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文艺 > 民族文艺 > 评论 >

铁依甫江诗歌中的抗美援朝题材创作


    关键词:抗美援朝
    
    铁依甫江·艾里耶夫(1930—1989)是当代维吾尔族著名诗人,在我国少数民族文学界占有重要地位。他的诗歌内容丰富、艺术精湛,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
    铁依甫江有着广阔的创作视野,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建设等一系列重大事件和重要历史进程,以及人民群众不断努力奋斗的实践,都在他的诗歌作品中得到很好的呈现。歌颂中国共产党,歌颂祖国,歌颂人民解放军,歌颂民族团结,表达对祖国未来的信心,一直是其诗歌的核心内容。这体现了诗人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赤胆忠心和高度责任感。
    本文着重探讨的是铁依甫江诗歌中的抗美援朝题材作品。朝鲜战争爆发后,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共中央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到达朝鲜。自此,揭开了抗美援朝战争序幕。铁依甫江1953年10月至年底参加了中国人民第三次赴朝鲜慰问团,到达朝鲜。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他创作了长诗《乌古尼沙汗》《尼格尔苏里达特的信》,以及《我正向着朝鲜出发》《和平之歌》《当我看见山》《友谊之歌》《向英雄们的祖国致敬》《我们经常想念着你们》等短诗,歌颂中朝人民之间的友谊,反对霸权主义,表达了同心同德、众志成城的决心。1956年4月,作家出版社出版了铁依甫江的抗美援朝题材诗集《和平之歌》。诗集前言写到:“这部《和平之歌》,其中大部分的作品,是他赴朝前后的亲身感受和耳闻目睹的可歌可泣的故事。这些诗篇,写出了他对‘最可爱的人’和英雄的朝鲜人民的敬爱。”
    诗人在朝鲜写的《友谊之歌》中写到,中朝人民是唇齿相依的好兄弟,是同甘共苦、肝胆相照的好战友。诗云:“人生的愉快——/是真挚的友爱;/友谊的花朵,/冬夏开不败。/山上松树在生长,/园里杜鹃在歌唱。/同心相连的友人/敌人怎么能隔开。”
    朝鲜人民的生活在帝国主义的侵略之下遭到残酷破坏,《和平之歌》中写道:“我亲眼看到了朝鲜,/同情的火焰燃烧在我的心坎。/你呵,‘清晨之国’的美妙河山,/今天都被战火烧成焦土和荒原。/在狂暴的弹雨里失措的母亲们,/在山上,以穴洞代替家园。/她们万分仇恨地咒诅战争,/以绞人的悲痛回想着昨天。”当然,诗作中也表达了包括中朝人民在内的全世界人民反抗帝国主义的强大意志和热爱和平、保卫和平、追求和平的愿望:“面临死亡的残暴的帝国主义,/为了延长命运,妄想破坏和平。/人们有力量保卫世界,/人们有力量拯救生命。”诗人1953年11月25日创作的作品《当我看见山》,表达出侵略者的后果必然是失败、霸权主义行径决不能得逞、朝鲜人民最终必取得胜利的决心:“啊!有着大山般心胆的朝鲜人民,/我为你感到的光荣,/就是写下千百篇长诗也写不尽;/你永远会健壮年轻,/只有那从白宫袭来的寒冷将要绝根。”
    长诗《乌古尼沙汗》于1953年12月21日在朝鲜完成。在这首关于英雄的长诗中,作者尽可能地贴近真实生活中的英雄,让真实的人物和故事具有了感动读者的力量。诗中叙述了志愿军战士小陈的真实而动人的故事。报纸上刊登了这样一则消息:新疆一位100多岁的维吾尔族老大娘去麦田拾麦穗作礼物来慰问志愿军战士们,并说,“一颗小麦是一颗子弹”。这个消息给广大志愿军战士们带来了很大的鼓舞。小陈在战场上听到这个消息后,激起无与伦比的勇气,在激烈的巷战中消灭了16个敌人。后来,小陈受了伤,在医院接受治疗时,从报纸上看到乌古尼沙汗大娘逝世的消息,立即找医生要求再次上前线。诗中写道:“乌古尼沙汗大娘的名字,/永远激励着我的心;/在战斗中鼓舞着我的战友们的,/就是这个值得尊敬的母亲。/她那火一般的感情,/在战斗里把我教育。/当我看到胸前的奖章时,/我不由得把她想起。”这里所展现的就是根植于祖国各族人民心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各民族千百年来传承的同仇敌忾的爱国主义精神。
    《尼格尔苏里达特的信》(有的译为《黑人士兵给妈妈写的信》)写于1953年1月,也就是诗人前往朝鲜之前写的。该长诗在《新疆文艺》1953年第4期发表。这是铁依甫江抗美援朝题材创作的另一个重要诗篇。诗人通过想象的方式建构起叙事,诗中描写了一位黑人士兵被迫参军来到朝鲜,随后认识到了这场战争的错误,渴望从前线返回家乡。黑人士兵将自己在战场的所见所闻,以及对帝国主义的斥责,通过一封写给母亲的信来表达。诗中这样写到:“朝鲜是属于朝鲜人民。/他们的斗争是正义的,/因为他们追求和平,/他们的言语是正确的……”诗作表达了那些珍爱和平、捍卫和平者的真实心声。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