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观点·对话·访谈 >

世界华文媒体二百年(3)


    四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二战之前的100多年间,海外华文报刊被视为中国文化的对外延伸部分。华文报刊作为华侨的报刊,海外华文新闻史由此曾作为中国新闻史的一部分而存在。二战之后,各殖民地纷纷独立,华侨也加入所在国国籍,他们不再是华侨,而是所在国的公民。华文报刊也逐步蜕变为当地华侨华人族群的报刊,成为分别属于不同国别的新闻媒体,海外华文媒体已成为当地多元文化的组成部分。
    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各种原因,中国大陆对外移民基本停止,只有台湾和港澳地区的居民继续对外移民以及东南亚地区华侨华人的再移民。这个时期,海外华侨华人社会进入缓慢发展时期。在许多国家,华文媒体的读者人数不再增加,反而因岁月流逝而逐年减少。在这个大背景下,海外华文媒体的前景自然是逐步走向消亡。在20世纪70年代,海外华文媒体同行经常讨论的问题是,中文报刊还能办多少年,因为读者死一个少一个。这种趋势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实现改革开放之后实现逆转,由于中国对外移民潮的再度出现,海外华文媒体并未走向消亡,而是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到了21世纪初,这种趋势已成为共识。随着中国与世界的经济往来日益密切,中国作为强大经济体的崛起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世界各国共同发展,世界各国对华文媒体都采取宽容、支持的政策,甚至给予一定的经济扶持,华文媒体的发展进入良好的时代环境。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华文媒体的读者群在迅速扩大,华文媒体的前景已经由悲观转为乐观。但又由于信息传播技术的日新月异,全球范围内的传播模式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革,华文媒体也一样经历着这场变革,但仍可以乐观地认为,变革的是传播的形式,作为传播信息、传播文化的媒介,海外华文媒体将在变革中不断成长,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二百年间不应被淡忘的那些人
    世界华文媒体已走过200年的发展历程。200年岁月悠悠,多少历史烟云已经散去,但总有一些人的身影不会因岁月的流逝而被后人淡忘。
    一是许多革命家和文化大家曾参与海外办报活动
    史学家认为第一份资产阶级维新派和用来传播他们思想的报刊,是1874年在香港创刊的《循环日报》,也是中国报刊史上第一份以政论为主的报纸。该报主编王韬则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报刊政论作家,他在《循环日报》主持笔政有十年,在《循环日报》等报刊上发表的文章整理成《弢园文录外编》出版,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本报刊政论文集。近代史上著名的政论家郑观应大量政论文章也是由王韬推荐在《循环日报》上发表的,他在1893年出版的政论文集《盛世危言》影响很大,青年时代的毛泽东是这部政论文集的热情读者,曾在深夜灯光下读完这本书,得到很大启发。
    辛亥革命时期许多革命家都有在海外参与办报的经历。对他们来说,通过办报表达革命主张,唤起民众是促成革命成功的重要途径。对海外华文媒体来说,则是大大提升海外报刊的专业水平及其影响力。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