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冒死向汉武帝进谏。本报见习记者 唐芊尔摄/光明图片 “青史谁独步,热泪何滔滔。千秋谁吟唱,步履何摇摇。忍辱守孤灯,负重走狼毫。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伴随着沉郁而激昂的秦腔唱段,舞台灯光渐暗,帷幕缓缓落下,台下观众的掌声却如潮水般不断涌来。 这是大型秦腔历史剧《司马迁》的演出现场。历时八年,这部由陕西西安秦腔剧院三意社创排的秦腔巨制,近日终于在西安易俗社大剧院向观众展露真容。 据西安秦腔剧院董事长雍涛介绍,这是近年来司马迁的形象首次登上西安秦腔舞台。当陕西传统戏曲遇上陕西“乡党”司马迁,两者的结合会带来怎样的奇妙体验? 1.地道的陕西风味 司马迁出生于陕西韩城。近年来,司马迁的形象频频出现在话剧、歌剧、纪录片、电视剧中,但这位地道的陕西“乡党”,却迟迟未能登上西安秦腔舞台。 “用陕西独有的艺术形式去表现一个陕西人的风骨与人文精神。”雍涛表示,这正是西安秦腔剧院三意社创排《司马迁》的初衷。他告诉记者,过去我们看到的司马迁大多都是用普通话来诠释的,是“说”出来的,看了不过瘾。应该用秦腔“唱”出来,更好听,也更能抓住人。 “相比雍容华贵的京剧,秦腔具有浓烈的血性和泥土气息,更适合表达质朴的感情。”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讲师、《司马迁》的编剧张泓向记者解释。 如张泓所说,《司马迁》正是一部符合秦腔气质的“接地气”的作品。剧中有一段戏是张泓特地安排的,写的是司马迁受了宫刑,出狱回到陕西韩城的老家,家人不但不抛弃他,还亲手为他做手擀面的场景。在唱词里,她不仅表现了做面的场景,还写到了吃面时洒葱花、剥蒜、添香菜辣子这些陕西人吃面特有的细节。 “这就是陕西人的情结。没有那碗面,就没有办法表达那种情感。”作为一名陕籍编剧,张泓这样认为。而雍涛也表示:“这些非常生活化的细节,反映了陕西百姓独有的生活状态,能让观众感到亲切。” 2.大胆的故事新编 提到司马迁,我们就没法绕开另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汉武帝。在传统的剧情中,人们把汉武帝作为司马迁的对立面,认为是汉武帝的宫刑造成了司马迁的悲剧。 但在新编秦腔历史剧《司马迁》中,汉武帝却一改往日“暴君”形象,他不仅在晚年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还将司马迁召回宫中担任中书令,展现出了一代帝王有担当、能包容的气量与格局。 对于这种大胆的改编,编剧张泓表示是出于历史和时代双方面的考量。从历史上看,汉武帝和司马迁一样,都是活生生的丰满的人,也都是伟人;从当下来看,观众对历史的认识也早已颠覆了“非黑即白”的二元观。“所以不应该那样简单地去写。” 剧情改编必须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展开。为此,张泓查阅了大量关于司马迁的小说、影视剧甚至网文,搜集了几乎所有与司马迁同一时期的相关史料,又经过与导演、专家长时间的讨论与碰撞,才最终确定了目前的剧情与结构。 在张泓看来,司马迁代表的“文道”与汉武帝代表的“王道”这一对矛盾关系,是这部剧的灵魂,也是故事的高潮所在。围绕“文王之争”,戏中,司马迁与汉武帝针对治国方略展开了具体而深入的探讨。最终,汉武帝被司马迁“不虚美、不隐恶”的求真精神所折服,而司马迁也理解了汉武帝的治国方略。“在治国这件事上,两人最后殊途同归了。”雍涛这样理解。 3.动人的艺术精品 “打动人心!”看完《司马迁》的首演,陕西省著名秦腔艺术家贺林给出了这样的评价。而现场的观众也纷纷对记者表示“太好看了”“很过瘾”。接下来的每场演出,几乎场场座无虚席。原本只出演五场的剧,更是应戏迷们要求临时加演了一场。 一部新编秦腔历史剧为何具有如此打动人心的力量? 对此,雍涛表示,西安秦腔剧院一直以“打造精品”的标准进行秦腔剧创作。 自2009年起,主创团队曾多次赴韩城采风,形成初稿后反复征求专家学者的意见,历经八年,八易其稿,这才最终打磨出扎实的剧本。剧组在服装、舞美、音乐上也花了不少心思。拿音乐来说,考虑到剧中有大量宫廷场景,此次《司马迁》的音乐编排在秦腔传统民乐的基础上,大胆融入了交响乐元素,突出了宫廷剧情的大气壮阔,也更好地烘托了人物的情绪;而演员们从今年三月起开始排练,到八月底上演这半年间一天假也没放。即使是在西安持续40摄氏度以上高温的那段时间,也依然没有放松练习,有时甚至一天要练上十多个小时。剧本、制作、演员等全方位的努力最终打造出这部精品。 “要讲好中国故事。那么,陕西人先讲好陕西故事,各地也把各地的故事讲好,这样,大家就把中国故事都讲好了。”《司马迁》的导演陈强表示,“这也是我们文化自信的一种体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