他们常常促使我点燃内心,反躬自省。因而,《持微火者》不仅仅是关于作家面影的勾描,也是我个人阅读生活的“结绳纪事”。多年过去,我已视文学批评为自我教养、自我完善的重要方式。 特别感谢我的责任编辑徐晨亮先生的耐心,2013年他和我约定出版这一系列文字的随笔集,以推动当代文学作品的普及。一等就是三年,直至我完成下半部分,十二位新锐作家的勾描。毕竟,因为有了他们,关于这个时代“持微火者”的意象才更为完整。当然,非常遗憾的是,一些我深为喜欢的作家论未能按时完成。好在,这种随笔式评论我会一直写下去。 五 《持微火者》中,一个一个作家面孔在我眼前闪过,那是美好的文学此刻;当二十五个人的面孔排列在一起,那是当代文学瞬间与瞬间的连接,片刻与片刻的交汇。而之所以以“持微火者”作书名,缘于我对写作的理解。在我眼里,每一位作家手里都有个神奇的火把,它吸引读者一起闯进晦暗之地。最初,读者往往被那些最耀眼的火把吸引,但慢慢地,我们会发现它的刺目。我更喜欢微火,这是我的个人趣味使然。微火的姿态是恰切的,它的光线也更适宜。读者有机会观察被微光反射的作家面容,注意到他的脸上有隐隐不安划过。 是的,《持微火者》是我渴望成为普通读者的开始。——我提醒自己不以“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专业读者自居;我提醒自己与批评家自身的虚荣、教条与刻板搏斗;我尝试放弃论文体和“学术腔”而使用随笔体和“人的声音”……将我们时代生活中属于文学的“微火”聚拢,我渴望它们成为一种心灵之光:在这个光亮面前,我希望与读者一起感受文学本身的美;我希望和读者一起勾画有血有肉、有呼吸的文学图景,辨认此时此刻作为人的自我、认清作为人的自身。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六 突然想到很多年前的夜晚,在一个乡下的旅游景点。繁星点缀的天空,冲天的焰火,满山遍野的欢呼声。节目结束后我选择另一条路下山。就是在那里,我看到了微暗的火把。它们在不远处的角落,星星般跃动,借助那些微暗之火,我看到新鲜的树林、草丛、花朵、山石以及斑驳的暗影。那是我白天未曾见到、夜晚也从未留意过的场景。 我固执地认为,与璀璨火光有关的欢呼属于每一个人,而角落里微光带来的惊奇则属于我自己。我迷恋微火,更迷恋被微火照亮的山色。 载于2016年5月16日《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