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的语言文字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5:11:01 中华五千年 佚名 参加讨论
羌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可分为南北两大方言。南部方言通行于茂县的沙坝、较场、凤仪、土门区,注川县的藏州、绵虒区,理县的通化、薛城区,松潘县的镇江区,北川县的坝底、小坝区。北部方言通过于茂县的赤不苏区和黑水县的大部分地区。南部方言又分为大歧山、桃坪、龙溪、绵乕和黑虎五个土语。北部方言为芦花、茨木林、麻窝、维古、雅都五个土语。羌语方言、土语内部差别较大,但南、北两个方言的基本词汇相同,虽在语音上有所差别,却有严格的语音对应关系。 现在,南部方言地区通用羌汉两种语言,在公路沿线,除了老年人、壮年人还能说羌语外,青少年中会讲羌语的的已日渐减少。北部方言地区和偏僻山区,羌语还广泛使用。 岷江上游地区羌族因与汉族人民的长期交往,他们很早就用汉文记事,至今仍通用汉文。但是羌族历史上曾有过文字。 早在远古的时期,羌人就曾有过文字创造。一些古文字学者研究认为,发现于黄河流域上游地区刻画符号是中国文字的源头之一。这种刻画符号在西安半坡和临潼姜寨,以及青海柳弯、甘肃马厂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中都有发现。并认为有些刻在后来的甲骨文和金文中还能找到,大体可以释读。一些彝学专家认为,许多刻符均能用古彝文释读,它与古彝文有直接渊源关系。是一种以表音为特征的音节文字。 古代羌人在寻找不受时空限制的交际手段中,还创造和使用过西夏文字。因而,羌族文化史的发展,离不开对羌族语言和古代使用过的西夏文字研究。 西夏文字是根据西夏语(据许多专家研究论证,党项羌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的本质特点而创制的,自称"蕃文"或"蕃书",属表意文字类型。有六千余字,分篆书、楷书、行书、草书几种字体。字体构造规律,有单纯字和合成字两类。其中又以会意合成和音意合成字最多,占西夏文字总量的80%左右。省形和省声现象比较普遍,极少象形字和指事字。西夏文字在不太长的时间里被制定出来,既是党项羌民族富于智慧的表现,同时也为西夏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开辟了新纪元。此后,西夏文书告示,一律用新文字书写。《西夏书事》卷十二载:"元昊既制蕃书,尊为国字,凡国中艺文浩牒尽易蕃书。"并特设"蕃学院",以培养西夏文人才。从保存至今的西夏文文献看,不仅种类繁多,且内容十分丰富。有各种官私应用文书;有学术价值很高的法律、历史、文学、医学等方面的著作:有多种类型的字典、辞书;有一大批译自汉文的儒学经典和兵书要籍;有更多的佛经……等等。反映出西夏的文化事业已相当发达。丰富多采的代表羌人文化的西夏文文献已成为中华民族文献宝库中一份重要的遗产。 今天,为整理民族文化遗产,发展羌族教育文化事业,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已创制出羌族新文字,正在试点和推广中。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