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 美
http://www.newdu.com 2025/09/20 04:09:59 中国文学网 童力群 参加讨论
一、“兼美”其人 第五回写道:“更可骇者,早有一位女子在内,其鲜艳妩媚,有似乎宝钗,风流袅娜,则又如黛玉。……警幻道:‘……再将吾妹一人,乳名兼美字可卿者,许配于汝。今夕良时,即可成姻。不过令汝领略此仙闺幻境之风光尚如此,何况尘境之情景哉?而今后万万解释,改悟前情,留意于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说毕便秘授以云雨之事,推宝玉入房,将门掩上自去。” 原来“兼美”是位仙女,是警幻仙姑之妹。 二、《香玉》与兼美 我认为:《聊斋志异》的《香玉》篇是《石头记》许多重要构思的源泉。 本节专门论证《香玉》与“兼美”的关系。 《香玉》写黄生曰:“小生薄命,妨害情人,当亦无福可消双美。……” “双美”即香玉和絳雪。香玉是黄生之妻,绛雪是黄生之友。 《石头记》第五回写道:“更可骇者,早有一位女子在内,其鲜艳妩媚,有似乎宝钗,风流婀娜,则有如黛玉。”又写警幻道:“……再将吾妹一人,乳名兼美字可卿者,许配与汝。……” “江宁高士”将香玉和绛雪这两个形象揉碎,捏合成一个整体,然后又分成两个形象——黛玉和宝钗。仅从人名看,亦看出加工痕迹:香玉,宝钗有冷香丸,黛玉有“玉”字。绛雪、黛玉生前是绛珠仙子,宝钗姓薛,谐“雪”音。宝钗的判词是“金簪雪里埋”。[终身误]云:“山中高士晶莹雪?”。皆扣“雪”字。 如果说香玉多半象宝钗,那么,从两性关系的角度看,《香玉》与《石头记》 的安排正好相反。黄生与香玉同居,与绛雪没同居,而宝玉与黛玉未婚,与宝钗 成婚。 三、秦可卿 在第五回里,宝玉梦中见到的“兼美”字可卿,而宁国府的秦氏名可卿。这样,我们必须来说说秦可卿。 (一)判词与曲 第五回写道:“后面又画着高楼大厦,有一美人悬梁自缢。其判云: 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 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第五回又写道:“[好事终] 画梁春尽落香尘。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宿孽总因情。” (二)“淫丧天香楼” 第十三回写道:“彼时合家皆知,无不纳罕,都有些疑心。 甲戌本此处有眉批云:“九个字写尽天香楼事,是不写之写。” 第十三回写道:“秦氏之丫鬟名唤瑞珠者,见秦氏死了,他也触柱而亡。” 第十三回写道:“且听下回分解。”甲戌本此处有眉批云:“此回只十页,因删去天香楼一节,少去四五页也。” 第十三回的回末,甲戌本有批云:“‘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也。老朽因有魂托凤姐贾家后事二件,的是安富尊荣坐享人不能想得到处。其事虽未行,其言其意则令人悲切感服,姑赦之。” 不仅仅是脂批提示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从小说的具体叙述和描写来看,的确存在许多未删的痕迹。 秦可卿的判词与曲[好事终],说的就是“淫丧天香楼”。 另外,秦可卿亡故后,宁国府三位主子的反常表现,也令人疑惑。一是贾珍的伤心过度。二是正好尤氏病了。(当然,对尤氏之病也可作正常生病的解释。)三是贾蓉好像不伤心。
(三)“乃重孙媳中第一个得意之人” 第五回写道:“贾母素知秦氏是个极妥当的人,生的袅娜纤巧,行事又温柔和平,乃重孙媳中第一个得意之人”。 贾母评价人物的标准,本来是极高的。贾母对秦可卿的评价,已是极致! 我想,“生的袅娜纤巧”,不正是黛玉的身材特征吗?“行事又温柔和平”,不正是宝钗的性格特征吗? 再联想第五回所写“更可骇者,早有一位女子在内,其鲜艳妩媚,有似乎宝钗,风流婀娜,则有如黛玉。”“鲜艳妩媚”,写的是神态。“风流婀娜”,写的是身姿的动态。我恍然大悟——原来“兼美”,并不是把黛玉和宝钗的身材相貌揉合起来,不是把黛玉的飞燕之美(苗条之美)和宝钗的玉环之美(丰腴之美)揉合起来,而是取黛玉的相貌身材,取宝钗的性格神态,兼而有之,谓之“兼美”!
(四)“打着灯笼也没地方找去” 的好媳妇 |
- 上一篇:咏花塘二首
- 下一篇:试谈《红楼梦》塑造人物形象的一种艺术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