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孩子“抢”读经典
http://www.newdu.com 2024/11/27 11:11:18 未知 杜荣霞 参加讨论
朋友的儿子在本市重点学校读小学时,考试从来稳居年级前十名。我问她儿子成绩优秀的诀窍。她说,诀窍有二:一是听话,对老师唯命是从,课本内容滚瓜烂熟,每一个图示、注释、课后题都能脱口而出;二是每天做试卷,老师称其为“练习考试化”,就是把每一次练习都当作考试。他读六年级的时候,语、数、外、科学四门课程天天有试卷,多则两三套,每晚做到10点左右。老师一般提前完成课程,到了期末,用海量练习占据学习时间,试卷比平常加倍。老师们比赛似的抢占孩子们的课外时间。这在目前的中小学算是一种常态。 我为孩子的未来担忧。因为是至交,我对她“危言耸听”:孩子什么时候读经典呢?此时不读,此生恐再无可能;此生不读经典,一生恐难有大用。考试成绩好,最多算是一台优良的“考试机器”。她说,没多少时间,“干不过”学校和老师。 我是语文教师,她问计于我。我半开玩笑地说,一个字:“抢”!和老师“抢时间”,和学校“抢童年”,和社会“抢未来”。古人说“三余”,咱抢寒暑假和节假日,抢“零碎时间”。把这些时间“抢过来”,让孩子“抢”读经典。 因为爱屋及乌的缘故吧,她深以为然。她怕推行不了,知道儿子最听老师的话,就和语文老师私下约好,让老师推荐经典书目。孩子从六年级寒假、暑假开始,加上所有“零碎”时间,阅读三国、水浒等中外古今经典名著。起初,她怕孩子读不懂、读不下去,结果出乎意料。孩子不但读进去了,还读出了乐趣,读上了瘾。读《水浒传》竟能笑出声来,对《三国演义》、《西游记》人物及故事津津乐道。每天做完作业就“抢”着读一两回,上学放学路上坐车也要读一两页,课间闲暇时间给同学们讲历史人物和故事。 小学毕业时,语文老师说他的作文如有神助发生了“质变”,有一种老到意味和独特气象。孩子的世界扩大起来,自己买来《封神榜》和《东周列国志》等“古老的书”。后来,这孩子还把书“成串”地读开了,看完《三国演义》买来《三国志》进行印证考据,还把听《三国演义》评书、看电视剧和读小说同步进行。朋友被孩子“吓”住了,怕他沉迷阅读影响成绩,怕他读坏了脑子。但是,她已经无法阻挡。孩子今年读初一,同年级五百多人考试稳居前三,语文独占鳌头。语文老师说他“底子好”。 最让我朋友意想不到的变化很多,孩子比以往更坐得住了,对手机游戏乏味了,读起书来“拔不出眼睛”。周末全家老小兴致勃勃准备去市里新开的一家大型游乐园玩儿,他坚持在家安静自处。每当儿子考出好成绩,妈妈喜不自胜,时时念诵她那套“龙生龙”,儿子却是少年老成,静如处子,偶尔回一句:“是龙是虫谁能预知!”她想不明白儿子小小年纪面对骄人成绩何以如此淡定。 自从上了初中,他对“新闻联播”发生了兴趣,还常常和上过省委党校的爸爸讨论一番,有时候按图索骥上网查询有关资料。有一次,他问爸爸妈妈自家的家风和家训是什么,两人无以对答。有一天他让爸爸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12个关键词,他们觉得孩子的小脑瓜开始思考大问题了。 我向她道贺:孩子的世界和境界已经远胜于你了。我知道那是丰富阅读的作用。一部部文化经典,像一扇扇文明文化之窗,为孩子打开了丰富多彩的世界;犹如一个个伟大的老师,更是一所所最好的学校,熏陶涵养着人的灵魂,令人久而不知其香,不觉化入其中。 意想不到的变化不可预知,但我总觉得,这个孩子的少年时代总还不算太亏。在他的精神发育和心灵成长中,丰富阅读奠定了他人生的重要底色,这个底色是明亮、温暖、厚重和坚实的。等他成人,等他的人生走得足够远的时候,蓦然回首,定不后悔少年时代的这样一段重要经历。 好的阅读与人的一生息息相关,相辅相成。它是一个人一生的必修课,它教人怎样“做人”,怎样把“人”做对、做好、做美,提升做人的成绩。它会让人从心底里体味出《天鹅舞》与《小苹果》之不同。有一天他会真正理解“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他会向往人类“诗意栖息”的幸福情景。丰富的阅读,是一个人一生的精神地理,能把人带到自己想不到未去过的更远处辽阔的地方,去领略和欣赏更美好的自然风物和心灵风光。 然而,回到现实再看,不由得替那些淹没在题海中的孩子感到悲哀。他们人生最美好的时代被分数和名次消耗殆尽,他们的父母不知觉或无奈,他们的老师和学校难负全责,孩子不能自知自觉自省。那么,荒芜和荒废了的黄金少年时代,谁来帮他买单或救赎? (作者单位: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第6中学) 《中国教育报》2015年4月24日第7版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课堂实录:五年级阅读课《不老泉》
- 下一篇:课堂实录:三年级阅读课《夸父逐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