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学对西方哲学的贡献(9)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11:11:58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 王天翼 王寅 参加讨论
(七)认知过程:物质如何决定精神 20世纪的语言学曾经历了三场主要革命:索绪尔的结构主义革命、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革命,以及雷可夫、兰艾克、泰勒等的CL革命,它们分别围绕语言、心智(认知)、现实这三要素采取了不同的立场,经历了一个渐进式的发展过程。 索氏仅关注语言内部系统,实施“关门打语言”之策略。乔氏倡导从心智角度解释语言成因,增添了心智要素(权且视其为认知),重点研究它与语言之间的关系,但乔氏将心智和语言都视为“天赋性”。CL针锋相对地提出“体认性”概念,认为这两者都是来自于生活体验和人之认识,将唯物观和辩证法重新引入到语言学研究之中。现实认知是CL的核心原则。王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了认知过程[9]171,现图示如下: 根据心理学可知,人们主要是通过“感觉+知觉”途径来感知外部空间及对象,然后在心智中逐步形成抽象的“表象”能力,当事物不在场时人也能谈论它(动物似乎不行)。雷可夫又将康德的“图式”与其结合起来,提出了“意象图式”(image schema)[44],人类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范畴和概念。 “范畴”主要属于哲学,“概念、命题、判断、推理”主要属于逻辑学,雷可夫将这两个学科与语言学紧密结合起来,且结合隐喻和转喻,建立了“认知模型”(cognitive model, CM)和“理想化认知模型”(idealized cognitive model, ICM),据此形成原型,再在此基础上进行范畴化和概念化运作,就有了范畴,同时产生概念和意义(此处可忽略概念与意义之差异),人们再用语言符号将其“揿住”(pindown),就形成了语言,从此概念就被固定了下来。 雷可夫认为“原型范畴”可用四种ICM 来描写(意象图式原则、隐喻原则、转喻原则、概念原则),从而进一步深化了维特根斯坦的原型范畴论,为批判索绪尔和乔姆斯基的客观主义语言理论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武器,更为合理地解释词义和句义,也为语言哲学中的意义研究提供了崭新视角[9]171[34]。唯物主义者虽提出物质决定精神的基本原则,但未能详述物质是如何决定精神的过程,或许,CL在图5中所展示的认知过程正可对其做出补充。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