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文艺 > 艺术 > 评论 >

文艺大叔写给西藏的一封情书


    
     在刚刚结束的西雅图国际电影节上,张扬的新片《冈仁波齐》是反响最为热烈的亚洲电影,放映时座无虚席,映后赢得长时间的掌声,这显示了西方观众对作品题材与风格的偏好。而对于怀有猎奇心理或文化偏见的西方观众而言,《冈仁波齐》对藏民日常生活的客观呈现无疑是对西藏的一次成功去魅。
    尽管位列“第六代”导演群体,张扬却向来长于缝合艺术与商业之间的裂隙,中庸的艺术姿态在以个人化、私语化为标识的“第六代”导演中别具一格。从《爱情麻辣烫》、《洗澡》到《无人驾驶》、《飞越老人院》,张扬的作品擅于聚焦都市生活与家庭伦理,描画现代化进程中的价值观冲突,同时有着哀而不伤、悲天悯人的温情底色。
    这一次,暌违四年之后的新作《冈仁波齐》讲述了藏族农民尼玛扎堆与亲友一行11人以磕长头的方式前往拉萨与神山冈仁波齐朝圣的故事。少数民族农村题材、非职业演员、类纪录片风格,让这部作品在张扬的影像序列中显得格格不入。实际上,在张扬以往作品中,“西藏”是反复出现的重要意象。西藏是《洗澡》中姜武饰演的弟弟二明在父亲故去后所念念不忘的远方;是《落叶归根》里夏雨饰演的旅者单车骑行的目的地;也是《大山里的声音》里稚拙的孩子们所反复吟唱的故乡。因此,对于有着深厚西藏情结的张扬来说,创作《冈仁波齐》并非心血来潮,而是水到渠成。
    影片最为显著的叙事特点在于以纪录剧情片与公路片的形式展开日常生活叙事。早在讲述演员贾宏声戒毒故事的《昨天》里,张扬便曾以纪录剧情片的形式探讨真实与虚构的界限。不过与《昨天》不忘以展现话剧舞台这一间离手法来提醒观众剧情经过艺术加工相比,《冈仁波齐》的类纪录片风格走得更为彻底。而公路片的架构也延续了张扬在《落叶归根》、《飞越老人院》中对于公路片的钟爱。尽管为了避免情节过于单调乏味,片中有意设置了诸如女孩生病、妇女生产、山石滑落、遭遇车祸、老人去世等突发事件,但事无巨细地展现藏民的日常生活才是影片的第一要务。在《冈仁波齐》中,信仰并非高高在上、难以亲近的,而是渗透在衣食住行、生老病死之中。在观众看来这种风餐露宿、不远千里的磕头朝圣是难以置信的,但对于藏民而言则如同家常茶饭,再寻常不过。张扬努力从普通藏民的视角出发,让信仰走入人间烟火。
    观看《冈仁波齐》,则让笔者联想起藏族导演万玛才旦的电影《静静的嘛呢石》,两者有着类似的平民视角与类纪录片风格,同样在日常生活叙事中展开对宗教信仰的探讨。可以看出,张扬在努力摆脱以往这类电影的“外视角”,取而代之的是真真切切地关注西藏底层、关注血肉丰满的人。
    作为高远、纯洁、神秘与信仰的代名词,“西藏”在现代化进程中日益凝结为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符号,满足着大众的文化想象与消费。人们不断在艺术文本中言说西藏,不断在旅游攻略中描绘西藏,不断在现实生活中向往西藏,以此纾解生活中的身份焦虑与精神匮乏。然而人们所抵达的西藏,也许只是沿途的美丽风景,旅游纪念品,以及不断重复的标准化习俗仪式。从这个意义讲,如同电影《转山》一样,《冈仁波齐》本质上是一位中年文艺大叔写给西藏的一封情书。当磕长头的身体动作作为一种仪式不断被重复与彰显时,影片对于藏人的真实生存境遇与精神状态的探讨便不免会有些浮光掠影。
    对于生活在别处的我们来说,西藏或许永远无法抵达。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