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吾致冯锦钊书信两通
http://www.newdu.com 2025/07/05 03:07:21 中国作家网 张 丹 参加讨论
网上有钦鸿君辑《李健吾致华铃书信九通》,史料十分珍贵;略有遗憾处在其只“九通”而非“十通”,否则资料将更为完整。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所辑最早的一通信写于“七月卅日晨”,而再早的写于“七月廿六日”的一通则疑似“漏网”。这两封信均藏于中国现代文学馆。它们被并排粘贴在同一张浅黄色彩纸上,中间空白处还有两列竖行书写的说明性文字:“这是李健吾给学生冯锦钊(华铃)早期的书信,年份是1938年。当年彼此全在上海。”两信原文是: 其一 锦钊学兄: 你的信很感动我。那首“再会了”的诗中间有两节诗格外感动我,例如“你嘱咐我不必写信来”二节。也许因为你的情感太重,哭喊太过,所以有几节略欠意味。例如第四节,我删了,原因是拖沓、重复,没有特别的力量。第七节和第八节我也删了,几乎因为同一的原因。另外还觉得是散文,而不是诗。你也许问我诗和散文的区别。自然很难说。最后三节我完全替你换了三节新的。因为我非常喜欢这首诗,读着读着,不由得化入你的情感,另补了三节。看你的来信,你也许有道理,我倒后悔删削你的末三节,另外补上我的了。我昨天另抄了一份,用你的笔名,当面交给王先生发表,共总是十二节。如若不用,或有稿费,都会直接寄给你的。你必须饶恕我的修改。我实在后悔我多事。这至少证明我多爱这首诗。我希望你区别一下crying mood 同contemplative mood ,你有前者而少后者。发表之后你可以骂我,再同我讨论一番。因为我想这首诗还可以写好的。匆匆。 健 吾 (1938年)七月廿六日 其二 锦钊兄: 读过你的信,我越发不安了。我实在后悔我那时改你那三节的冒失。因为你知道,我虽说做你的先生,但是也是个人,也是个有诗情的人。一冲动,就信笔写下去了。我现在觉得还是你有道理,你是原作者,我究竟是“读”呀。我回头到王先生那边去,如若能要回来,顶好。我再斟酌一遍,重新把你的诗交给他。怕的是他已然发了,那就糟透了。但是,我还有一个补救的方法,就是用你的原文寄到香港去或者内地去。无论如何,你的庐山真面可以露的。 你可以看出我很诚恳。在创作上,没有先后,只有好坏。一个小孩子可以写大人写不出的杰作;一个学生可以写先生写不出的杰作;一个先生哪,反倒是note(落伍)。 我一天忙得很。清早出去,什么时候回来也不知道,否则我愿意约个时候跟你谈谈。昨天夜里我还赶了一篇文章。你那首译诗我转交给王先生。我希望你更扩大你的诗才,不要老在恋爱中间转圈圈,转出杰作也好,否则索性暂时放下它。生命也许没有恋爱热,然而究竟变化多,机会多。 谢谢你的糖。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