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观点·对话·访谈 >

外语教育不妨“抓小放大”


    读了5月18日《中国社会科学报》“语言学”版《重拾汉语的母语自信》一文,笔者深有感触。中国有近4亿外语(主要是英语)学习者(1亿成人、3亿学生),却少有人考虑是否有必要让这么多人去学外语。依笔者之见,这其中大部分人或许不用学外语。
    “学”是为了“致用”,而中国的外语教育则是学以不能致用的典型。对很多成年人来说,即使你的工作根本用不上或很少用外语,为了评职称,也必须把丢光的外语捡起来,把宝贵的时间耗费在攻读外语上,为此不仅挤占业余时间,甚至挤占宝贵的工作时间。而考试完后,又会一丢了之。
    更重要的是,外语对大学专业课的冲击也很严重。每年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之前一个月,学生为突击英语,逃课率达到高峰,在大学校园里出现了“浩浩荡荡”的逃课大军。
    实际上,以外语为职业或在工作中需经常用到外语的人比例不会太高,大多数人在工作、生活中很难用上外语,强迫大家将宝贵时间耗费在攻读外语上,既是对智力的无用消耗,也是对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
    我们的教育应该鼓励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更重要科目(如母语)与专业知识学习中去,而不是投向外语学习。在这一点上,我们不妨看看近邻日本的做法。
    与中国学生英语学习负担沉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本学生学英语的负担不重,压力不大,考核不是太严。有的日本大学采用学分制,只要学生在校期间修够规定的英语学分就算合格。也有的学校采用TOEIC考试的方法,针对在国际工作环境中使用英语交流的人的英语能力进行测评。考试的分数只代表应试者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没有及格与不及格之分,一般的学校规定学生需要达到400分,这个分数只相当于一个英语初学者的水平。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