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文艺 > 民族文艺 > 评论 >

声音与希望


    关键词:美好小康 中国作家
    2020“中国一日·美好小康——中国作家在行动”全国作家联动大型主题文学实践活动来到宁夏闽宁镇,和我们一起回溯侯健飞教授创作长篇报告文学《石竹花开——闽宁镇的春天》的心路历程。在这一特殊时刻,我们还是跟随侯健飞教授的脚步,品读报告文学中的文字,慢慢走进“闽宁镇的春天”,看那一朵又一朵的石竹花在风沙中盛开,在严寒里坚韧地生长。
    报告文学的重要特质之一是用新闻的真实性原则记录时代的脉动,侯健飞的报告文学就是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扶贫的足迹,采访并记录宁夏闽宁镇精准扶贫中发生的故事。中国报告文学史上第一座里程碑是夏衍的《包身工》,其的精妙之处就是按时间顺序选取了生活中的三个场景,真实地描绘了“包身工”的苦难并辅以评论。近一个世纪过去了,报告文学的创作发生了很多改变,但“讲好中国故事”的内涵没有变。为了“讲好中国故事”,作家先后多次深入闽宁镇的生活,进行采访。最终用他独特的视角与叙述选取了一系列宁夏闽宁镇移民文化中的女性,抓住每位女性精神特征的“闪光点”,塑造了如同“石竹花”一样坚韧并具有顽强生命力的女性群像。
    作家侯健飞将扶贫攻坚的主角交给了女性,讲述了20位“石竹花开”的女性故事,她们是母亲,是妻子,是女儿,她们是生活在闽宁镇的每一个人。这次回溯创作的实践活动让我们有幸见到了作家笔下这些真实存在的人物。当作家、读者、作品中的主人公汇聚一堂时,我感受到了报告文学俯贴大地的魅力。我们看到了作家笔下快70岁的非遗传承人刘亚明老师,她雷厉风行、开朗乐观,我想这样一个人物一定就是作家写的那个带领闽宁镇女工用技能“扶贫”并教会她们研究、发扬、传播古老民间记忆“扶智”的主角。会议结束后,刘老师用她的行动验证了我的推断,她冲到我面前与我攀谈,满心都是为了她的那些弟子的教育问题,这不就是侯健飞笔下的那位无私、坚强的女性吗?当我在读到宁夏泾源县黑眼湾的女孩从那个贫穷、闭塞、落后的小山村走出来的故事时,作家用他细致入微的观察描绘了马慧娟的手,那双被同村姐妹羡慕的神奇的手,还有马慧娟左手中指关节的细节描写,那是因为生存窘迫未及时得到救治的后果。见到马慧娟时,我立刻带着愧疚与好奇的心理选择与马慧娟握手,并仔细看了看她的左手中指。我想只有真正走进这些采访者生活的作家,才能聆听到她们的心声,让我们慢慢从作品中看到那些淳朴的人性,记住没有粉饰与雕琢、静静成长的人物形象。
    一部好的报告文学不仅需要写好人物,还应该安排好结构。作家侯健飞不仅关注女性个体的心灵,且客观地书写人文背景中的女性,构建了一个具有宁夏闽宁镇地域特色、文化背景的叙述空间。各具特色的女性形象从年龄跨度上看,有老人(赵鸿的奶婆婆),有小学生喜七子;从职业领域上看,有女作家马慧娟,有非遗传承人刘亚明,有福建支教教师李丹,也有卖凉皮的马玉萍、麻辣烫小馆儿的帮工妹荞麦花,还有扶贫工作者段晶、林月婵等等。作家对人物身份的塑造,让我们渐渐勾勒出了宁夏的凉皮、馓子等美食,宁夏值得称赞的葡萄酒等产业和宁夏的编结文化等。同时作家又把国家义务教育、西海固生态移民政策、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扶贫生态融入每个女性故事中,农田里走出的一个个鲜活的具有生命力的女性形象蕴蓄的是中华民族勤劳刻苦、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是中国人为了精准扶贫而付出的努力,最终为我们立体地呈现了这片“干沙滩”变成“金沙滩”的闽宁镇的故事。
