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民族性”到“经典化”的历程——评钟世华《〈百鸟衣〉的经典建构与影响焦虑》
http://www.newdu.com 2024/11/28 11:11:45 贵州民族报 张淑云 参加讨论
韦其麟是著名的壮族诗人,在少数民族文学史以及中国当代文学史上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他的诗歌创作远播海外,最著名的叙事长诗《百鸟衣》更是无法跨越的经典之作。然而,经典的建构并非一朝一夕便能完成,对于致力于韦其麟研究的青年学者钟世华来说,其研究论文《〈百鸟衣〉的经典建构与影响焦虑》(原载《民族文学研究》)就韦其麟的《百鸟衣》经典的建构过程、背后隐藏的作家的创作观念以及围绕作品所形成的评价机制、权力关系等诸多因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百鸟衣》研究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这篇论文遵循着一个严密的逻辑关系,钟世华在讨论《百鸟衣》的经典建构问题时,首先分析其经典建构的主导因素。对于少数民族诗歌通常具备的鲜明的“民族性”特征,即民间故事、传说这一民间资源,是《百鸟衣》经典建构的重要因素,更为重要的是韦其麟在创作过程中加入了自身的创造性思维,论文从故事情节、文化风物、语言修辞、诗体形式等多方面去分析韦其麟的创造性思维的运用。钟世华以哈罗德布鲁姆的《西方正典:伟大作家和不朽作品》的理论出发,认为“原创性”及经由“原创”而生成的“陌生性”成为经典建构的首要因素。对于少数民族诗歌来说,由“民族性”的再现而生成的“原创性”与“陌生性”是其成为经典的独特优势,韦其麟的《百鸟衣》正具备了这样的特性。 在呈现《百鸟衣》经典建构的过程中,钟世华将研究的视野伸入到由评价机制所形成的权力运作空间的审视。在对评价机制和权力运作空间的深入分析中,钟世华以严谨细致的史料寻踪为基础,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点一点挖掘,建构出一条权力运作空间的形成轨迹。《百鸟衣》最初发表于《长江文艺》1955年6月号,随之《人民文学》与《新华月报》均在1955年的“7月号”全文转载,后被收录于“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中学课外阅读资料”等书中,又于1956年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此后几经再版,包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蒙古文版)、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上海美术出版社1983年版、漓江出版社1998年版等,这也直观地反映出了诗作自身的诗学价值与史学意义。学界对《百鸟衣》的评价,自其发表后有关研究工作随即展开。有关韦其麟的研究在五十年代均围绕着《百鸟衣》开展。到了新时期,研究者们对《百鸟衣》依然保持了较大的关注度。整体上看,尽管《百鸟衣》的评价机制在不同时期面临着不同的问题,并且在某些阶段还表现出了明显的局限性,但由评价机制所形成的权力运行空间已渐趋建构出来,这便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百鸟衣》迅速地向“经典化”的靠拢。 对于分析了《百鸟衣》经典建构的主导因素和评价机制问题后,钟世华也看到由经典化而导致的“影响焦虑”随之形成,论文又继续探讨“影响焦虑”问题,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逻辑链。《百鸟衣》的经典建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界对韦其麟的全面认知,他们将目光更多地投入到《百鸟衣》上,而相对忽视了诗人其他方面的创作探索。在钟世华看来,摆脱《百鸟衣》“影响焦虑”的途径主要有两个,一个是韦其麟自身的创作并未框囿于叙事诗的写作与民族性表达,他在与时代语境的相互对话中,进行了多元的艺术探索,这些均可视为他摆脱经典作品“影响焦虑”的尝试。另一途径则是依靠评论家们的批评“自律”,他们不应局限于现有的批评态势,而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挖掘出韦其麟的更多诗作与诗作本身更为多元的艺术价值。 韦其麟是壮族文学史上的一座高峰,他的叙事长诗《百鸟衣》在文学和艺术创作领域都有着较大的影响。钟世华的论文《〈百鸟衣〉的经典建构与影响焦虑》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深入分析了《百鸟衣》成为一部文学经典的过程,既是学界研究韦其麟及其叙事长诗《百鸟衣》的重要收获,也为中国文学由“民族性”到“经典化”过程的探索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样本。 (作者系广西教育学院副研究员、文学博士)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文学人类学视野里的多民族文学交往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研究前瞻
- 下一篇:哲学之于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