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专题研究 > 明四大奇书研究 >

劝说的顺应性解释 ——以《三国演义》中“李肃说吕布”为例


    在《现代汉语词典》(1996年修订本)中,“劝说”的定义是“劝人做某种事情或使对某种事情表示同意。”“说”的一种用法是“表劝说、说服,用话劝说别人听从自己的意见。”譬如,《三国演义》的第三回“李肃说吕布”中的“说”即劝说、说服。罗贯中所著的《三国演义》是一部古典小说。武影在“《三国演义》言语交际智慧谈”一文中写道:“罗贯中娴熟运用浅近的文言,创造了一个个言语交际的成功范例,每一个这样的例子都散发出智慧的光彩,以至于当代许多语言学者在论辩或说劝等类的专著中例证其理论时,常常毫不犹豫的撷取《三国演义》中言语交际的精彩片断。”这是本文采用《三国演义》第三回“李肃说吕布”作为分析语料的主要原因。劝说是极其复杂的心理认知过程。本文用顺应理论来分析劝说。
    “顺应论”(Theory of adaptation)主要从4个角度来描述和解释语用现象,即语境关系顺应(the contextual corre-lates of adaptability)、语言结构顺应(the structural objects ofadaptability)、动态顺应(the dynamics of adaptability)和顺应过程中的意识程度(the salience of the adaptation process)。语境关系顺应指语言使用过程中的语言选择必须与语境顺应。语言结构顺应指从多方面对语言作出选择:选择语言、语码、语体、选择话语的构建成分,选择不同类型的话语和语段以及话语的构建原则。语境关系和语言结构顺应是语言选择过程的内容,是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的总和。它们在语言选择过程中相互作出顺应,处于相互影响的动态关系之中。顺应过程中的意识程度即顺应过程中涉及的认知心理因素。劝说是交际过程中说话者从一系列可供选择的语言项目中做灵活的变通,达到使听话者改变态度的目的。本文将从顺应论的三个角度来分析(选定材料“李肃说吕布”,除去语言结构的顺应这个角度不考虑)劝说。本文的目的在于试图从中发现顺应论目前尚不能解释劝说的所在之处。
    一、从语境关系顺应的角度分析劝说
    顺应理论把语境分为交际语境和语言环境。交际语境由物理世界、社交世界和心理世界组成。
    第一,交际语境与物理世界有关。李肃奉董卓之命去劝说、游说吕布去杀死丁原然后归降于董卓。在温明园,董卓怒叱丁原时,发现丁原有一属下吕布,生得器宇轩昂,一副良将模样,欲得之为其所有用。于是,李肃自动请命去劝说吕布杀主丁原,倒戈于董卓。这是这段精彩劝说发生的始端,属于交际语境中的物理世界的一部分。语言的使用须经过对物理世界的顺应过程。另外,交际者的身体姿势、手势、外表形象、生理特征等也属于其物理世界的组成部分。
    第二,交际语境中的社交世界指社交场合、社交环境对交际者的言语行为所规范的原则和准则。李肃以“贤弟”称吕布,拉近他们之间的社会距离,使被劝说者有一种团体归属感,这样容易改变被劝说者的态度等等。吕布也以“兄”称李肃。为了达到自己的最终的劝说目的,李肃夸吕布有擎天驾海之才,四海钦敬,使劝说更易朝着理想的方向发展,以后的劝说中的话轮更加容易进行。交际语境还与语言使用者的社交心理世界等因素有关。语言使用者处于中心地位。李肃与吕布是主要的语言使用者。劝说是说话者为了改变他人的态度作出的话语选择。李肃“循循善诱”有步骤、耐心地选择话语,满足交际的需要,最终达到自己的劝说目的。他使吕布自己说出“吾欲杀丁原,引军归董卓”,让吕布听从了他的话。
    第三,交际语境中的心理世界包括交际双方的个性、情绪、愿望、意图等认知和情感方面的因素。劝说的交际双方分别是劝说者和被劝说者。劝说者李肃在请命前去劝说吕布,而董卓问他将以什么去说服吕布时,李肃说:“某与吕布同乡,知其勇而无谋,见利忘义。”可见,李肃在劝说这项言语行为进行之前,已很清楚吕布的性格和为人,这就为之后的劝说提供了交际语境。劝说者会在发生言语行为时考虑到这一因素,作出话语选择。由于吕布的见利忘义,劝说开端,李肃赠之与赤兔,先取其心,吕布见了赤兔,有了大喜这样的情绪,谢李肃曰:“将何以为报?”他掉进了李肃为他的设的陷阱。同时也使以后的话语能够朝着李肃想要的方向顺利发展。这点是顺应理论能解释劝说的一个很好的证明。劝说者针对被劝说者的特点和社会心理因素,使被劝说者在被说服过程中得到心理满足,因而取得了理想劝说效果。尔后,李肃根据吕布雄心勃勃这一性格特征,逐步诱导吕布上钩,使吕布自己说出投在丁原门下完全是出于无奈,感叹生不能逢明主。于是,李肃引出了董卓。以上是根据被劝说者吕布的心理世界来看劝说的语境顺应的,劝说者李肃的心理世界在用顺应理论分析时也应该考虑到。李肃的意图很明显是为了说服吕布归降于董卓门下。为了实现意图,李肃更是旁敲侧击、循循善诱,使劝说达到了一个很好的效果。
