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文艺 > 艺术 > 评论 >

塑造英雄楷模情感别失真


    一句诺言有多沉重?轻则不过耳旁风,重则足以改变人的一生。大连话剧团有限公司原创话剧《一诺千金》就讲了关于诺言的故事。作为2015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这部话剧于7月16日、 17日亮相首都剧场60周年纪念演出“2016首都剧场精品剧目邀请展演” 。
    故事从1975年一个小海岛开始。下乡女知青“赤脚医生”周海燕与男知青刘远在海神娘娘庙前定下终身,却因误诊导致陈大妈的女儿死亡,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和行医资格。她许下承诺,为突然眼盲的陈大妈养老送终。好友方晓然为上大学委身陈大橹,生下私生女,为锦绣前程求周海燕收养下孩子,也因此让刘远误会,与爱情失之交臂。一个人为别人的母亲尽孝送终,养着别人的孩子,守着别人的秘密,为渔民治病,二十多年矢志不渝,因此丢失了自己的爱情,丢失了自己的前程,终身未婚,终身扎根海岛渔村,试问几人可以做到?周海燕做到了,以海岛为家,为渔民们治病救急成为她一生的坚守。生活对善良的人并不客气,在一次次委屈的苦难和磨砺中,她的心灵信念弥坚,并浸润和感染着那些迫害过、误解过和背叛过她的人,年轻时点燃的心灯一直在燃烧,燃烧在大海上,燃烧在生命中。
    《一诺千金》用周海燕的故事诠释“一诺千金” ,表现了对中华传统价值观的坚守和弘扬,表现了正直、担当、诚信、奉献的人格力量。作为一部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的剧目,它之所以能打动人心,在于它并没有把女主人公塑造成一个为了做好事而无怨无悔牺牲自己的形象,她的境况既是发自本心,又多是被动的无奈之举,内心充满纠结与挣扎,她对生活给她带来的磨难也有抱怨,对拖累她一生、夺走她的爱人、最后还想认回孩子的方晓然无法原谅,她也有过怀疑自己是不是太傻,她不是英雄楷模,她只是一个普通的甚至性格有缺憾的女性,她艰难地一步步兑现着诺言,最终释然,获得内心的安宁与幸福感,与过往握手言和,她的看似偏离了航道的一生因承诺而始终焕发着别样的光彩,具有了特殊的意义。人生的价值最终不在于你遭遇了什么,而在于你怎样选择,用怎样的态度去面对,并在此过程中完善自己的心灵世界。正如该剧特邀总导演、中国国家话剧院副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王晓鹰所说:承诺,不仅仅需要信义,更需要经历了生活磨难和心灵创伤之后依然坚守着的本真和善良。一诺千金,与其说是对他人,毋宁说是对自己。
    除了信守承诺,从另一个层面来说,周海燕作为赤脚医生扎根渔村的决心也令人感动。剧中陈大妈几次要求她离开渔村,回到城市嫁人,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她都拒绝了,说早就把海岛当成了自己的家,自己的根已经扎在了这里。因为之前被取消行医资格,她不能再为渔民们治病送药,为此着急焦虑,尽力去解决,并不断努力学习,重新拿到资格证,同时也号召女儿研究生毕业后回到海岛,为渔民们看病。这不正是“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典型形象吗?剧中并没有刻意地从正面着笔,周海燕从不得不留在海岛,到主动扎根海岛,一切都自然而然,情感的真实比大声说教更具说服力与感染力。
    剧中每个人物的形象都是丰富而立体的,可圈可点,这既得益于剧本本身把握的细腻准确,也得益于众演员们情感处理上的拿捏到位。同时令人心有戚戚的是,剧中每一个人的命运都不是圆满的,都带有悲剧性,这个悲剧既因为人性本身的自私和复杂,更因为时代境遇的逼迫,是时代的悲剧。比如陈大橹,粗俗鲁莽,动乱年代仗着手里的一点权力做了丧良心的事,但和平年代也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有情有义的汉子,为自己犯下的错误愧疚了一生;方晓然看似自私讨厌,也一辈子愧对好友周海燕,内心背负沉重的情债;刘远年轻时冲动好胜,到老年还在追缅自己错失的爱情……可以说,这部剧在张扬真善美的同时,也有一定的反思意义。动乱的年代改变了一代人的命运,但更重要的是表达了在任何时代境遇下,人都要做出不违背自己内心的选择,才能一生磊落,无愧于心。
    值得反思的是,当前有不少以塑造楷模、英雄人物为题材的话剧,尽管“高大全”的创作观念已经被抛弃了三四十年,但这种思维方式依旧残存在话剧创作中。于是,写楷模必定是正义凛然,台词都是空洞的口号,塑造人物如同蜡人。塑造英雄楷模,首先要把英雄楷模当人看,否则情感失真,无法真正贴近人心,观众不认同,也无法真正做到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在此意义上来说, 《一诺千金》值得借鉴。该剧编剧、大连市艺术研究所所长杨锦峰恰恰是把周海燕当做小人物来刻画的,周海燕的选择不高明,她的性格有局限性。很多人问杨锦峰这部剧是否取材于真人真事,因为人物刻画得太真实了,但实际上这部剧是虚构的,但剧中人物丰满,情感真实,这恰恰也是艺术的真实。
    《一诺千金》时间跨度大,前后跨越了二十多年,也正是社会转型时期,除了人物性格、心态、衣着打扮体现出时代的变化,一个细节令人印象深刻,那就是窗户上的装饰。从上世纪70年代的“忠”字和毛主席头像,到“彻底揭批四人帮”的海报,再到改革开放年代的邓小平像,以及后来不再张贴类似的宣传画,无不体现出舞台设计的巧妙用心,小小一幅画尽显时代变迁。此外该剧音乐富有海洋气息,舞美美轮美奂,灯光设计独特,服装具有年代特色,和复杂的人物、沧桑的生活故事融为一体,为该剧加分不少。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