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得秋荷听雨声 材料:老岭石(中国美术馆收藏) 寿山石雕在15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历代雕刻艺术家进行了不懈探索,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技法。其中包括圆雕、薄意雕、镂空雕、浅浮雕、高浮雕、镶嵌雕、链雕、篆刻和微雕等,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有人物、动物、山水、花鸟等品种。因为历朝历代名家辈出,作品的形式与种类也不断地丰富起来。自清朝以来,在寿山石雕的历史长河中,先后孕育出杨玉璇、周尚均、潘玉茂、林谦培、郑仁蛟、林文宝、林清卿等大师级人物,并且形成了“东门” “西门”两大艺术流派。新中国成立之后,由于党和国家的重视,以及国家经济的蓬勃发展,促使寿山石雕进入更加辉煌的发展阶段,由此又孕育出了以林寿煁、郭功森、陈敬祥、冯久和、林发述、林亨云为代表的寿山石雕刻艺术家。历代寿山石雕艺术大师的辛勤耕耘和不断创新,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可供学习、借鉴、临摹的优秀作品,留给我们新一代雕刻家一笔巨大的艺术财富。在传承先辈精湛技艺的同时,今天我们更应讲创新、议发展,思考如何将当代寿山石雕刻艺术发扬光大,从而将以石为媒的文化追求,提升到一个新的思想境界。 寿山石雕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原石材料资源枯竭、艺术形式与内容缺乏时代特色和文化气息、产业化生产与可持续发展的审美标准隐含矛盾冲突等问题。寿山石雕的特殊在于石头的不可再生性。但是如果有一天田黄、荔枝等上好石头消失了,这个行业难道会由此而崩溃?如果真是这样,那只能说明,这是由于艺术家无法真正驾驭材料所带来的一种文化悲剧。艺术乃时代的产物。当寿山石雕发展到了今天,我们应面对现实环境,扬时代之风,让我们这一辈人所创作的寿山石雕作品,拥有一种与时代精神、时代审美相呼应的大家之气、雄浑之风,跳出“重石轻艺”的传统桎梏。一种文化的延伸,不一定要借助名贵的载体,而讲究“因材施艺”的寿山石雕,我认为应以“石无贵贱”的心态来创作,这符合时代所追求的可持续发展趋势。独辟蹊径地开拓出将普通寿山石雕刻成艺术精品的创新道路,不仅直面寿山石名贵石材资源枯竭而普通原石资源并未枯竭的现实,还能够把发扬光大民族创新精神的追求,一步一个脚印地落实到自己的专业领域之中,从而为推动寿山石雕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当随时代”的个人努力。 在近些年的寿山石雕艺术实践中,我主张不刻意寻求天生丽质的石材,尝试用老岭石等普通寿山石雕刻作品,进而在作品中传递自己的情绪和思想。当代寿山石雕刻艺术家应该有这样的自信,这也是艺术家的责任所在——用好每一块石头,用新颖的创意去点化石材,创作出以艺术取胜而不是以石材取胜的作品。 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在植物意象中花卉意象是比较丰富的。荷花是中国花卉画的一个重要题材。我常年观察荷花的过程中也逐渐喜欢并试着凭借二十多年来对寿山石色彩和雕刻技法的理解,在寿山石上表达自己独特的荷花审美情感。荷花融入诗词,融入音乐,亦融入绘画。荷花既是佛门圣物,象征“出淤泥而不染” ,同时,它又是道教标识,充满了珍祥色彩。而大儒周敦颐的《爱莲说》 ,又赋予荷花高尚的人格魅力。在绘画历史上,八大山人、石涛、扬州八怪、吴昌硕、齐白石、张大千等都是画荷花题材的大家,他们让文人写意画成为花卉画的主流。如果说,选择苍劲的秋荷作为展示我的这一审美情结的载体,是带有几分个人性情的艺术偏爱,那么,在每一件作品的布局谋篇和雕刻的精益求精上,竭力吸取历代绘荷大师名作的神韵,从而力图让作品有一种天然的诗情画意,则是自己苦心竭虑所追求的一大艺术意境。 荷塘翠鸟 材料:焓红石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雕刻家不应因循守旧、循规蹈矩,不能仅仅靠石质、石材取胜,还要自觉从文化的高度去推动创新,在创造雕刻艺术的高附加值上下真功夫,这才是符合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的审美性创新。因此,“石应尽其美” ,应该是我们这一辈寿山石雕刻艺术家追求的一种审美理想。 我在创作《秋荷》系列作品时,不仅非常注意荷梗中虚而外直这一与竹子非常相似之天然特性的逼真艺术显现,不仅非常注意“荷花夜雨”这一审美场景的细微传神提炼,还非常注意“月下赏莲”这一独特审美场景之艺术氛围的形象生动凝聚。因为在月色的洗礼与映衬之下,满眼的荷花更显素雅之色,大有仙人凌空翩翩而至的神奇景象。 荷塘景色一年四季的不同变化,荷塘有“小荷才露尖尖角”的蓬勃生机,有“镜湖三百里,菡蓞发荷花”的壮丽景色,然而,它们却缺少红花绿叶白莲藕一起悄然生长的喜悦与成熟,是一种美中不足。跳过春天、夏天两季的鲜嫩与繁华,绕开冬天的枯萎与落寞,而独自沉迷于秋天的丰满荷塘,并且执着守望这块诗意沉雄的艺术沃土,则是我的审美理念已经进入最佳状态的一种冷静选择。秋天的荷塘,并且是已经阅览过初秋与中秋而进入深秋的荷塘,这才具有与整个大地的丰收同一个频率的喜悦与成熟,从而呈现出一种文化与艺术上的象征之美。这,才是完美的春华秋实轮回之序。因此,我执着守望秋天的荷塘,实质上,是深度洞察了自然界和人生与艺术之荣枯法则后的一种自觉选择。这是因为,天地间拥有一种无言之大美。 并不是名贵石种,但因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而成为名作。因为浓缩了一个伟大时代的人文精神内涵、一位艺术家用心的艺术创造以及精湛的雕刻技艺,才使得这些作品成为人类不朽的文化遗产。 (陈礼忠 第十次全国文代会代表、福建省工艺美术研究所研究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