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蓓 群星闪耀之时:读《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内幕》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8:11:29 文汇读书周报 张蓓 参加讨论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内幕》 罗特科普夫著 孙成昊赵亦周译 商务印书馆出版 通过撰写这本翔实的著作,作者罗特科普夫试图说清楚一件事———人类是如何推动历史进程的。这绝不是一个简单任务,时下错综复杂的组织、政党、政府部门和其他抽象对象容易让人迷失。作者认为这本书更像是“一幅令人印象深刻的画卷,在画中,美国的安全战略决策者们如同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人物,钩心斗角……这是一个关于美国领导人如何努力掌权的故事”。确实,有太多的著作讲述美国国家安全体制,大多数学者都十分关注美国的政策本身,很少有人在意决策者,在意他们的工作习惯、指导思想和互动情况。作者提出的中心观点便是,要想洞察美国国安会和美国政府的运作,就必须了解这些决策者的个性。在罗特科普夫眼中,国安会更像是个“你方唱罢我登场”的舞台,而不是一个冷冰冰的决策机制。弄清楚国安会的机制并不难,难的是理解国安会背后的故事,或者说是所谓的“潜规则”。 国家安全委员会通常是美国国家安全机制中最重要的部分,委员会都是由各部门精英所组成。由于其构成并不受宪法指导和约束,如果没能成为某届政府的国安机制的核心,那么一定是总统不够重视。换句话说,国安会的架构和组成完全随总统需要和喜好而定,这也是国安会最奇特的地方。从冷战到“9·11事件”,国安会都在美国国家安全的战略决策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委员会成员处于美国政府权力的顶峰,他们的性格和价值观要比决策流程、组织和其他因素更为重要。只有在国安会,这些官员才能放下“官僚主义”的那一套东西,也不会囿于官场的繁文缛节而无法畅所欲言。作者写到第一次代表商务部参加国安会会议的经历,发现那些与会者就是很平凡的普通人,穿着皱巴巴的衬衫,胡子拉碴,还会朝满是垃圾的桶里扔罐头。而这些就是操纵世界的明星。作者以内幕者的身份告诉我们,其实这些决策者们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高端大气上档次,不过是普通人而已。 作者几乎把1947年国安会成立以来所有的总统都写了一遍。就杜鲁门、艾森豪威尔、肯尼迪和约翰逊而言,作者的分析简短精练,主要阐释了与国家安全相关的外交决策过程。从尼克松总统开始,作者就着力铺陈了一场场钩心斗角的白宫宫斗大戏。当然,这些并不是作者的臆想,都是基于他对过去国安会成员长达二千多页的采访稿整理而成。而在这些委员会成员尔虞我诈的斗争与合作中,个性鲜明的人也在书中显得尤为突出。 首先不得不提的就是历届政府中的国家安全顾问。作者认为基辛格是历任国家安全顾问中最有影响力的,毕竟他曾经一度同时担任国家安全顾问和国务卿这两个职务。国安会成功的奥秘是必须在总统和国家安全顾问之间维持和谐的工作关系,而基辛格任内的国安会就做到了这一点。斯考克罗夫特也做到了,许多学者认为他是有史以来最杰出的国家安全顾问,是一位完美的“坦诚斡旋人”。康多莉扎·赖斯也在担当国务卿之前很好地履行了国家安全顾问的职务,不过,即将交班的克林顿政府曾经提醒她要注意基地组织的威胁,却没能引起足够重视。直到2001年9月初,赖斯才针对这一威胁召开国安会会议,可已经为时过晚。最可悲的国家安全顾问要数海军上将波因德克斯特了,他领导的国安会陷入“伊朗门事件”的丑闻,把国安会从一个讨论、协调政策的机制转变成执行任务的组织,更糟糕的是,当时国安会执行的还是非法任务。正如作者在书中总结时所说的那样,国安会在里根年代迷失了方向,究其原因是由于总统太弱,而且是个相对没有效率的管理者。因此,只有在总统的正确领导下国安会才能变得更有效。 其他国安会重要成员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譬如说美国前副总统切尼。作者认为切尼的权力非常大。切尼的幕僚团队十分庞大,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个副总统能像切尼一样,拥有超过三十五个人的国家安全团队,没有哪个副总统像他一样派遣自己的代表前往国际会议,也没有哪个副总统能像他一样在华盛顿接待如此之多的外国元首。切尼不仅影响力巨大,他也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强硬观点和新保守主义看法兜售给总统。作者对此的态度有点模棱两可,不过我们依然能感受到他对切尼做法的反感,切尼的行为只会阻碍其他人发出不同的声音,而且不能让在其他领域有专长的幕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如果说对人物栩栩如生的刻画是此书的特点之一,那么此书最难能可贵的亮点便是采访了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的国家安全委员会核心成员,这些重要官员的叙述和评论成为此书分量最重、最有价值的精华部分。总体来看,作者罗特科普夫引用了不下五十个美国政府前高官的言论,任何一个想要了解美国政治与外交的人都会渴望读一读这本书。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冯华英 不贪夜识金银气,标题丛中抓信息
- 下一篇:云也退 一脱一穿一辈子