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读书指南 > 图书推荐 > 人文 >

《真实的背后》:揭开电视纪录片的面纱(2)


    在《真实的背后》中,我们可以看到,通过作者的透彻的分析,在电视纪录片这个文本的背后,暗涌着官方话语、精英话语、大众话语的历史沉浮,在这沉浮的背后又是怎样的权力角逐?当我们把电视纪录片作为一个类的个体放在社会的背景中的时候,不管它是作为文本,还是话语实践,也不管它的各层次的功能价值如何划分,它首先是作为整体文化中的一部分、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而存在的,也正是作为文化中的一个成员,它才能在社会的境遇中实现它的价值。在《文化与社会》中,雷蒙德·威廉斯指出,文化观念是针对我们共同生活的环境中一个普遍而且是主要的改变而产生的一种普遍反映,其基本成分是努力进行总体的性质评估。事实上,文化实践本身同样与社会的实践相互渗透。“文化霸权”、“文化革命”、“文化领导权”等术语,宣示的正是文化在社会构造中的功能,以及文化被社会构造的事实,因此对于电视纪录片的思考,不能只停留在话语实践的视野中,而是要拓展到整个社会实践的领域里,以此拓展开视野和深度,这就是邢勇提出的第三个理论层次——社会实践。这个三层螺旋式的框架,是该书的理论深度和研究独创性的体现。
    其二,作者对材料的巧妙把握同样值得欣赏。中国电视纪录片已有50年的历史,电视纪录片的研究也带着历史的特征——逻辑性与偶然性、芜杂性的混合。要对这50年来电视纪录片的流变加以把握,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的学术研究,这对作者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
    邢勇选择了话语分析的方式,紧紧围绕近50年来电视纪录片的话语分析这条主线,论述了自己的主题。在《真实的背后》一书中,作者将当代中国的电视纪录片视为话语实践的表征,以话语分析为主线,以历史语境为背景,从容地把握了近50年来电视纪录片的发展轨迹。
    在我们审视50年来的电视纪录片历史的时候,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部部载录在线形时间表上的纪录片文本,如何让这些停留在僵死的时间里的资料呈现出清晰的脉络,并让这些逝去的时代的墓碑开口说话,向我们道出自己的真相,是一大难题。作者的思路和结论是:它们仅仅是话语的化石,曾经的活生生的社会话语实践的化石。在这种理念之下,重新审视这个集合体的时候,呈现给我们的是在历史语境中的话语轨迹,它的历史分段是:1958年-1979年、20世纪80年代、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当思维的光芒透过这些成型的历史遗物时,电视纪录片呈现出它的真实面目:它只是各种话语形态的消长、话语活动与权力实践的纠结以及话语实践与社会历史的相互渗透的文本表征。(王中原)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