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专题研究 > 红楼梦研究 >

逗红轩全解石头记之第三十四回 情中情因情感妹妹 错里错以错劝哥哥


    一、“袭人献策”
    史湘云之“绛纹石戒指”预伏着袭人、鸳鸯、金钏、平儿之降金(清)。关于袭人之降清,第二十八回之“红绿牵巾”早已将袭人与蒋玉菡联系起来。“红绿牵巾”既指蒋玉菡等于袭人之“珍珠”,又指袭人将“嫁”蒋玉菡,即指袭人将投降蒋玉菡所代表的清朝。袭人代表洪承畴,蒋玉菡即清朝之传国玺。洪承畴在崇祯十五年(1642)“松锦之战”中被俘降清(详见第十二回“相思局”)。
    本回宝玉“大遭笞挞”后半梦半醒,“只见蒋玉菡走了进来,诉说忠顺府拿他之事;又见金钏儿进来哭说为他投井之情。”“金钏投井”指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忠顺府拿琪官”,则指多尔衮经双树堡(辽西走廊)入关逐鹿。
    袭人向王夫人建议道:“我只想着讨太太一个示下,怎么变个法儿,以后竟还教二爷搬出园外来就好了。”此即指降清之范文程、洪承畴等向清廷献计,进关夺取全国政权。
    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中旬,清朝获知明军放弃宁远进关的消息,就已判断出明朝面临严重危机,时刻密切地注视着局势的发展,并“下令修整军器”,储备粮饷、马匹,预定四月初旬“大举进讨”明朝。李自成于三月十九日攻入北京的消息,大约在三月末至四月初传到沈阳。多尔衮闻讯,迅即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对策。范文程首议,乘明朝刚被推翻,局势混乱之机,挥师进关夺权,建立全国统治。他提出的这一战略目标,无疑大大鼓舞了以多尔衮为首的清朝统治集团的勃勃雄心。范文程强调此次进兵,与往次进关伐明根本不同,不在得金帛子女,而要的是得“河北数省”,占据中原,有半壁江山,才进而有全国。他疾呼:这次进关,是清朝兴亡的紧要关头,是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成大功而建一统江山在此时,失机会而遗恨将来亦此时。他正确地指明,清朝的敌人已不再是明朝,却是更强大的农民军,同它进行角逐而决最后胜负。为保证清朝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他规定了具体的政治政策,并建议在军事上或直趋北京,或在山海关以西选择一座坚城,驻兵固守,作为关内外之间的门户,以保持前方与后方的畅通无阻。范文程深刻的阐述,从思想上和政治上武装了清朝统治集团,后来的事实证明多尔衮完全采纳了范文程的意见,一切都按他的预见而逐一实现。洪承畴则首先强调申严纪律的极端重要性,要改变清军以往抢掠财帛所造成的令人惧怕的形象,以新的面目出现,要同农民军在政治与思想上“角逐”,是不容忽视的“要务”。其次,洪承畴以他的经验,指出了农民军“遇弱则战,遇强则遁”的作战特点。同时,他根据同农民军多年打交道的经验,正确地分析了农民军得京后“财足志骄,已无固志”的致命弱点,料定它一经听到清军将至,必携财焚宫殿而遁,清军应限定时日,以精兵为前驱,速行追剿,即使农民军据京师不撤,更给清军造成攻破和消灭它的最好机会。(李治亭《吴三桂大传》)
    袭人向王夫人提此建议,原因在于第三十二回之“诉肺腑”。宝玉对黛玉说:“你放心!”黛玉离去后,宝玉误将袭人当做黛玉,说出了“从来也不敢说”的心事。袭人“自思方才之言,一定是因黛玉而起,如此看来,将来难免不才之事,令人可惊可畏”。而所谓宝玉向黛玉“诉肺腑”,指南明的建立(见第二十九回“痴情女情重愈斟情”)。范文程、洪承畴之计策,是要清朝夺取全国政权,即袭人之所谓“教二爷搬出园外来”,也就是将宝玉(传国玺)与林黛玉(南明)隔离开来,以免发生“不才之事”。
    王夫人让袭人给宝玉拿回两瓶“香露”,一瓶叫“木樨清露”,一瓶叫“玫瑰清露”。“木樨”“玫瑰”都是“花”,即“草化”(见红楼入门之一);“露”即水,代指降清明臣(详解见第四十回“木石姻缘”)。两瓶“香露”寓含着“草化来的清朝之水”之意,即“胡虏之奴仆”,代指袭人等降清明臣。
