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文艺 > 少儿 > 评论 >

用抒情笔调为孩子描绘一点画意 ——郭风的自然美文


    

1937年七七事变后不久,郭风在《抗敌后援》副刊发表儿童散文《写给孩子们》,或是他的处女作,但这篇文章被他的姑父认为“有官腔——或曰有官态!看似散文,文笔还过得去,但实乃训人之作,儿童不愿读!”并告诫他“为文最忌训人”“亲切动人方为上乘”,劝他多读点《伊索寓言》《天方夜谭》《鲁滨逊漂流记》《拉丰丹寓言》《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于是,郭风刻苦阅读外国儿童文学著作,一直不敢再轻易创作儿童文学。

后来郭风接触了法布尔的《昆虫记》,十分喜欢,从1944年开始创作童话诗,如《小郭在林中写生》《木偶戏》《油菜花的童话》等。这时的郭风已经开始融合童话和儿童诗之长,并取材于自然,朝着文体杂糅的方向发展。说郭风是儿童文学领域的文体家,这不是过誉。抗战结束之初,郭风在葛琴之后继任《现代儿童》主编,这个刊物在东南地区省份中影响极大。在主编《现代儿童》期间,郭风感到“我国儿童文学作家、从事科学普及创作的作家均太少太少”,并感到“在文艺界即使是进步人士中间,关心儿童文学者亦少,组稿很难,投稿很少”。在这种情况下,郭风“只得自己来写作”,填补“缺门”,这样郭风在战后儿童文学的复苏期成为了一名儿童文学作家,并创作了一些优秀的童话诗和童话。

真正显示出郭风的儿童文学实绩并受到广泛关注的是1949年以后的儿童散文创作,郭风在《回忆和想法》一文中说:

解放初期,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介绍了普列希文、比安基等苏联作家的儿童文学作品。我读了《金色的草地》《森林报》等,这些书籍触动了我。因此,我除了写些儿童诗(如《火柴盒的火车》等)外,开始以主要的业余时间和精力,给孩子们写些短小的散文。这些短小散文主要描写山区的动物、植物的生活故事;其中也包括写些童年的回忆,比如坐船到农村亲戚家里去时,看见一只翠鸟搭在船头的印象……稍稍用一点抒情笔调,构思时想给孩子们描绘一点画意。

郭风的这些“一点抒情笔调”“一点画意”的“动物、植物的生活故事”,可以称之为“自然美文”,这是中国儿童文学史上的重要产物,甚至标志着中国大自然文学和儿童散文的真正成型。郭风的系列自然美文写作,先后结集为《搭船的鸟》《会飞的种子》《在植物园里》《避雨的豹》《洗澡的虎》等出版。同一时期,郭风也进行了散文诗的探索,创作了《叶笛集》《蒲公英和虹》等散文诗集。

郭风的文学渊源除了上面提到的法布尔、普里什文、比安基(这些作家只是在题材方面产生了影响)以外,还有西班牙散文家阿左林。阿左林是京派散文作家的追慕者,当时像周作人、废名、何其芳、卞之琳、李广田、师陀、徐霞村、南星、戴望舒、朱英诞等人都十分推崇他。从这个意义上讲,郭风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京派散文家有某种近亲关系,或者可以说,郭风把京派文风延续到儿童文学领域了。类似的作家还有跟他同时代的汪曾祺,他也是阿左林的追慕者。

学者孙建江曾评价郭风的美文说:“郭风的作品很少去刻意追求什么重大的‘主题’或‘思想意义’,明显有别于那些受‘文以载道’思想影响的作品。无论内在的思维规范,还是外在的表现形式,都极易为少年所接受。”郭风在文体的试验上,不仅探索童话诗、散文诗,甚至将童话、散文、诗三种文体熔铸于一炉。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郭风充满诗意的“童话散文”,成为中国儿童文学园地的奇葩,也影响了一大批散文家和自然写作者。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