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文艺 > 民族文艺 > 评论 >

文学人类学视野里的多民族文学交往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研究前瞻


    在文学人类学的视野下考察新中国建立70年(1949-2019)来的多民族文学交往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的历史实践,并思考其与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的关联,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面对疆域内多民族共存的历史与现实,在新中国成立前的1949年7月召开的“第一次文代会”就注意吸纳多个民族的代表参加,会议通过的《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章程》 中就写道要“开展国内各少数民族的文学艺术运动”“各民族间互相交换经验,以促进中国文学艺术的多方面发展”,表明当时由共产党组织起来的参会者们就有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促进多民族文艺交往的考虑。 “十七年”期间,在各族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创作批评、族别文学史编写实践中,众多口头、书面“文本”和文学实践间的相互联系、影响的事实让研究者们注意到历史上多民族间的文学交往及其与中华民族构建的关联。
    改革开放后,以民族间的文学关系为话题的“多民族文学”研究越来越成为热点话题,直接以“多民族文学”这一符号标示的研究成果有邓敏文的《中国多民族文学史论》等。世纪之交及以后,在“多民族文学论坛”等学术活动中,梁庭望、杨义、朝戈金、关纪新、汤晓青、曹顺庆、叶舒宪、徐新建、彭兆荣、欧阳可惺、陈平原、陈思和、姚新勇、李晓峰、罗庆春、刘俐俐、刘大先、龚举善、杜国景、潘年英等学人积极参与并提供了深刻的洞见,“中国多民族文学的共同发展研究”“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及相关问题研究”等多个课题获国家立项并有《多民族文学史观与中国文学研究范式转型》和徐新建、姚新勇分别主编的“中国多民族文学丛书”“多元一体视域下的中国多民族文学研究丛书”等优秀成果出版。概而观之,四十多年来的多民族文学研究显现出从政治视角向文化、审美向度的推进,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理念相呼应,如徐新建所述,正在跨越族别文学和国别文学视野向世界性的多民族文学或说“世界文学”扩展。
    20世纪末以来,经由文学与人类学的理论的互动中,中国文学的多民族存在样态被揭示,“文学人类学学派”在突破传统文本文学观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构建起文学人类学的“整体文学观”,并产生了大小文化传统、四重证据法、表述与被表述、文学与仪式、多民族文学史观等理论和方法。其中,《民歌与国学——民国时期歌谣运动的兴起与演变》《仪式谱系:文学人类学的一个文化视野——酒神及其祭祀仪式的发生学原理》《文学与人类学——知识全球化时代的文学研究》乃文学人类学研究领域的奠基之作。不过,运用文学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探讨本研究提出的问题的研究基本上还未得以开展。
    在“新时代”背景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一个有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出现了王正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的国家认同与文化认同》和汪荣的《多民族文学中的文化交往与文化对话——以新时期以来的“蒙古历史叙事”为例》以及窦畅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中华文化认同的互动关系》等成果给本研究的产生以诸多启发,进而使笔者思考国家领导人提出的各民族“如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这一话题。
    在国外的相关研究中,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杜赞奇和斐迪南·滕尼斯的著作亦给本研究的发端以很多启发。
    综观国内外的研究,笔者注意到似乎当前的人类学或民族学及中国多民族文学研究都亟待回答几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新中国70年来的多民族文学交往实践,在促进当初规划者们所设想的各民族共同繁荣、团结共进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多民族的文学交往如何参与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更新与持续构建?这其中的历史经验对当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问题有何启发?
    本研究的重点有三: 一是分析探讨多民族文学交往中各主体间的互动关系及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的关联问题;二是分析探讨在多民族文学交往中,“中华”这一符号如何被构建为共同的认同符号并丰富其内涵;三是运用文学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多民族文学交往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建进行有效的分析。主要目标是总结多民族文学交往的经验并助推国家文学发展规划的创新,为“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时代课题提供与单一的民族学、政治学、社会学、公共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路径有所区别但同样重要的“文学的”解决方案。
    对上述重大课题的研究,需要多学科的知识背景和研究方法,而文学人类学的跨学科性质正好适合研究之需。除文学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主要视角外,本研究仍要采用以往行之有效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生产理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以及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归纳和演绎的方法等。为达成创新目的,笔者认为需要有以下核心观点:一是文学人类学的“整体文学观”,即将“文学”从传统的形式多样的 “文本文学”扩展至 “口头文本”“文化文本”并将之与延伸至生活世界的可称为文学展演、文学过程、文学景观、身体叙事、文学生产、文学的影图化和空间化转换等围绕“文学”而展开的人们的实践活动相联系,对于当前民族学和人类学、文学研究等学科的研究深入均具有重要意义;二是秉持徐新建总结的文学可看作是“人类通过多种符码建立的表述系统,兼容着教育、艺术、政治乃至治疗等实践功能”的观点,把文学看作是国家、民族、个体互动的“中介物”,由之可以认识和理解新中国的多民族文学实践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构及关联;三是从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历史进程看,多民族的文学交往促进了各族人民相互认知、包容和文化互补,有助于各族人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持久生成与长期维系。
    本研究属于跨学科的基础研究,其学术价值在于希望有助于深化对新中国多民族文学交往实践的理解和推进中国多民族文学的研究和有助于民族学人类学、少数民族文学的学科建设和拓展文学人类学理论的应用视野,以及希望有助于铸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推进;其应用价值在于希望总结多民族文学交往的经验并助推国家文学发展规划的创新,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 “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时代课题提供与其他学科路径不同但同样重要的以“文学”为抓手的解决方案。
    (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文法学院)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