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民族国家,族群身份的多元性、民族组成结构的复杂性、民族与国家边界的非对称性,使得妥善处理好民族与民族之间、民族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成为重要难题。从过去处理民族与国家关系的国际经验来看,大致有三种主要的方式:第一,国家通过推动强硬的民族政策以提高某一主体民族的意识,通过鼓吹该民族的文化价值来维持民族之间关系。第二,运用分化、压制甚至消除其他弱小民族的认同感,进而达到大致单一的民族与国家认同。第三,在移民国家中通过推动公民意识,弱化民族概念来增进国家认同。总之,不管是哪种政策,客观上都背离了民族平等、多元以及人权保障的基本法理依据,对多民族国家认同的建设有害无益。厘清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的关系,对于促进二者的整合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既相互博弈,又互为依存 伴随着民族与国家的发展过程,二者之间常会产生认同的博弈:民族认同以其多元的、复杂的、自成系统的文化性,侵蚀着族群的国家认同;而国家又往往以单一的认同模式倒逼着公民对各自族群认同的压制。换言之,在民族形成以后,作为一种能够与国家抗衡的社会力量,其与国家所形成的特殊二元关系,最根本的焦点还在于民族是否对国家产生认同,而这种认同的过程便预设了民族与国家存在结构性冲突的前提。 民族与国家尽管有此冲突,但二者之间却又互为依存。民族蕴含着国家长治久安的文化动力,并以这种文化底蕴推动着族内认同,进而推动民族身份向公民身份的转换——没有普遍的民族认同,就没有所谓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认同;只有各族群认同而没有政治社会化之下的普遍的国家认同,民族之间的融合就缺乏政治的纽带,从而文化的差异、族群的冲突就会导致国家的动乱。因此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两者并存于一体,都是现代民族国家认同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作为公民国家认同的双元互补结构,二者的互动共同组成了公民的国家认同。 从合作博弈的角度来看,一方面,民族须为国家提供心智与心力的支持,才能推动国家走向繁荣;另一方面,民族国家通过为各族群科学分配政治资源,进而激发民族活力,使各民族能够聚合成稳定、和谐的族际共同体。但这种博弈的前提条件是,必须既要尊重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以文化建设推动政治认同,又必须强调国家认同的普遍性与纽带作用。可以说,文化认同是族群与国家认同的桥梁。在单一民族国家中,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族群认同交叠在一起;在多民族国家中,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族群认同部分重叠。要通过文化这一媒介,达成国家与族群认同之间的有机统一,其最为直接的方式便是促进族际政治的整合。通过族际的整合,不仅可以抑制政治分离、保持族群间的良性政治互动,而且可以为民族国家的合法性提供稳固的文化底蕴与政治保障,进而确保民族国家的统一与稳定。 国家认同是核心,维护各民族利益是根本 在多民族国家中,要保证各民族和谐共处,民族与国家之间达成有机统一,则民族认同的价值位阶不能高于国家认同,国家认同必须统合多民族的族群认同。以我国为例,国家认同建构的最大难题,在于民族的多样性以及由此产生的多元民族认同。一方面,国家认同深受复杂的多元民族文化认同的影响,另一方面,各民族认同基于来自国家政治话语的影响而变得更加复杂。我国历史上的封建统治者尽管借助多元一体的羁縻手段,将各个民族统合为国家政治共同体,但是却从未能成功地将其组合成统一的民族共同体。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国家便调整了民族政策,以寻求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重叠内容。一方面,充分肯定了民族认同的重要性。民族认同是对本民族文化与精神的赞美、肯定以及爱护,表现为民族成员对其所属民族的情感依附、心理归属甚至政治效忠。正是因为具有这些特征,民族认同会因为族际文化的多元性而千差万别,民族认同的包容度是由民族意识的强弱度与民族文化的开放度决定的。如果不能寻求民族在文化与文明中的连接点,民族就如同一盘散沙,民族意识就会分化,而民族认同就有可能与国家认同产生强烈的矛盾甚至导致流血、战争冲突。另一方面,着力于在民族认同之上构建起具有强烈责任意识、主人翁意识、政治忠诚以及爱国情怀的国家认同。国家认同是国家主体建构的核心,它的强弱直接关系着国家能否统一、民族内部能否和谐相处以及边疆是否安全。对于我国而言,这种重要性更加不言而喻。它既是国家稳定、统一的心理基础,也是消除民族分裂的根本条件,是考察国家安全与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指标。 要整合两种认同,必须要从一个国家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尊重各个民族之间的根本利益。对于民族成员来说,应当充分尊重、培养民族意识与民族感情,以及由民族感情升华而来的自强、自尊、自信等精神。充分发挥民族认同对民族发展的正面效应,在处理民族关系时,应当遵循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意识,尽可能将国家政策向相对欠发达的民族地区倾斜,尽量维护每个民族的正当利益,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进行扶持,尽力缩小各民族之间的差距。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