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文坛轶事 >

臧克家考大学


    1930年,青岛大学入学考试成绩发布,一位20多岁的考生数学零分,作文也只写了三句杂感:“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成幻光,谁便沉入了无底的苦海。”按说,这位考生铁定无法录取。不过,问题是他碰上了一位识货的主考人。这位主考人就是闻一多先生。闻先生从这三句杂感中发现了这位青年身上潜伏的才气,一 锤定音破格录取。果不其然,这位青年没有辜负闻先生的期望,很快就发表了一首又一首的新诗,并于1933年出版了轰动一时的诗集《烙印》。他,就是后来誉满诗坛的农民诗人臧克家。诗集《烙印》出版后,很快被抢购一空,好几家书店还争夺其再版权。许多名重一时的评论家特意为它撰写文章。茅盾认为臧克家是当时青年诗人“最优秀中间的一个”。朱自清评曰:“从臧克家开始,我们才有了有血有肉的以农村为题材的诗。”王统照称道:“(臧克家的出现)真像在今日的诗坛上掠过一道火光。”闻一多也不吝啬自己的赞美:“克家的诗,没有一首不具有一种极顶真的生活意义。”
    不过,事情放在今天,这位后来的“农民诗人”怕是无论如何都无法被录取的。因为,我们今天的高考已完全步入模式化,而模式化是不允许超模式的。尽管模式化高考相对解决了社会公平问题,但其缺陷则是解决不了个性的成长需要。社会需要公平,但对某些特殊人才亦需网开一面。只是其间尺度不好把握,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后门”的痼疾,令每一位中华儿女都轻松不起来。因此,今天谁都不敢轻言废弃高考。可是,像当年臧克家这样的青年今天恐怕也不在少数,如何为他们提供发展的机会,便是我从这则史料中读出来的思考。
    已被证实的才华由于置放明处,自然毋须多评多论。可问题是如何及时发现还在泥土中的幼芽?识英才于未显,助幼芽于初露,这才是教育界永恒的思考命题。一个人的成长乃是各种因素综合之果,客观催化的重要作用自不待言。如果当初闻一多先生未能慧眼识珠,如果青岛大学未能网开一面,那么臧克家能否破土而出呢?至少,这是一个问号。
    (摘自2001年8月9日《羊城晚报》,裴毅然文)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