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文艺 > 民族文艺 > 艺谭 >

中国民族志纪录片十年观察


    时值岁末年初,纪录片界同仁邀请笔者推荐近10年(2010至2019年)以来的中国纪录片代表性作品。自忖在公共纪录片领域并没有足够的观片量与发言权,便将视线投向相对熟悉的人类学-民族志纪录片。因循人类学的田野工作理念,笔者对长时期在特定地域从事民族志式(Ethnographic)纪录片创作的作者,及其近10年来的整体性影像作品(或可称为地方/民族影像志)进行了简明的梳理与评介。
    刘湘晨:对新疆全景式的记录和有温度的表达
    刘湘晨堪称当代新疆重要的影像记录者之一。他兼具影视人类学者的理论范式与纪录片作者的行动力,在广阔的新疆腹地、天山南北坚持创作20余年。自2010年以来,刘湘晨陆续完成了《献牲》《祖鲁》《四季轮回》《西极地》《假期》等影片摄制。刘湘晨的民族志纪录片既有对塔吉克、维吾尔、柯尔克孜、蒙古等民族的宏观记述,也有以影视人类学者视角对特定文化主题的细致描述,呈现当代新疆各民族的生产生活、精神信仰等,是一种全景式的记录和有温度的表达。
    顾桃:大兴安岭密林深处的影像关注
    顾桃自本世纪初期开始进入东北鄂温克、鄂伦春等少数民族聚居区,进行长时间的纪录片创作,以2003年的《敖鲁古雅,敖鲁古雅》为早期作品,进入民族志纪录片领域。2010年至今,顾桃延续其对北方诸民族的影像关注,陆续完成了表现鄂温克族文化变迁之《雨果的假期》《罕达犴》,表现鄂伦春族文化变迁之《神翳》《乌鲁布铁》,以及表现蒙古族萨满文化之《额日登的远行》等影片,对当代中国北方民族文化进行了有力的现代性叙述。
    于广义:记录东北林区人民的生活
    出生于黑龙江的于广义曾是一名版画家,自2004年起开始用摄像机记录大兴安岭林区人民的生活,在第一个10年期间完成了纪录片《木帮》和《小李子》,是国内最早关注北方伐木工人群体的纪录片导演之一。近10年来,于广义继续在黑龙江林场的汉族居住区跟踪拍摄,陆续创作出《光棍》《跳大神》等作品,深度描述了东北林区人民在产业与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生活境况。
    鬼叔中:专注于“客家风土电影”创作
    诗人鬼叔中(本名甯元乖)是福建宁化土生土长,并在宁化生活与工作的客家人,2009年完成第一部讲述本地传统造纸技艺的纪录片《玉扣纸》,从此进入民族志纪录片创作者行列。自2010年至今,鬼叔中立足闽北客家乡村地区,先后完成了《老族谱》《砻谷纪》《罗盘经》《五公经》《春社谣》《七圣庙》(与朱靖江合作)等作品,他将其称为“客家风土电影”。这些作品系统展现了古老的客家文化传统在当代闽北社区的存续与变迁,为客家文化留下珍贵的记忆。
    郭净:致力于“卡瓦格博影像志”创作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郭净是近20年间中国民族志纪录片的旗手之一,曾创办“云之南民族志纪录片影展”。近10年来,郭净致力于“卡瓦格博影像志”的创作,将影像素材-影像日志-影像作品进行多层次编码,进而建构相对完整的影像知识体系。在“卡瓦格博”主题之下,他将自己1990至2000年间在云南德钦卡瓦格博雪山拍摄的影像材料,陆续剪辑成《峡谷纪事》《雪山短歌》《山形物语》《登山物语》等系列片,以及《嘛呢》《狼来了》《风》《歌手》《野花谷》等片段式作品,对民族志纪录片体系的整体建构进行了探索。
    季丹:从《危巢》到《芭雅》
    纪录片女导演季丹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在西藏完成纪录片《老人会》《贡布的幸福生活》后,便长期有意识地以民族志田野调查方法进行纪录片创作。2011年,她执导完成影片《危巢》。在广西拍摄的纪录片《芭雅》,是季丹历时6年完成的作品。纪录片容纳了季丹与壮族老人芭雅共同生活6年的细节。季丹在拍摄过程中学会了壮语,见证甚至陪伴了芭雅家族成员(包括芭雅本人)的死亡。芭雅和季丹之间的关系,用季丹的话来说,“摄像机对着芭雅出殡的队列时,我看到的是自己的死。在芭雅的一生中,我窥见了包括我自己的人生在内的人生全景。”
    清影工作室:呈现中国学院派民族志纪录片集群式教育成果
    清影工作室是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下属纪录片教学实践机构,主要负责人是雷建军、梁君健两位教授,二人都曾在欧美接受过影视人类学的学术训练,也将这套训练体系应用于清影工作室的教学当中。近10年来,清影工作室的教师和学生完成了数十部纪录片作品,如院线影片《喜马拉雅天梯》(梁君健、萧寒执导)、《大河唱》(柯永权、杨植淳、和渊执导),以及《一张宣纸》(雷建军、梁君健执导)、《姑婆》(杨宇菲执导)、《红毛皇帝》(岳廷执导)等独立纪录片,体现出中国学院派民族志纪录片的集群式教育成果,以及“把摄像机埋在土里”的理念,侧重民族志记录与民间文化表述的创作导向。
    高屯子:用影像记录羌族文化
    高屯子是四川有影响力的摄影师之一。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他赶赴灾区救灾,沿途所见羌族村寨破坏严重,遂萌发以影像记录羌族文化的愿望。此后10年间,高屯子持续以文字写作、图片和电影拍摄的方式在羌族聚居区开展田野工作,2013年完成纪录片《夕格羌人的迁徙》,2018年融合夕格羌族同胞迁居邛崃之后的生活境遇,完成院线纪录电影《寻羌》。高屯子在同一时期还出版图文书籍《羌在深谷高山》,数次举办羌族影像展,并创办“羌绣帮扶计划”,实践影像民族志的行动性主张。人类学者王明珂称其作品“在充满对比、矛盾的呈现与表达中,传达出对现代的反讽与对传统的反思”。
    “乡村之眼”:“主位表达”民族志纪录片的创作代表
    创建于2007年的“乡村之眼”,初始是一个通过在西部地区培训村民影像技能,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的项目组,其后日渐发展成为一个基于文化自觉与影像表达的社区影像协作网。参与者包括青海、云南、四川、广西等地藏、苗、瑶、汉等民族的乡村纪录片组织。其中青海果洛藏族牧民兰则拍摄的《牛粪》《鼠兔》,云南德钦藏族妇女李卫红拍摄的《葡萄》,广西南丹瑶族何春、黎夏拍摄的《白裤瑶人的葬礼》《金刚队长》等作品,均在当地社区文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影视人类学倡导的“主位表达”民族志纪录片的代表性作品。
    “快手”短视频作品:亿万普通人的影像自我表达
    2010年至今,是移动短视频社区从无到有、从边缘向中心挺进的10年。聚集在以“快手”“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社区中的亿万普通人,开始运用影像的力量进行自我表达,进而获得更为广阔的社会视野,实现更为积极有效的文化表达与生存发展策略。这是当代中国影像文化从精英到大众,从文化展示到社会与经济交往的一次飞越。“快手”等新媒体所主张的“视频是新时代的文本”,将会在各个领域逐渐成为现实。这也是民族志纪录片创作与研究导向的一次深刻转型。
    (作者系中央民族大学影视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