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仲马与伊夫堡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12:11:06 文汇报 高秋福 参加讨论
到马赛,不免要哼唱已成为法国国歌的《马赛曲》,要品尝名闻遐迩的普罗旺斯鱼汤。可是,前往漂离在海港之外的伊夫岛一游,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选择。 一个海岛有什么值得游览的?乍听之下,有的人也许会迷茫不解。但是,只要一提法国作家大仲马,就会恍然大悟:那里的古城堡是他著名小说《基督山伯爵》的重要背景地。 马赛位于法国南部的地中海岸畔,是法国第二大城市和第一大商港,最早由希腊人修建,后来被罗马人占领。直到1482年,马赛才归法国所有,成为日渐强大的法兰西帝国的商军两用港口。港外的利翁湾上,有像珍珠链一样的弗留尔群岛。群岛中最小的岛屿称为伊夫岛,离马赛大约三公里,面积只有零点零三平方公里。 1516年,法国国王弗朗西斯一世前来巡视,看到这个小岛地势险要,就下令在上面修建碉堡,以阻止外敌从海上进犯。这座后来以“伊夫堡”闻名的军事堡垒,建成于1531年,确实发挥了威慑作用,除意大利外没有任何外敌敢来侵犯。 1685年,国王路易十四独尊天主教,将大批新教徒囚禁在伊夫堡。从此,伊夫岛的作用发生变化,从防御外部敌人入侵的军事设施变成对付异教徒、叛逆者等内部敌人作乱的政治监狱。 名著的“原料” 对伊夫堡的历史沿革,出生在1802年的大仲马是了解的。他从青年时代起就几次到马赛游览,有时还小住几日。因此,当他后来决定创作小说《基督山伯爵》时,当即就选定伊夫堡作为背景地。 那是1844年,历史小说《三个火枪手》出版,轰动一时,大仲马成为法国最受民众喜爱的作家。出版商于是约他再创作一部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小说。已经创作有几十部历史戏剧和历史小说的大仲马,正想在这方面一试身手,就爽快地应承下来。 在搜集写作素材时,大仲马从巴黎警察局觅得一本回忆录。其中一篇题名《复仇的金刚石》,记述发生在1807年的一个曲折离奇的爱恨情仇故事。 巴黎的年轻鞋匠弗朗索瓦·皮克准备结婚,遭到经营咖啡馆的朋友马蒂厄·卢比昂的妒忌。卢比昂想捉弄他一番,就约了三个同乡向巴黎警方谎报说,皮克可能是与法国为敌的英国间谍。皮克很快遭到逮捕和判刑,随后被关进监牢。 服刑期间,这位生性善良的鞋匠悉心照料一位年老的难友。这位难友是意大利神父,对他的关切甚为感激,临终前将秘藏在米兰的大批财宝相赠。 七年后,皮克刑满出狱,找到那批财宝,立时成为大富翁。经过乔装打扮,他回到巴黎,应聘到卢比昂的咖啡店做伙计,逐渐弄清自己被诬下狱的真相。于是他走上复仇的道路,先把卢比昂搞得家破人亡,再将他的两个同伙杀死。在追杀他的第三个同伙阿吕的时候,皮克反被他杀害。阿吕逃到英国,在向牧师忏悔时讲述了这个嫉妒、诬陷与复仇交织的故事。牧师将故事记录下来,转交巴黎警察局归档保存。 大仲马认为,这个故事是“一块难得的璞玉”,可以用来“雕琢成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他的“雕琢”从构思开始,着力使一个个人复仇故事变得具有重要社会意义。 这时的大仲马已具有鲜明的政治主张。原来,他父亲是祖父在加勒比海岛上同当地黑人家奴所生,年轻时在拿破仑麾下效劳,拥护共和,反对封建王权。具有四分之一黑人血统的大仲马,受父亲的影响,从青少年时代起就痛恨波旁王朝复辟,曾背着双管枪热情参加推翻复辟王朝的战斗。这样的经历促使他从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角度出发,将故事发生的时间由三十多年前拿破仑当政时期,改为十多年前波旁王朝复辟时期,把个人的妒忌行为改为政治上的陷害,将批判的矛头直指复辟王朝。同时,为增强对读者的吸引力,他决定给故事涂上一道奇幻的色彩,将巴黎的监牢改为神秘的伊夫堡,将主人公由皮鞋匠改为历经风浪的海员。 写作框架确定之后,大仲马前往马赛,专门探访伊夫堡。他详细考察了这座政治监狱的情况,那里曾关押的名叫若泽·库斯托迪奥·法利亚的葡萄牙神父的命运令他尤感兴趣。这位神父思想开明,曾在巴黎投身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可是,他毕竟是外国人,不受巴黎的革命者信任,就懊丧地辗转到马赛来教书。因为传播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他不久就被关进伊夫堡地牢。十八年后,他获释出狱,死于贫困潦倒之中。 大仲马将这位葡萄牙神父的故事,同皮克遇到的那位意大利神父的故事糅合在一起,在后来题名为《基督山伯爵》的小说中,塑造了阿贝·法利亚长老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八百孤寒齐下泪怀念傅璇琮先生
- 下一篇:亲友30万字追忆杨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