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名家与书 >

石淑芳:一个山村农妇的文学梦(3)


    功夫不负有心人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河南省作协的力荐下,《山女的世界下着雨》进入了中国作协的重点作品扶持评审。《长篇小说选刊》主编高叶梅在评审前得知有农民创作了这样一部作品,虽然感动,却不敢期待。在她看来,自传体小说,又出自村妇之手,难免会耽于流水账,再猎奇也难让读者产生审美共鸣,何况一个追求文学梦的故事,本身也不是什么猎奇的题材。
    可是看到石淑芳的作品后,她异常惊喜。“尽管她最想张扬的是自己追求文学梦的人生轨迹,也想把文学梦价值化为一种奋斗理想赋予作品主题,但这部作品的内涵却远远超出了烧火婆娘的文学梦,主人公草儿为我们提供了丰厚女性经验、乡土生存经验!”
    石淑芳总说她的这本小说是想要“献给农村妇女的”,可高叶梅却认为她有着更普遍的价值:“全国有很多作家在写农村,写农村女性,写农民对日子的看法,而这部作品让我们倾听到一位山村女性的倾诉,对日子的看法,我相信它为我们的文学带来了一股鲜活的经验。”
    高叶梅把石淑芳的小说转给中国社会出版社。后者正好在编辑一套名为“大地双百印”的丛书,正在全国范围内征集百位农民作家的百部农民作品。编辑牟洁从邮局取回石淑芳寄来的邮包,打开厚厚的那85本日记的复印件时,实在没有办法不被感动。
    “那散落在方格子里的是一个农村女人在一个贫瘠的小山村里记录下来的人情冷暖、生命感恩、山乡变化,是一个不屈服命运的山女为圆自己的文学梦而勤奋构筑的精神大厦与信念宝典,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段描写,靠的是时间生命的执著点种,它们发芽、成长,渐渐塑造出一个长在大地深处的不屈不挠的民族魂!”牟洁在编辑手记里激动地记述道。
    从牟洁的电话里得知自己的作品终于能出版了,石淑芳赶紧回娘家报喜。跟爸妈说完,她实在忍不住,站在院里放声大哭。母亲也跟着哭,尽管不支持,她也知道孩子这么多年来坚持得多么不容易。父亲递一块瓜给哭岔了气的她解渴,叹口气:“这书幸亏是出了,否则,你这后半辈子,还不得神经了?你这闺女,就是太犟……”
    什么都没有改变
    2009年10月,《山女的世界下着雨》正式出版。可几年过去了,出版一本书,对于石淑芳的生活来说,几乎没有任何改变。石淑芳还是在村里生活,还是在撒气漏风的房子里写作,在烧火做饭种地带孩子的“业余”读书。
    “文学影响了她在人生道路上的各种选择。但现实生活中她毫无特别之处,生活在最底层,农村妇女在体力上、精神上,在社会上、家庭中承受的一切,她都无法避免。”《长篇小说选刊》主编高叶梅也承认,尽管“文学是在帮助她抗拒生存的缺失感,”但是“文学并没有给她带来改变现状的实惠……”
    也是,又能改变什么呢?能挣多少钱吗?稿费不过万八千,和这么多年的呕心沥血相比,真不如踏踏实实地种苹果;能出多大名吗?是有媒体集中报道过,但这也只是让福地村里人尽皆知而已,能有几个人认认真真地读一遍,了解到她的心路历程呢?
    更何况,即使是出了本书,在福地村民们的眼里,也并没有特别值得艳羡。“还是有人笑话她,说搞那么大动静出了本书,也没见挣来钱。”夏群超对《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表示遗憾,“这福地村好不容易出了个文化人,却也没见怎么带动村里的文化氛围。大家还是该种地的种地,该打牌的打牌……”
    当然这对石淑芳本人来说,意义重大。这使自己向世界和他人倾诉的渴望,终于得到了满足;作为村妇不得不面对日常琐事的烦闷和压抑,终于得到了宣泄,但她自己心里很明白,出版一本小说距离她想追求的文学梦,还相去甚远。
    “写本书只能说部分实现了文学梦吧。”她对《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说,“因为文学是没有顶的高峰,是很漫长的旅程,根本没有止境,所以也谈不上彻底实现。”石淑芳当然幻想着,能成为三毛、张爱玲那样的职业女作家,但她并不奢求,也清楚自己差得远。至于文学梦的“终极目标”,石淑芳说她根本没有。
    “什么目标呐?都是空谈。我说我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吗?我不知道前面的路会是什么,我也不知道我能走到哪里,但是我会不停地走下去,走一段是一段,走到哪里算哪里。只要我不停笔,在路上,就是最好的。”
    什么都没有改变,理想也没有。石淑芳的文学梦,绝不止于出版一本书,她也不打算止步于哪里,因为她追求的是永不止步。“文学梦并非谁想做就可以做,但我能够对自己说——我天天在做。哪怕它对我这种境况的人来说,仅是白日梦,是我洗衣服时泛起的一个肥皂泡沫……”(记者尹平平实习生王婧琦)


     (责任编辑:admin)

Copyright © 2004-2016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