    另一方面,除了交际语境之外,语境还分为语言环境。在进行劝说时,劝说者的逻辑必须要严密,才能说服被劝说者。劝说者他的话轮关系要紧密、贴切。比如,李肃说“令尊却常会来”“,非也,某说今日丁刺史耳。”等等。劝说是古代政客常用的一种语言艺术和手段,所选语料受着篇际的制约。
    顺应理论指出,语境并非在交际发生之前所给定的。但是,在分析劝说语料中,交际语境中的被劝说者的心理世界中的个性特征其实已经设定了。
    二、从顺应的动态性来分析劝说
    第一,动态性与时间的密切关系。顺应的动态性分成微观和宏观两个层次。在分析“李肃说吕布”时,不用从宏观方面出发,因为劝说双方都处于同一时代,劝说者之间不可能出现语言代沟。从微观层次上来看,劝说是发生在一段时间内,但由于其间话轮转换很快,语言使用者处理信息只需要短时记忆。劝说双方在使用语言过程中随着时间变迁所做的动态顺应在“李肃说吕布”中表现不明显。因此,本文主要从另外两个方面来探讨顺应理论的动态性。
    第二,动态性与语境的密切关系。据顺应理论,语境不是预先设定的,但是在分析劝说时,部分交际语境中的心理世界是可以预先设定的,这点是值得提出来的。譬如,吕布的有勇无谋、见利忘义、野心勃勃等一系列的心理和认知因素这样的交际语境就可以在劝说中预先被劝说者设定。
    第三,动态性与语言结构的密切关系。语言的线性结构序列特征对交际过程中的许多现象都有制约作用,但它并不能最终决定语言使用的形式。
    劝说中的灵活性使劝说双方在一个稳定的范围内作出动态顺应,语境与语言的选择也是互相的。劝说中多种的语境因素左右了李肃的语言的选择,当然,李肃不同的语言选择也会影响到语境的变化。顺应理论只小部分考虑到对被劝说语言的选择。
    三、从顺应的意识程度来分析劝说
    顺应理论提出言语交际能力:感知(perception)、表征(representation)、策划(planning)、记忆(memory)。李肃的劝说先由他自己感知现实世界,这是一种心理过程,使被劝说者理解劝说者可理解的内容,以求达到杀丁原归董卓的劝说目的。策划指心理因素对即将发生的语言行为施以影响。顺应理论认为记忆是与策划相反的一种心理过程。但是,在分析劝说时,策划是劝说者对即将发生的言语行为的心理过程。记忆则是劝说者用来从已知的信息中找出对下一个话轮有帮助的信息。因此,感知、表征以及记忆都是策划的一种手段。这就跟顺应理论相悖,是顺应理论在分析劝说中的又一个值得提出来的问题。
    社会心理因素的存在,顺应的意识程度总是不同。劝说双方不仅意识到了语境,而且通过意识程度的不同选择语言。在劝说中,劝说者通过元语用意识(metapragmaticawareness),不断检查策划的语言是否顺应语境,从而选择语言,作出顺应,这是一种自我监控过程(self-repairing)。利用顺应理论主要是从劝说者一方来说。
    基于语料“李肃说吕布”,本文从语境关系顺应、顺应的动态性、顺应的意识程度这三方面对劝说进行分析,对其进行顺应性解释。任何理论(这里主要指语用学方面的)都在不断的发展和更新,顺应理论正在不断完善之中。本文在用顺应理论对劝说进行解释的时候,指出了有跟顺应理论尚不能很好解释和相异的所在之处,有待探讨。
    参考文献
    [1]Verschueren.J.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Foreign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and Edward Arnold(Publishers)Ltd.2000.
    [2]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3]黄成夫.顺应理论在中国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长沙大学学报,2008,(3).
    [4]罗贯中.三国演义[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8.
    [5]孙汝建.劝说的理论与技巧[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2003,(3).
    [6]钱冠连.语用学:统一连贯的理论框架———《理解语用学》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3).
    [7]闫小斌.反语的语境顺应性[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4,(5).
    [8]于国栋.显性施为句的顺应性解释[J].外语学刊,2001,(1).
    本文获西华师范大学科研启动经费资助,科研号05B143,07B048。
    原载:《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11期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