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价值的方言土语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5:11:54 网络 佚名 参加讨论
大冷天的外面也呆不住,假期在家猫着干点啥呢?除了吃点、喝点,恶补一下平日错过的热门影视节目大概可以作为一个选项。听说最近北京电视台播放的一个叫《全家福》的电视剧略有些人气,说的是生活在北京胡同里的几家人几十年间发生的故事,建议借假期了解一下。这剧有啥特别呢?且不说剧情如何,它至少有个鲜明特点,角色均操着一口地道的京片子,台词也有着鲜明的年代特点,虽然基本上没有特别生僻的用法,但如果不是打小在北京长大的,也未必搞得懂其中很多词语的意思。有趣的是,从网友的议论来看,正是这些具有浓烈北京特色和时代特征的表达,不仅让北京人倍感亲切,也让很多京外人士特别感兴趣。 学习了解方言土语,是深入了解一个地方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的重要途径。也许在语言学家看来,京片子还是应该被称作北京方言或北京俚语才算正式文雅,但我总觉得“土话”一词特别准确。这个“土”字指出了它源自基层的特质,天生地带有草根气质,生动形象,描摹准确,常常让人感叹劳动人民是天生的语言大师。作为一个曾在北京胡同里生活过的移民二代,敢说大部分的北京土话是难不倒我的。但凡事总有例外。记得前几年我卖旧车时跟一个在南城车市里混的小京油子学了个词——暄份儿。当时我俩之间的对话是这样的——我:最近忙不忙?他:不忙,都没什么暄份儿。我:???……这个咋听让人有点懵的句子,用普通话翻译一下其实就是:不忙,赚不着钱。南城小子说这是北京土话,也是他们的行话。 这是我头一次听说带儿化音的“暄份”一词。回家之后我认真查了查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的《北京方言词典》,没找到这条目。这俩字的写法和解释都是我自己琢磨出来的,自认为还比较靠谱。将两个字分开解释,先说“暄”,举两个例句就明白了,例句一:这馒头蒸得真暄。意思是很松软、内部结构间隙很大。例句二:这孩子看着挺胖,身上的肉太暄了。意思是孩子身体不够结实,是虚胖。“份”字,表示空间、额度、量。俩字合起来就是油水、利润、赚头的意思。 很多北京土话其实都是历史上某个时代的流行语言,记录了当时人们的交流沟通方式,也留下很多文化交汇的印迹,比如猫腻儿,指黑幕、私下交易、阴谋之类的意思,据说来源于波斯语“内情”。有些词汇则代表了曾经存在过的文明,比如:猫眼儿(有凸透镜的车灯,安在人力车、马车上)、拐子(装在留声机上的摇臂)、和尚头(汽车球头拉杆)等等。还有一些词汇在不同的时代有着截然不同的含意,比如现在大家常常提到的一个词“圈子”,在上世纪70年代的北京市井黑话中是指“女流氓”。 从某些方言土语的分布情况,还可以寻到文化传播的足迹,比如“各色”或“格色”、“格涩”(gese)一词,在北方和南方都有,读音有所不同,但意思都是特殊、古怪、别扭、怪癖等,反正都不是夸人的好词。据说这词来自满语,大约就是随着满人逐步统治全中国之后开始从北到南流行开来的。 很多北京土话在以前的电脑字库里根本找不到,现在情况要好些了,比如用谷歌拼音输入法可以打出“擖嗤”二字,用微软拼音就打不出来。擖念ka,一声,第二个字读chi,轻声。这个词是个极有质感的词,也是一个不会让人产生舒适感的词,它最主要的意思有两个,一是指用刮的方式去除器物表面的污渍,“把锅底的锈擖嗤擖嗤”;第二个用法非常“无间道”,“昨儿,张三把李四擖嗤了”,用现在的黑道语言就是“昨天张三把李四给做了!”无论哪种用法,你似乎都能听到某种相当刺耳的声音。但即便是强大的谷歌拼音也有打不出来的字,比如:牐架,意思是打群架,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北京的混混语言,现在有反映那个时期的电视剧,字幕把这两个字打成“碴架”,也许是因为电脑打不出那个正确的字,也有可能根本就不知道正确的字是哪个。 随着人口流动性加大以及互联网的普及,使得文化的交汇进入一个加速阶段,如今的网络流行热词冲破了地理上的隔阂,带来沟通的便利,也带来方言土语的日渐式微,很多带有传统地域特征或鲜明时代印记的词汇正渐渐湮没在历史的烟尘中,只有一部分依靠人际传播流传下来。如果没有人收集、整理、研究,这些历史的记录最终可能会彻底消失。不但是北京土话,其他地方的土话大概也都正在经历这样的遭遇。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需要各个地方版本的《全家福》来延续方言土语的血脉。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方言是民族的文化财富 濒临消亡需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