    第三十五回,王夫人打发人指名给袭人送了两碗菜。第三十六回,王夫人向凤姐道:“明儿挑一个好丫头送去老太太使,补袭人,把袭人的一分裁了。把我每月的月例二十两银子里,拿出二两银子一吊钱来给袭人。以后凡事有赵姨娘周姨娘的,也有袭人的,只是袭人的这一分都从我的分例上匀出来,不必动官中的就是了。”
    除名分之外,袭人已是“姨娘”待遇,也就是第二个“平儿”,将从入关前的“外人”,变为入关后的“内人”。(详见第二十一回“平儿”)
    凤姐则将袭人叫去,告知其王夫人的决定。回来后宝玉“问起原故,袭人且含糊答应,至夜间人静,袭人方告诉”。宝玉于是重提袭人家里要为其赎身之事,“又谈到女儿死”,从而引出了宝玉的一番“文死谏,武死战”之论,嘲讽洪承畴“疏谋少略”,导致“松锦之战”兵败,又没能“死名死节”,被俘降清。(详见第三十六回“文死谏,武死战”。)
    二、题帕三绝
    其一
    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却为谁?
    尺幅鲛鮹劳解赠,叫人焉得不伤悲!
    其二
    抛珠滚玉只偷潸,镇日无心镇日闲;
    枕上袖边难拂拭,任他点点与斑斑。
    其三
    彩线难收面上珠,湘江旧迹已模糊;
    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识香痕渍也无?
    宝玉“大遭笞挞”指北京朱明之亡;林黛玉来看宝玉时哭得“两个眼睛肿的桃儿一般,满面泪光”,指明朝为北京朱明之亡而悲泣,“林黛玉虽不是嚎啕大哭,然越是这等无声之泣,气噎喉堵,更觉得利害。”当凤姐来时,林黛玉慌忙从后院躲了出去,说是怕凤姐取笑,实指清朝入关,明朝“南迁”。宝玉送“半新不旧的两条手帕子”给林黛玉,指南明的建立。“两条旧手帕子”,一指“洪建”(洪武建文,见第十四回)之南京朱明,一指北京朱明,意指南明是南京朱明、北京朱明之延续。
    宝玉在喝了王夫人的“香露”后,就把怡红院的丫鬟分为了两派,宝玉“先使袭人往宝钗那里去借书”,再让晴雯给黛玉送手帕子。宝钗代表清朝,袭人代表以洪承畴为首的明朝降清大臣;黛玉代表南明,晴雯代表张煌言等南明抗清大臣。(见第五回“金陵十二钗又副册”之晴雯、袭人)
    “题帕三绝”其一写的是“泪”,其二写的是“泪斑”,其三写的是“斑竹”。所以“题帕三绝”实际上写的是潇湘妃子(斑竹),即林黛玉,代指南明。宝玉送手帕给林黛玉即标志着南明的建立。
    林黛玉“还要往下写时,觉得浑身火热,面上作烧,走至镜台揭起锦袱一照,只见腮上通红,自羡压倒桃花,却不知病由此萌”。“自羡压倒桃花”之“桃花”,为第七十回之“桃花社”埋下伏笔。
    

    
     相关文章
    
    
    “衔玉之宝玉”即传国玉玺
    《红楼梦》作者不可能是“曹雪芹”
    红楼”亦“青楼”
    《红楼梦》作者是万斯同、钱名世
    逗红轩全解石头记之第五回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红楼梦》作者不是“曹雪芹”
    《石头记》解读方法
    逗红轩全解石头记之《戚蓼生序》译注
    逗红轩全解石头记之说明
    逗红轩全解石头记之第二回 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逗红轩全解石头记之第六回 贾宝玉初试云雨情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石头记》“还泪”真相
    逗红轩全解石头记之第八回 比通灵金莺微露意 探宝钗黛玉半含酸
    逗红轩全解石头记之第三回 金陵城起复贾雨村 荣国府收养林黛玉
    逗红轩全解石头记之第十四回 林如海捐馆扬州城 贾宝玉路谒北静王
    
    
    

     (责任编辑:admin)
    
    Copyright © 2004-2016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