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名家与书 >

卞毓麟:30年著译科普图书30种(2)

乐于“副业”
    一位天文界前辈说,卞毓麟是阿西莫夫最忠实的中国读者、译者、朋友、研究者。其实,专事科普之前的卞毓麟,与弃教从文之前的阿西莫夫,真是有好几分相似。
    阿西莫夫出身于从事磨坊业的犹太家庭,3岁便随父母从前苏联移民纽约布鲁克林。他在家里开的杂货店中接触到科幻杂志,11岁开始写小说,19岁把稿子卖给了科幻杂志社。他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取得生物化学博士学位。他先是在大学从教,38岁起开始专职写作。
    卞毓麟出生在上海的亭子间,父母都曾是中学教员,幼时最喜欢看《幼童文库》,从中认识了太阳、行星、地球和月亮。初三时他第一次向老师说出“我想当一名天文学家”。最终,他如愿以偿考入南京大学数学和天文系。大学里,这个理科生却爱旁听中文系课程,常在图书馆手抄国学经典。毕业后,卞毓麟顺理成章地被分配到中科院北京天文台。
    卞毓麟的科普处女作《黄道光》,在文革结束时发表于《科学实验》杂志,从此笔耕不辍。1980年底,他的成名作——对话体长文《星星离我们多远》出版,以郭沫若名诗《天上的街市》起兴,充分展露了科学性与文学性俱佳的特点,荣获“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他写的《月亮——地球的妻子?姐妹?还是女儿?》还入选《语文》教材。
    然而,一位老同事直言:“在天文台,搞科普往往有不务正业之嫌。”甚至有科研人员讥讽科普为“小儿科”。卞毓麟也自知,任何科普作品都无法计入科研论文的指标。或许因为 “副业”很强,他在天文台成为天文信息组负责人,除了负责图书馆、数据库等工作,还要编辑《天体物理学报》、台刊等4种期刊。第一次申报正高职称,因为报了“正高编审”,被认为与“研究员”不属同一序列,结果宣告失败。第二年才评上“正高”。
     

(责任编辑:admin)

Copyright © 2004-2016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