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文艺 > 少儿 > 评论 >

颐和园长大的小丫丫


    “天长了,夜短了,耗子大爷起晚了……”
    这是我们小的时候,北京流传很广的一段民谣。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怎么也没有想到“耗子大爷起晚了”居然成了一部儿童小说的名字。故事讲的是大约上个世纪50年代的事情。主人公是小女孩丫丫,因为父亲忙,顾不上丫丫,就把五岁的丫丫托付给丫丫的哥哥老三“照顾”。这位老三在颐和园里工作,丫丫就在颐和园里生活。老三几乎顾不上照顾她,丫丫每天无所事事,居然对耗子发生了兴趣。
    刚刚看了两页,我不由得被吸引住了,文章一开始,丫丫躺在床上看着顶棚上的耗子,耗子从屋顶爬下来,爬到丫丫的枕头上。童年的生活实在是太孤单了。不过,在这孤单中让读者可看到了一个率真而又富有个性的小女孩。这种吸引,除了因为是老北京人的心心相印,再就是叙事的流畅与魅力了。
    最近看过一些用第一人称表达的文学作品,或者是虽然第三人称的全视角的描写,但遗憾的是当中的“我”与所有重要人物相比,都显得苍白。而《耗子大爷起晚了》这本书中的丫丫却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这个人物不但突出而且让人喜爱,真是呼之欲出。
    全书的结构匀称,角度也很独特。集中描写丫丫在颐和园的生活片段。丫丫有两个特别的伙伴或者说“玩伴”,一个是耗子大爷,另一个就是乌龟005。这两个小动物很独特而又生动传神,不但为丫丫的生活带来乐趣,也为全书书写增加了丰富的色彩。
    这部作品写人,而且写得很洒脱、很精道。比如哥哥老三、烧饼铺的老两口、买酒的老李、北方男孩老多、南方女孩梅子和她的母亲,都娓娓道来,生动活泼。
    有的人物笔墨虽然不多,但是寥寥几笔都能让读者立刻捕捉到现实生活中的“那一个”,从而调动我们的联想。
    老北京的韵味是这本书被读者喜爱的很重要的一点,书中关于北京知识、民俗、歌谣,尤其是老北京的言谈话语,都让读者有一种唤起乡情的美好与回忆,还有些回不去故乡,回不去童年的惆怅。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