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云波:围棋博士的黑白情怀(2)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10:11:25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胡琼华 参加讨论
“林间扫石安棋局,岩下分泉递酒杯。”何云波认为,他从陀思妥耶夫斯基转向围棋研究,最主要的是他发现自己骨子里面还是一个热爱中国传统的文人。“一卷书,一局棋,一杯酒,一盏茶”,这就是他理想的生存方式。选择围棋,就是他自己对传统的一种回归。他在《弈境——围棋与中国文艺精神》的后记中说:一直很向往,做学问也可以做得“跟玩似的”。确实,围棋是一种游戏,一种形而下之技,但它又被当作艺术,虽小道而通于大道。形而下之技与形而上之道究竟是怎么样被打通的?围棋这类竞技性游戏,为什么会有着审美的意义?弈何以成为艺,艺在中国古代又为何物?弈境与艺境有何相通之处?对这些问题的讨论,一旦有所会心,学术研究也就有了许多乐趣。然后,便有了《棋行天下》《黑白之旅》等棋文化散文集和多种传播围棋文化活动的举办。 2011年,何云波申报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围棋思想史研究”获立项。2016年,《中国围棋思想史》被纳入“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文库”,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对中国传统竞技游戏的文化意义的发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随着对围棋和围棋文化的深入研究,何云波期待构建从“文化”到“艺术”再到“思想”的完整的围棋知识体系,为此他夙兴夜寐、枕典席文。这种身体的劳累在他看来,却有一种难以抗拒的精神快乐。何云波设想的“围棋文化三部曲”拼图,历经十五年终得以完成。何云波本以为自己已经完成了研究围棋文化的使命,却突然发现这似乎只是一个开始,他已经停不下研究围棋文化和开展围棋教育的脚步,于是,他开始致力于大学生的围棋教育。 棋道,永远在路上。何云波在《中国围棋思想史》后记中说:“有时候,喜欢上一个人、一样东西,就像中毒、上瘾,从此不思自拔,忧之如焚,甘之如饴,这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也许这正是他对围棋和围棋文化痴迷的内心独白。他甚至将自己的书房命名为“潇湘听弈庐”。在这里,他感受着“小楼夜听潇湘雨,棋子厅堂寂静中”的那一份惬意。拥一屋书,对窗前月,聆听古今文人、弈人的“手谈”,“共藏多少意,不语两心知”,正可谓妙味无穷,其乐融融。 与此同时,何云波并没有放下对俄罗斯文学的研究。2015年,他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跨学科视野中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研究”,这是他主持的第四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该项目从跨学科的角度,讨论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与哲学、宗教、伦理、法律等的关系,试图为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开辟一个新的天地。他说,俄罗斯文学,那也是他无法舍弃的一块领地。因为那里,有他曾经的青春和梦想。 拯救与逍遥,也许都是人的精神需要。相遇了,就是一种机缘,无论是围棋,还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既如此,我们便只能期待,无论是俄罗斯文学研究,还是围棋文化研究,他都能有更多的新作问世,都能在他的精神家园里找到属于他自己的学术情怀。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周汝昌:人间自古重真师
- 下一篇:发挥个性 表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