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最动人的友情”忆父亲臧克家与郎平的交谊(4)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4:11:08 光明日报 臧小平 参加讨论
“很久没有去看望你们了,但心里一直惦念着你们并为您的健康祝福。我今早要飞往东京开会,而后,转战中国南方大约两个月,没有机会与家人及朋友共度春节了,所以请允许我代表我的家人给您及您的全家拜个早年……待我春天回来时,一定去看望。我们都很好,浪浪更是‘突飞猛进’,才一岁八个月的孩子,看上去也有两岁多了,身体又棒,真是比他爸爸妈妈小时候强多了。随信捎去一张浪浪送给爷爷奶奶的相片。” 是啊,时至今日,父亲已经去世已经12年了,但我们依旧珍存着和郎平及其家人在不同年代、不同时期的照片。它们是这段交谊的美好见证。 还有一张挺有意思的照片,是摄于1990年7月29日的五人合照。那天,有两拨客人不约而同地来家中看望我父亲。一拨是作家胡世宗带着15岁的儿子胡海泉;另外一拨就是把车直接从机场开到我家的郎平父女。 26年后,中国女排在里约夺冠之时,这张合影成为手机微信上的热点,广为流传。 如今已是歌手的海泉,在2016年8月24日晚北京电视台文艺频道《每日文娱播报》中,面对自己当年戴着700度近视镜、身着牛仔短裤的青葱年华,道出了当时身为文学少年的心声:“郎平姐那时就是我心中的偶像!” 不容易 在里约奥运夺冠之后,中国女排的老教练、老领导袁伟民深有感触地说:“郎平真是非常的不容易!” 我父亲虽非体育界人士,但当时对郎平和女排姑娘们的“不容易”,有深刻的体会。在场上夺冠的荣耀背后,女排姑娘们有多少不为人知的场下付出啊!父亲于1981年8月9日作诗《胼胝的手掌——赠郎平同志》,这样动情地写道—— 你的意志就是拼杀争取胜利, 火红的青春充满了战斗的力量! 一个队,就是一个整体, 球到你手,就休想逃脱死亡的下场。 你神态安详,体魄健壮, 谦逊温暖,亲切家常。 “觉得辛苦吗?”我这样向你发问, 你笑着向我伸出胼胝的手掌。 这“胼胝的手掌”上,含有多少无言的内容啊! 在1986年6月30日的文章《胜利全从拼搏来——读〈郎平日记与书信〉有感》中,父亲感慨道—— “胜利得来却是十分不易的!和全世界强队、强手较量,确实压力重如山。她们长年累月,青春年华,是在滚打弹跳极端艰辛中度过的。每天,一练下来,衣服上可以扭下汗水,浑身发软,人如‘马失前蹄’。哪一个队员身上没有几处伤损?她们的岁月,消磨在飞机上,轮船上,火车上,谁知有多少?头晕,恶心,胃里‘翻江倒海’,眼底出血,甚至休克,当场晕倒,急救入院。可是,中华女儿是铁姑娘,哨子一响,病魔退避,在战场上,精神抖擞、判若两人了。难怪连外国观众也都为之大大惊佩了。中国女排的姑娘们都有‘出奇的坚强精神’。” 在1994年2月17日的散文《郎平行迹》中,年近九十的父亲又心怀赞许地说:“郎平,在球场上,十年征战,声名赫赫,已经退役了。可是,她的事业心强,时时刻刻随着球转动。从去年开始,她东山再起,联系世界明星,组成‘八佰伴’组织,意不在扬名,不在拿奖金,她想鼓励、促进中国女排的成长、壮大,恢复‘五连冠’雄风。其志可嘉,其心良善。” 是啊,郎平从一名年轻的女排队员一步步成长为蜚声世界排坛的顶尖教练,坚强忘我地走到今天,这背后又有多少只有她自己才知道的“不容易”! 但是,为了中国女排的发展腾飞和女排精神的传承发扬,郎平始终把祖国放在人生选择的第一位。这一切,使我们从更高层次认识了郎平,认识了她纯粹高尚的精神世界和人格魅力。我父亲当年结识并赞赏郎平的原因,正在于此。 2004年2月5日,99岁高龄的父亲驾鹤西去。远在美国的郎平难抑悲痛之情,请托郎红代表全家人,前往八宝山参加遗体告别仪式,送别这位亲近可敬的老人最后一程。 这段长达二十个春秋、年龄上相差半个多世纪的忘年之交,充满着真挚的情感和正能量,为我父亲的晚年生活平添了内容和色彩,因而被我们全家人长久地记忆并深深地感动着。 父亲与亿万民众和球迷一起,对以郎平为代表的中国女排,给予了坚定的支持和热情的关怀,成为这支年轻队伍成长的动力、夺冠的源泉。同样,父亲也从郎平和中国女排姑娘们身上,感悟、汲取到许多东西,尤其是至今仍然高擎不变的女排精神,给了耄耋之年的父亲很大的震撼与感动。共同的对于祖国、人民和中国体育事业的衷心大爱,是忘年之交的基石。 今天,当已经不再年轻的郎平率领着中国女排,让五星红旗再次在里约马拉卡纳奇诺体育馆高高升起时,我格外怀念我亲爱的父亲,格外怀念他与郎平亲如一家的那段时光。我仿佛看到父亲像过去一样,与我们比肩坐在电视机前,为郎平和新一代中国女排姑娘们的胜利,尽情地欢呼,鼓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