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观点·对话·访谈 >

评论:语言文化何来高低贵贱之分?


    英汉两语都在走强
    英语成为当下世界通用语言,究其原因有很多,如历史上英国的殖民主义扩张与语言辐射历来是同步的;英美国家经济、科技实力猛进,由此生发的文化影响力不容小觑,几股力量将英语置于国际通用语言的地位;英美国家对国际事务的干预欲望和影响程度与英语的支配地位不无关联。
    还有一点值得关注,英语纵向继承英语民族主流文化,横向拓展其他族裔多元文化,它的生命张力源于其巨大的包容和巧妙的融合,英语涵盖的各种信息早已突破它的发源地。经过1500多年的演化,词汇爆破式递增,突破100万个,与包括中文在内的60多种语言结缘,形成中国式英语、西班牙式英语、日式英语、印度式英语、新加坡式英语、香港式英语等。而且,这些语言和英语呈同步发展态势。
    随着中国国力不断增强,经由互联网推波助澜,汉语实际上也变成外国语言的加盟语。据统计,1994以来,进入英语词汇库的中国式英语的贡献至少在15%到20%。也就是说,在最近新增的2万个英语单词中,20%来自中式英语。我们在说“幽默”、“基因”、“沙发”的时候,会想到它们来自英语的吗?总以为这就是中文,其实它们落地融化到汉语中了。同样,老外在说“dimsum(点心)、”kungfu“(功夫)、gelivable(给力)时,他们也用习惯了,不会发问来自何方。
    因此,在讲英语时,我们不必刻意认为这就是西方的东西,这就是美国人、英国人的东西。英语仅仅就是一门世界通用语言而已,任何人都可以去学习、使用,乃至发展。在全球化进程中,学习和掌握世界通用语与国家发展、劳动力素质提高、争取国际和个人资源等均有积极的相关性。
    100年前,世人认为汉语是人类的“婴儿语”,而今世界语言学家公认汉语是成熟的先进语言。它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约13-14亿人说着汉语。其实,目前全球有1/2的网络使用者在线使用非英语。《2014年全球社交、数字和移动》报告显示,中国有13.5亿人口,城市人口比例为51%,其中网民比例为44%,达5.9亿人;QQ空间活跃用户达6.23亿,中国手机设备持有量超12亿台。汉语事实上超过英语而成为全球互联网使用者最广的语言。汉语在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影响深远,推进政治、经济、文化的融合发展。
    韩国法令一直禁止公开使用汉字,但在80年代后,韩国要求高中生学习1000多个汉字;90年代后,增至3000多个。没有汉字,韩国便无法了解和继承自己的儒家文明传统,沦为“失根”的文化,“威仪共秉周公礼,学问同遵孔氏书”的价值观念,也只能徒托空言。
    日本要求小学生就要学习汉字。日本专家认为两国文字本来就是一样的,只是在明治维新后实施了汉字的简化,中国在1949年后也进行了汉字改革和简化,这才形成一定差异。
    在美国NBA球队休斯敦火箭队的主场,经常爆发观众整齐划一的呐喊声:“要命,要命,偷懒,偷懒!”随着中国巨人姚明的到来,带动新一轮“汉语热”。如今在美国,讲汉语的人数已超过讲德语或法语的人数。汉语已成为美国学生选修的主要外语之一,即便“孔子学院风波”也未改变这一基本走势。
    法国街头有一条广告发人深省,“学汉语吧,那意味着你未来几十年的机会和财富。”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建议和他做生意的老外快学汉语,理由是机会将更多。
    中华文化 需植根于大文化格局中
    “汉语热”使有些人乐观地宣称汉语已成为强势语言,其实不然。现在互联网上85%是英语;在联合国各种场合的交际语言,95%也是英语,汉语的使用率只占到百分之零点几。海外的国际会议基本不使用汉语。汉语要进一步走强,面临着不少挑战:全球化背景下外来语的影响和冲击;信息化条件下,语言研究水平亟待提高;国内众多方言使汉语缺乏内部的一致性;文字尚不够规范等。
    在自然科学领域中,英语把握着主导话语权,这与英美等国在这一领域中延续性的实力相匹配,因此也就形成难以打破的自然科学术语的“英语化”格局。实话实说,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需顺应和适应,争得一席之地,乃为上策。而在社会科学领域中,我们有许多不同凡响的历史典籍和理论成果,由于是汉语表达,难以为他国了解和认同。倘若拒绝英语,或者忽视培养“汉译英”人才,那么如何实现“中国智慧”,“世界表达”;“民族故事”,“全球传播”呢?莫言得诺贝尔奖,除了文学功底厚实,还要感谢那些把高密黄土地作品译成英语和欧洲一些国家语言的译者,他们把莫言推向了世界。
