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观点·对话·访谈 >

吴福祥研究员访谈


    吴福祥,男,1959年生,安徽省安庆市人。1988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今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获文学硕士学位。1995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语言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历史语言学研究二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语言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先后兼任上海市高校比较语言学E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广西大学、重庆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江苏师范大学、浙江外国语学院客座教授,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校兼职教授;《历史语言学研究》主编,《东亚语言学报》(法国)《民族语文》《古汉语研究》《东方语言学》《南开语言学刊》和《励耘学刊》等杂志编委。
    吴福祥多年来从事汉语语言学及理论语言学研究,出版《敦煌变文语法研究》《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吴福祥卷》等专著和论文集20余种,发表《汉语伴随介词语法化的类型学研究》等论文百余篇,在语法化、汉语历史语法和语义、汉语方言语法史以及南方民族语言语法演变等方面,研究成果具有开拓性和前沿性,在海内外具有广泛影响。1996年以来,曾多次应邀赴法国、德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地访学、进修和交流,2005年3月至9月在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任合作研究教授。
    
    张定(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副研究员):吴老师好!语言研究所“今日语言学”微信公众号委托我来采访您。记得2013年您在一次访谈中已经比较全面地介绍了自己的学术历程和治学心得等,今天想请您谈谈语法化与语义演变方面的内容,这也是您近几年用力最多的领域。
    吴福祥:你好!那次访谈题为《焚膏继晷、探幽揽胜——西南边疆语言与文化专家访谈录之“吴福祥专访”》,发表在《百色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感谢“今日语言学”的盛情,很荣幸接受本次访谈。
    张定:现在国内语言学界说起您时,首先联想到的研究领域应该是“语法化”;反过来,说起语法化时,首先联想到的学者应该是您。记得您曾说自己选择近代汉语语法多少带有一点“瞎蒙”的色彩,是歪打正着。那您从近代汉语语法转向语法化研究,应该是事先瞄准好了的吧?
    吴福祥:假如在我和语法化之间真的有这么一种默认的联想,其原因恐怕是,国内学者中至少目前还没有人像我这样,这么多年来一直将主要精力用于语法化研究,而且一直追踪普通语言学界的语法化研究。
    其实,我关注语法化并不能说是一种“转向”。20世纪90年代初读博期间,我有幸读到贝罗贝《汉语的句法演变——关于语法化》(Peyraube 1988)和刘坚《论汉语的语法化问题》(Liu 1993)两篇汉语语法化研究的文章,以及Heine等《语法化:一个概念框架》(1991)和Hopper & Traugott《语法化》(1993)两部语法化研究的经典著作,当时就觉得语法化是研究汉语历史语法绝好的理论框架,并决定以此作为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大约1999年春,我和洪波教授酝酿在国内召开汉语语法化问题研讨会。从2001年8月开始,两年一届的“汉语语法化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已经成功召开了八次,历次会议的代表不仅有汉语学界的学者,也有外语界和少数民族语言学界的专家,大家在一起共同讨论语法化与语法问题。让人欣慰的是,这个系列会议及其论文集《语法化与语法研究》如今已成为中国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学术品牌。
    2010年5月,国际语法化研究的领军人物、德国科隆大学教授Bernd Heine访问北京,其间我和洪波教授跟他有个座谈。他听了洪波教授详细介绍中国国内语法化研究的状况后很是意外和吃惊,连声说根本没想到中国有这么多人在从事语法化研究,而且研究的成果这么多,水平这么高。确实如此,我们国内的语法化研究在很多方面与普通语言学界的语法化研究基本上是同步的,对于国际语法化研究中的一些热点问题和前沿课题,比如语言接触状态下的语法化研究、语法化的单向性问题、语法化与词汇化的关系、语法化的共相和殊相、语法化与主观化的关系、结构式的语法化、语法化与语义图的关系等等,我们在几年前就开始研究并取得很多重要成果。毫不夸张地说,我们现在做的汉语语法化研究,在理论、方法和成果上并不逊色于国外的语法化研究。但是我们的成果基本上都是用中文发表的,Heine教授当然很难了解。
    
    吴福祥、洪波主编《语法化与语法研究(一)》(商务印书馆,2003年)封面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