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汉字形体演变中的类偏旁(6)
http://www.newdu.com 2025/01/07 11:01:27 《语文研究》 陈春雷 黄德宽 参加讨论
三、类偏旁形成的原因与机制 1 类偏旁形成的原因 综观类偏旁形成的过程,可以清楚地看到汉字的形体演变是类偏旁不断涌现的基本原因,这其中既有客观因素的作用,也有主观力量的影响。下面就从主客观两方面来探讨类偏旁形成的原因。 1.1 客观原因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体系,以书面形式存在,其外部形态和书写风格上的总体特征——字体⑧——的演变,必然会受到书写工具、承载材料和书写方式方法等因素的影响,如在龟甲、石材等坚硬的书写材料上用刀具刻写,与在竹简、缯帛上用软笔书写,产生的文字形体必然有明显不同的风格和特征。现代考古学的发展,使大批甲骨文、金文、战国秦汉简帛文字材料重现于世,这些材料更加真实地反映出了书写工具、承载材料和书写方式的变化对汉字形体的影响。汉字形体从殷商以来持续而缓慢地发生着变化,经过漫长的演变过程,汉字的象形性不断减弱,符号性逐渐增强,这使汉字对以形表意记音的依赖性也逐渐减弱,并为构形理据的突破准备了客观条件与推动力。由于构形理据的突破是类偏旁化的关键,所以我们将上述原因引起的字体演变称作类偏旁形成的客观原因。 类偏旁化是在汉字形体演变过程中发生的一种现象。在殷商时期,以甲骨文为代表的商代文字形态风格相对较为稳定,因字体演变而导致的类偏旁化并不明显。这个时期有甲骨文和金文两种几乎并行的字体,由于书写工具、承载材料和书写方式方法的差异,两种字体都形成了各自的形态风格,裘锡圭先生认为金文“大体上可以看作当时的正体字”,而甲骨文是“一种比较特殊的俗体字”。[7]48这两种字体各自的发展演变,并未导致显著的类偏旁化,不过,只要形体在演变,构形理据被突破,就有可能产生类偏旁。如“寅”字,早期甲骨文与“矢”同形,晚期加“口”形后分化,以别于表示兵器的“矢”,在商代金文中“口”形被分解为左右两个掌心相对的“手”形,构形理据被突破,两个“手”形并不具备偏旁构形功能,因而实为类偏旁。 到了西周时期,金文成为主要字体,这一时期汉字“形体演变的主要趋势是线条化、平直化”,(9)[7]51这种变化使汉字形体的符号化程度大大提高,并导致了形体笔画形态与组合连接方式的调整,进而较大幅度地增加了形体变异的概率,造成了某些形体演变较明显的类偏旁化。如“奔”字所从的三“止”,由于曲笔线条被拉直,讹成了三个“屮”,与构形原意不符,因而变成了类偏旁。再如“厷”字原是一个指事字,西周时附着在字形上的半圈形指事符号两端连接,变成了一个看上去像一个偏旁的独立圆圈,但由于这个变化与早期构形不一致,所以独立出来的圆圈不是偏旁,而是一个类偏旁。“春秋时期字体的发展变化,延续了西周金文以来线条化、平直化的主要趋势”,[4]254尽管后来各地区金文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但“主要表现在书写风格上,字形构造大体上还是相似的”。[7]52此外,这一时期汉字的另一重要形态——石刻文字——的写法与西周文字也基本保持了一致。所以,春秋时期因字体演变而造成的类偏旁化大体上可以看作西周时期因字体演变所致类偏旁化的承续。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