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文艺 > 少儿 > 评论 >

《追梦珊瑚》:生态文艺创作的新收获


    原标题:生态文艺创作的新收获——读《追梦珊瑚》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16年出版的《追梦珊瑚》 ,是我国第一部以珊瑚科考与保护为主题的长篇纪实文学。著名作家刘先平不顾耄耋高龄,四下海南、两赴西沙,深入采写、精心雕凿,以诗意的笔触细腻而又生动地描绘出海洋世界光怪陆离的恢宏景象,鲜活而又深刻地再现了海洋科学家们为保护和修复南海珊瑚生态系统所付出的艰辛劳作和忘我奉献。这部作品的问世,不仅对强化稀有资源保护、促进社会绿色发展,而且对唤醒国人的海疆意识、激发爱国热情,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刘先平积四十年心血倾情关注自然生态的发展变化,是中国最早一批自觉倡导且始终如一大声疾呼环境保护的文艺家中的佼佼者,他著述颇丰,成就显著,为中国生态文化建设作出了宝贵贡献。
    首先,作为中国大自然文学的最早倡导人和忠实践行者,刘先平热爱大自然、讴歌自然美,其作品中始终洋溢着浓郁的乡风野趣。山野情趣是刘先平大自然文学创作中最集中、最张扬的部分,他对大自然风景的粗犷、清幽、险峻,动物世界的野性、凶猛、趣闻,海洋世界的五光十色,以及科学考察和野外探险的艰辛、刺激、神奇的精彩描写,都是他精心铺陈、极力渲染给读者的迷人格调。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先平是一个真正的读万卷书,走万里路,且写万卷书的作家,真正是著作等身。长期以来,先平不辞辛劳,出没于崇山峻岭、长川大漠,在荒山野岭和江河湖海里艰苦跋涉,既饱览了名山大川、荒漠戈壁和海洋世界丰富的自然风光,也历尽了常人所难以忍受的千辛万苦。在他笔下,光怪陆离的大自然世界里诸多的生存奥秘,与他独特的生存阅历、深切的人生体验和对祖国山河的大爱融为一体。他的书中总有一幅幅鲜活生动的野外生活的场景,总有许多常人不知的自然生存奥秘和山野趣闻,总有人们通常难予体验的大自然独特的风采与魅力,所以经常能够带给读者诸多石破天惊的审美惊喜。他的文学创作可以视为有关大自然、动植物生长、生活状态的某种通俗易懂的科学普及读物。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猴王的产生、大熊猫的生活、母鹿与鹿仔之间的关系,杜鹃为何将蛋产在别的鸟窝里,野牛如何群攻,大熊猫怎么与红狼交战,兔子怎么和老鹰搏斗,还有鲨鱼、章鱼、水母以及珊瑚等等的生存状态,给读者展示出一种完全陌生而又神奇的天地;从中我们领略到大自然的生态衍续与生死交替、野生动物世界激烈的生存斗争、物竞天择的残酷法则以及维系神奇生物链的特殊的神奇景观。读先平的书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每次翻读都会让读者进入一个崭新的自然世界,在清新自然的山乡野趣中,使人们忘却了世俗社会的诸多烦恼和忧愁。
    其次,把自己定位于为青少年写作的作家,刘先平作品中始终呈现出清澈的审美目光和清纯的童心世界。这里所说的清澈目光和清纯童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用儿童般清纯的眼光去观察社会、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给人们带来一个崭新的认知视角;二是不为世俗功利诱惑的境界,在世俗纷争之外保持一种本色的自我和充满激情的探险精神。刘先平把探险作为自己的天性,凡是有探险的机会他都狂热地参加,也为此吃尽了苦头,历经了艰险,有时甚至付出有生命危险的代价。听说有一次先平陷进了溶岩里,要不是夫人的机智救援,他的腿可能就崴断了。其实,探险是年轻人的事业,但先平人老心不老,四十年如一日坚守着。因为他怀有一颗童心,有对事业执著的追求和对探索世界的渴望心态。人们常说: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先平就是这种一辈子做好事的人。他永远以一种纯净的心态去看待自然、看待社会和人生,始终保持着充沛的精力和行动的勇气,这是大自然文学作家的看家本领。他不仅仅把大自然中非常鲜活、生动、五光十色的现象带进作品,而且他把这些现象与科学普及联系起来,用儿童的视角、以浅显易懂的故事和朴实优美的语言来表达,真正地把科学性、知识性、文学性、趣味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形象生动地展示了祖国大好河山的奇光异彩。他的作品不仅儿童爱读,成人也会受到浸染。读先平的书不仅使人向往动植物世界和科学探险的无穷魅力,也对青少年开拓视野、追求知识、陶冶情操,激发对大自然的想象力都大有裨益。
    再者,作家把毕生精力投进大自然,内心深处永远寄予着对祖国大好河山特别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美好愿景。在刘先平作品中,始终蕴藏着一种强烈的激情,始终饱含对大自然的敬畏与敬重。尽管他笔下描写的都是真实、客观、且略带残酷的现实,经常会有某种压抑不住的悲鸣与愤怒,但作为一位生态文明的先觉者,他不遗余力地发出善良的呼唤,呼唤人们尊重自然,尊重生命,建立良好的生态文明,让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在过去的作品中,刘先平总是尽力把他对现实的思考用虚构的方式来表达,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正改变着他的叙述方式,开始直接从虚构转到写实,直叙胸臆地去呼吁。从对以皇甫晖为代表的科学家们的追踪与激赏,就可看出作家对目前海洋生态的严峻现实所持的一种强烈态度。一方面,人类生存生活于自然的怀抱,需要自然为之提供生存发展的一切资源;但另一方面,人类对自然盲目的开发和恶性的掠取,人与自然的和谐正日益破裂。就像作家所说:四十年的经历一路走来,过去写过的青山绿水,现在已满目疮痍;过去的动物现在濒临灭绝;过去的河流现在已经干涸;有些森林已经砍伐殆尽,美好的大自然在我们面前已经面目全非。这是多么可怕的事实!在市场“一切向钱看”的畸风下,人们掠夺性地开发、残酷地毁灭着大自然,反过来也日甚一日地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所以,刘先平投入四十年心血,不断呼吁走进自然、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维系着大自然文学的生长,升华着创作中的绿色主题。尽管作家无法改变“边呼唤边破坏”的事实,但没有呼吁绝不会比现状更好,所以就更加需要更多的人站出来,为此而大声疾呼!这里,充满了一个知识分子深刻的忧患意识和自觉的责任担当。
    尽管文学对社会的影响可能是有限的,但是通过文学作品的传播,可以潜移默化地让一代又一代青年人对生态意识有所觉醒,这就是国家的希望,也是人类生存的福音。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充满深情的危机呼唤和人文关怀,必将引起人们的深刻反省,这对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培育良好的自然伦理和生态伦理,定会发挥有益的推动作用。仅此而言,就值得我们对生态作家表达最诚挚的敬意!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