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文坛轶事 >

汪曾祺的两篇同题文章(2)


    汪先生提及的几处,再结合发言的内容和林斤澜先生在《前言》中提及的,应该可以肯定,《全集》第三卷收入的《回到现实主义,回到民族传统》,就是1987年汪先生在作品讨论会上的发言。
    那么,这篇发言又怎么会发表在《新疆文学》1983年第二期上呢?抱着这样的疑问,笔者在《西部》(《新疆文学》先后更名为《中国西部文学》《西部》)副总编张映姝的帮助下,查阅了1983年第二期的《新疆文学》,果然有一篇《回到现实主义,回到民族传统》,再与收入《全集》第三卷中的《回到现实主义,回到民族传统》对照阅读,发现完全是两篇不同的文章。也就是说,由于两篇文章标题相同,《全集》编者误把1987年汪先生的发言,当成了发表在《新疆文学》上的文章了。
    查《全集》,未见收有发表在《新疆文学》1983年第二期上的《回到现实主义,回到民族传统》,算是一篇集外文。在这篇文章中,汪先生从“生活和创作的关系”、“美学感情的需要和社会效果的问题”、“现实主义和民族传统”等三个方面结合自己的创作经历,提出了自己“搞现实主义的东西,搞民族传统的东西,但又不排斥其他非现实主义流派的影响,不排斥外来的影响”的“奋斗目标”,从而“回到现实主义,回到民族传统”。
    1982年夏天,汪曾祺、邓友梅、林斤澜等先生在《北京文学》编辑李志陪同下到新疆采风,逗留了不短的时间。这篇发表在《新疆文学》1983年第二期上的《回到现实主义,回到民族传统》,应该是当时的一次文学交流会的讲稿;邓友梅、林斤澜两位先生也都有讲。
    1982年第十二期的《新疆文学》“作家谈创作”栏目发表的林斤澜先生的《箱底儿及其它》,可能就是林先生在这次交流会上的讲稿。他们三人到了伊犁后,也和当地文学爱好者见了面,并在座谈会上都有发言,发言稿经记录发表在伊犁州文联主办的《伊犁河》杂志1982年第四期上,汪曾祺先生的发言是《道是无情却有情》,后来收入《汪曾祺全集》第三卷中。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