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文艺 > 民族文艺 > 声音 >

展现赫哲族新生活,给后代留下宝贵资料杨光海:我与民族志电影


    1
    1963年,拍完纪录片《鄂伦春族》的全部素材后,为了给下一部纪录片《赫哲族》的拍摄做准备,我在返京途中绕道去了哈尔滨,并找到了黑龙江省民委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的同志。组里的刘忠波接待了我,他是研究赫哲族社会历史的专家。我请他编写拍摄提纲,他愉快地答应了。
    为了拍摄纪录片《赫哲族》,我不仅翻阅了有关赫哲族的社会经济调查报告,还阅读了老一辈民族学家凌纯声撰写的相关著作。我被赫哲族的渔猎文化、独特的生活方式以及他们美丽富饶的家乡所吸引,满怀激情地想为赫哲族拍一部好片子,但是这一愿望当时却没能实现。1964年,我和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的几十位同志接到参加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四清”运动)的通知,拍摄纪录片《赫哲族》(后更名为《赫哲族的渔猎生活》)的任务交由厂里的另一名同志杨俊雄承担。我与这项工作失之交臂,深感遗憾。
    光阴似箭,1977年我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工作,在电影摄制组专门拍摄少数民族社会科学历史纪录片。刘忠波也在所里工作,我们在一起交流时,他喜欢讲赫哲族的生活趣事,这令我对一窥赫哲族社会风貌充满向往。
    1983年4月,中国社科院民族研究所、北京自然博物馆、黑龙江省民委计划联合举办“赫哲族的渔猎生活展览”,展出文物、图片,摄制《今日赫哲族》彩色影片。其中,搜集文物、拍摄图片、摄制《今日赫哲族》的任务落到中国社科院民族研究所头上。所里派刘忠波、蒋新华和我前往黑龙江省赫哲族聚居地开展工作。刘忠波患有癌症,曾动过手术,但他不惧困难,主动要求参加这项工作,其敬业精神令人感动。
    2
    4月末的黑龙江,天气还很冷,在同江县(今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渔村,人们依旧烧着火炕入睡。“五一”过后没几天,冰冻了一冬的河面隆隆作响,巨大的冰块顺流而下。赫哲渔村的春天来了,《今日赫哲族》的拍摄工作也由此开始了。
    赫哲族是我国人口较少、有着悠久历史而又勇敢坚强的民族,聚居在松花江、同江、乌苏里江沿岸。这里有纵横交错的河流、星罗棋布的湖泊,也有茂密的森林,是被誉为“棒打獐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的富饶之地。渔猎生产是赫哲族经济生活的主要来源,也是影片的拍摄重点。
    一年之中,当地有春汛和秋汛两个捕鱼旺季。当时正值春汛捕鱼期,我跟随赫哲族渔民乘船到了捕鱼现场,拍摄了他们用各种方法捕鱼的场面。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赫哲人熟悉了各种鱼类的习性,积累了丰富的捕鱼经验,创造了许多捕鱼工具和捕鱼方法,这些在影片中都有所反映。更让人高兴的是,我还拍到了他们捕获一条上百斤的大鳇鱼的场面。
    完成了在街津口赫哲渔村的拍摄工作后,我带着设备搭乘某部队的巡逻快艇前往八岔赫哲渔村。据说,那里的水产资源更丰富,渔民捕到的鱼最多,而且水产公司在当地设有收购点和渔产品加工点。
    在八岔渔村,老人们和我聊起了往事:过去,赫哲人长年累月地辛勤劳动,然而旧社会沉重的赋税加之奸商的掠夺,使赫哲人的生活处于朝不保夕的境地。人们知道鳇鱼骨和鱼筋味道鲜美,自己却不敢享用,因为那是要进贡给皇帝的珍品。“九一八”事变以后,赫哲族人民和其他各族人民一样,惨遭日本侵略者的奴役。日寇不仅掠夺渔猎产品,还把赫哲人押解到远离江河的深山野林中,许多人被冻死、饿死。赫哲族人口因此急剧下降,整个民族濒临灭亡。
    新中国成立后,苦难的岁月就像江水一去不复返了。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赫哲人发挥渔业生产专长,办起了渔场、鱼粉厂、渔具修配厂、皮革厂等,农业生产也迅速发展。现在的赫哲渔村有了卫生院、学校、文化室,人们的生活蒸蒸日上。
    当地的村民还拿出一张照片,那是新中国成立10周年时,毛泽东、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全国少数民族观礼团时,与赫哲族代表张淑珍的合影。那是一张珍贵的照片,它反映了党中央对赫哲族的关怀,而这种深切的关怀是鼓舞赫哲人建设美丽家园的强大动力。我当即用摄影机把这一刻记录下来。
    之后的秋汛捕鱼期,我来到饶河县四排赫哲渔村,拍摄赫哲族渔民划着小船在乌苏里江捕鱼的情景。
    每年白露过后,大马哈鱼从东海游到乌苏里江、黑龙江支流产卵,渔民就在这时捕捞它。对渔民来说,一年收成的丰欠取决于捕捞大马哈鱼数量的多少。因此,在这一个月的汛期里,渔民们既紧张又劳累,不论白天黑夜、刮风下雨,一刻也不敢停歇。赫哲人捕大马哈鱼,主要靠拉网和快钩。捕到的大马哈鱼小的有几十斤,大的有几百斤。捕鱼较多的时候,一般都在现场加工,晾晒鱼干。亮晶晶的大马哈鱼鱼籽营养丰富,不仅可以鲜吃,也可以晾干以备冬天食用。
    在四排赫哲渔村,过去不习惯农业生产的赫哲人也开始用拖拉机、播种机进行生产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赫哲村民的购买力也提高了。人们告别了地窨子,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居。在一家普通的赫哲人家中,我看见炕头上摆放着红漆衣柜,屋里摆放着大衣柜、洗衣机、电视机、大座钟、沙发、茶几等家具家电,人们的生活不断向现代化迈进。
    3
    赫哲族文化多姿多彩,衣食住行等方面很有特点,具有很高的人类学研究价值。这部分内容是“赫哲族的渔猎生活展览”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我通过镜头作了细致地表现。比如,赫哲族鱼皮衣、乌拉鞋、狍皮衣、桦皮帽的制作工艺,赫哲族名菜“杀生鱼”的制作方法、赫哲族传统民居地窨子、昂库(窝棚)的形态,以及狗拉雪橇、滑雪板等冬季交通工具等。
    在一户赫哲族人家里,我们见到了他家祖传的赫哲族鱼皮衣帽。他们家里有位年轻姑娘,我们请这位姑娘穿戴起这套服饰,并多角度地进行拍摄。这身衣服古老而罕见,制作精良,上面绣着各种花纹图案,与赫哲族姑娘的笑脸相映生辉,为影片增添了光彩。
    1984年2月,“赫哲族的渔猎生活展览”在北京自然博物馆正式展出,《赫哲族的渔猎生活》、《今日赫哲族》两部影片同时在展厅放映。《赫哲族的渔猎生活》是赫哲族的第一部影片,生动形象地记录了赫哲族传统社会的面貌;《今日赫哲族》反映的是赫哲族的新生活、新风貌。光影的变换,折射出的是一个古老民族走向新时代的蓬勃生机。2014年,在有关单位的帮助下,我把这两部影片的拍摄提纲、解说词等文字资料以及大量图片编成《赫哲族的渔猎生活》一书,交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希望能给后代留下难得的资料。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