    结构的巧妙不仅需要从整部报告文学的篇章结构看,还需要从具体章节内的布局谋篇来看。作家侯健飞这部报告文学的叙事结构较为特殊,整体布局是由题注、序章和第一章《闽宁镇》为开端;后面的十八章单独成篇,每章讲述一个故事,除了第十章西邵小站中女性形象比较模糊,十七章里共塑造了20位各具特色的女性形象;结尾处以《后记》收尾,虽不在章节的结构体例里,但能够看到作者对于整部报告文学创作宗旨的总结和创作遗憾。报告文学的第十七章《闽宁镇的春天》是作家借用喜七子充满希望的人生来书写闽宁镇希望的一章,这充满力量的一章或许应该置于此部报告文学的最后一章,那么从体例上看,侯健飞教授就是很明确地给自己这部长篇报告文学画上最闪亮的句号,是如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的充满希望的闽宁镇。从具体章节内部的布局来看,结构的巧妙无处不在,首先是作家巧妙地运用采访对话、信件、歌词等应用文叙事,在第十八章《父亲的来信》中用书信的方式表达了三年驻村生活的扶贫书记禹洪亮的扶贫工作与对女儿的言传身教。在《写给自己的一封情书》这一章中,作者刻画出了奋斗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女性形象,并用段晶“写给自己的一封情书”的文稿形式完成叙事,可谓创新而独特。最巧妙的三章当属《寻找马燕》《有个女孩儿曾经来过》《梅花香自苦寒来》。《寻找马燕》中用两个马燕、两种人生命运来对比女性的自我认知与觉醒将改变人生,发出“扶贫”工作中最重要的是“扶志”与“扶智”的感叹。《有个女孩儿曾经来过》中作家用李丹和王巧林两位女性共同谱写了一曲丹顶鹤的故事。写了一位从福建自愿来宁夏支教的中学地理教师李丹,在她资助的孩子中有一个叫王巧琳的女生,李丹病逝后,被资助的宁夏学子王巧琳成了李丹母亲的干女儿。文中并未提到扶贫工作需要爱心的传递,但我们看到了她们的薪火相传,熠熠生辉。《梅花香自苦寒来》中的小冰是个独自承担起照顾瘫痪父亲的女孩,在叙述中作家始终运用寒梅与小冰两个视角转换、故事套故事的方式完成对比叙述,不仅看到倔强而顽强的小冰,也看到了与小冰母亲同龄的女性寒梅的生存境况,告诉读者人生是可以选择的。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这需要读者跟随作家的步伐走进他的作品,走进他眼中的闽宁镇。
    近年来,非虚构创作潮对报告文学的影响已在不断涌现的报告文学作品中呈现出来。非虚构创作促进了文体的交融与创新,推动了报告文学创作观念、创作手法的变革。作家侯健飞在此部报告文学的创作中用散文化的语言刻画人物性格,用生活化的对话还原生活场景,用发人深省的感叹反思“精准扶贫”的真正内涵。同时他也在叙述视角的应用上有所思考,时而用全知的视角讲述故事,时而又出现第一人称“我”,这个“我”不仅帮助全知视角完成故事的讲述,带领读者走入扶贫故事,交代贫困地区、扶贫故事情节等;而且这个第一人称“我”有时又会变成作者本人,表达作者自己对扶贫故事、扶贫人物的成长经历与心理活动的感受,并进行评价。在麻辣烫小馆儿的帮工者荞麦花的叙述中,作家“我”意识到荞麦花把他当亲人时,他与荞麦花保持联系,希望用他的绵薄之力对荞麦花启蒙启智。汉娜尚妃美容店老板李花是三个孩子的母亲,努力打拼开店养活家人,作者在篇尾处又无法忍住自己的情感,用充满关怀和无奈的语气期望李花这一胎是个男孩,也不露痕迹地揭露了生男孩在贫困地区人们心中根深蒂固的影响。可以说作家侯健飞正是通过这种“转换视角”的叙述告诉读者他对人类生存本质、伦理、道德的深入思索,并表达他对生命的终极人文关怀。
    短短的文字不能尽览整部报告文学的光亮,正如这部二十几万字的报告文学不能完全描绘宁夏闽宁镇脱贫攻坚的二十多年历程。但我希望“摘帽”工作已经完成的,有“苦瘠甲天下”之称的西海固地区“扶志扶智”工作,不断前行,这应该就是作家侯健飞教授此部报告文学传递给我们的声音,真正的时代之声。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