    世界是平的,在全球化背景下,英语已不仅仅是一门交流语言,更成为世界经济,文化与科学的重要载体。只有将中华文化植根于大文化格局中,我们才能坚实地迈出国门,分享到人类的文明精髓和文化成果。
    文化在全球化大趋势下必然多元化,因此,文化(其中包括语言)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一种语言都有与生俱来的优点和弱点,理解、传播、交融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三个要素。共存共荣,既关照现实合理性,也顺应历史必然性。假如说“得英语者得天下”,或者拿英语开刀,来证明一种文化自信,这两种观点都是极端的,均不可取。“得英语者得天下”,显然夸大了事实,英语只不过很多人能说、在说、容易说而已。或者说拿英语开刀来证明一种文化自信,实为“夜郎自大”思想作祟。换言之,即便你不学国际通用语,其实世界也不可阻挡地朝着这个方向发展,过一段时间,你会感到落后。
    150年的历程和教训
    英语教育在中国的发展离不开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大背景,与时代的变迁息息相关,不可能独善其身。英语的起落沉浮,也是中国风社会风云变迁的缩影。
    1862年,清政府成立京师同文馆,开始培养英语翻译人才,标志着英语正式跨入国门。1922年,民国政府颁布“壬戌学制”,把学年制改为学分制,英语的学分在当时与国文并列。那段时间,教会学校蓬勃兴起,研习英语的氛围很浓。
    新中国成立后,中苏迎来蜜月期,俄语力压英语,成为当时唯一的外国语。其间的两次全国高校院系大调整,使得英语教学点从最初的50所变为9所,英语遭遇冷落。之后中苏交恶,俄语教育开始收缩,且我国同西方各国交往增多,英语赢得短暂喘息。1962年,它成为高考科目,两年后又被教育部列为第一外语。然而,好景不长,文革废除高考制度,英语又一次被打入冷宫。我国英语教育的历史跌宕起伏,磕磕碰碰走过了150年。1977年高考制度的恢复是最重要的转折点,此后英语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1983年它首次成为中考科目;1984年成为高考主科;1987年,大学英语四级开考;1989年,大学英语六级开考;1992年,英语从必考科目陡升为三大高考主科之一。21世纪到来,我国开始申奥、加入WTO、鼓励出国访留学,大踏步迈向世界,英语教育持续升温,“新东方”的俞敏洪和“疯狂英语”的李阳一度成为英语学习的偶像。
    前一阵关于“英语是否退出高考”的大辩论促使相关决策更具眼光和定力。2017年,上海高考将增设听说测试,回归学习外语的本源。中国英语教育的成本相当昂贵,历史教训更加刻骨铭心。语言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从未停息,“跨语言交流旨在跨文化交际”的理念日渐清晰。更难能可贵的是,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教师摒弃“母语外语冲突论”的狭隘观念,认同了“汉语与外语对话与携手”的大语言观。让英语教学从单纯的语言学习转向国际视野和交际能力的培养,真正实现顺畅、得体、有效、愉悦地跨文化交际。
    英国著名语言学家大卫·葛来多(DavidGraddol)1996年在《英语的未来》一书中预测2050年后英语普及率不及中文、印度-乌尔度语(Hindi- Urdu)和阿拉伯语。语言王国中中文第一。
    说母语最多的是汉语,说语言最多的是英语。汉英两大重要语言被用作我国“双语教学”的主要语言,这既是巧合,也是天赐良机。汉英文化分别位于东西文化差异坐标的两极,是东西文化最典型的代表。汉语属汉藏语系汉语族,英语属印欧语系,如能交叉融合发展,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作者陆建非 为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上海分会会长、上海师范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