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名家与书 >

卞毓麟:30年著译科普图书30种

    科普作家卞毓麟——阿西莫夫的铁杆“粉丝”
    提起科普,少不了提一个人的名字:艾萨克·阿西莫夫。在他30多年的职业作家生涯中,为世人留下了近500部著作,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科普丛书和科幻小说作家。
    在中国,也有一个多产高产的科普作家:卞毓麟。年近古稀的他,也有30多年的科普生涯,著译科普图书约30种,主编、参编逾百种,发表科普文章500余篇。他的作品不仅入选中小学语文课本、屡获图书奖,今年初更是以原创的《追星:关于天文、历史、艺术与宗教的传奇》一书,摘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与欧阳自远院士合编的6卷本《嫦娥书系》正在申报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
    卞毓麟是阿西莫夫的铁杆“粉丝”,两人在很多方面也颇相像。但卞毓麟自叹没有阿西莫夫的天分,更遗憾中国没有那样的科普环境。
    跨洋追星
    “我读了您的许多书,并且非常非常喜欢它们。我(和我的朋友们)已将您的某些书译为中文。3天前,我将其中的3本(以及我自己写的一本小册子)航寄给您。它们是《走向宇宙的尽头》、《洞察宇宙的眼睛——望远镜的历史》和《太空中有智慧生物吗》;我自己的小册子则是《星星离我们多远》……”
    28年前,卞毓麟试着给阿西莫夫发出了一封信,没想到很快就收到了回信。5年后,在北京天文台从事天体物理学研究的卞毓麟赴美参加学术会议,利用会后在纽约观光的空闲,打电话约访阿西莫夫。
    那个周六下午,45岁的卞毓麟终于“追星”成功,登门与68岁的阿西莫夫相见。“您现在每天工作多长时间?”阿西莫夫想想说:“这要看情况而定。比如前天就挺好,我从早上干到中午,又从下午干到晚上,一共9个多小时,完成了不少工作。昨天也很好,工作了一天,8个小时。今天上午有人来访,现在又约你前来,中午只读了点书,没干多少事情。”他还诙谐地添了一句:“所以你看得出来,我挺伤心的呢。”
    这是他俩唯一一次相见。今年卞毓麟正好68岁,著作等身,不少人问他为何从事科普写作,他援引了阿西莫夫的话:“我写作的原因,如同呼吸一样。因为如果不这样做,我就会死去。”卞毓麟解释,阿西莫夫曾被问“如果医生说你只能活6个月了,你会做什么”,回答是“我会加快打字速度”。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